同学情,人生之歌 一一写在《美原中学高七二级同学甲辰仲春故乡行联谊会》开幕式
尊敬的各位来宾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受聚会组的委托,在联谊会开幕之际,和大家同步走回曾经的聚会岁月,分享难忘的同学深情。
同学们,52年前,大家告别了母校,离开了美原中学,别后流年,同学们天各一方,山川悠隔难聚首。
那年代,少有电话,没有手机,要想联糸,举步惟艰。
同学们无奈的分别着。
年年岁岁难抑暮云之思,朝朝暮暮难断魂牵梦萦。
深厚的同学情植根于心灵深处,伴随工作与生活,穿越年年岁岁,成了挥之不去的思念与牵掛。不知那个名人说过: 再多的思念,也不如相聚一见。
在过去的52年里,同学们曾经历了多次相聚,让我们一起走回曾经的岁月,分享曾經相聚的美好瞬间。
回忆是美好的,但有时也令人心酸。
同学们,离开母校12年后,上世纪的84年春节,大年初一,在喜庆的爆竹声中,美原中学高七二级3班,20名同学,和田志凌,韩志寿老师,在母校美原中学举行了首届师生联谊会。向两位老师赠送了保温杯,以永葆师生情谊长长久久,温暖如春。聚会留下了珍贵的照片,成为永久的纪念。
以后的日子,同学间的思念与牵挂与日倶增。正如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徐万民所说: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原中学,有一批才华横溢的老师。我深以为然。激情燃烧的岁月,同学们难忘母校,难忘恩师,难忘同学情谊。
时光在流转,情谊更绵长 。
2008年元旦,美原中学高七二级40多名同学,在三原县城,和赵树悌老师相聚,同学们呈匾感师恩,电台摄像制碟片,聚会成书,人手一冊,师生文艺联欢,还邀请了几名在三原工作的,美原中学老校友,及赵老师的家人们,共同分享这美好的时刻。
这次聚会奠定了师生聚会的基石,是师生聚会的里程碑。此时离开母校35年矣。
笫三次聚会,2015年10月,美原中学高七二级23名同学,和赵树悌老师,在富平天成园酒店欢聚一堂。有西安秦腔名流张武宏,候红琴助兴。分别42年的师生重逢,有幸比膝而坐。
笫四次聚会,2023年8月22日,在富平城北,温泉河畔,明月苑酒店举行,28名同学参加。同学中文艺爱好者助兴自乐。
春去春又回,春暖花又开。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大喜的日子,富平县城,温泉河畔,明月苑迎来了“美原中学高七二级同学甲辰仲春故乡行联谊会″,这次联谊会是王银龙同学又一次做东牵头,大力赞助,杨俊辉精心筹办,服务组同学配合支持,现在巳隆重热烈的开幕了。
聚会热情红似火,温泉河水绿如蓝。
这次聚会,恰在时代的节点上,恰在同学古稀之年的节点上。这次聚会,人数之多,有前来参会的同学们,有应邀的各界人士,有美原中学的老校友,有戏曲爱好者助兴,规模空前,参会的60多人,不能参会的同学,也来电来函,表示祝贺。这实在是一种伟大的情谊,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同学深情,人生之歌!这次聚会,刷写了美原中学聚会史上的新纪录,将永载母校史冊。而今同学们,虽巳年过古稀,满头白发,胡子巴茬,但同学情青春依旧。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同学们,时序刚过了春分,今天的温泉河畔,花红丶草绿丶树荣。春风吹柳拂面,聚会人心柔和。且喜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多年来,同学间三三两两,三五成群,不拘形式,相聚相乐已常态化,已成生活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从离校时的青春年少到如今的古稀之年,从那时的上有父母,爷爷奶奶,到现在的下有儿女子孙,从重任在肩的中年,到而今的古稀之辈,老同学这张联糸网愈织愈密,愈撒愈开,终将牢不可破,源远流长。愿同学们常聚常乐!世界属于开心快乐的人们,云卷云舒乃天意,花开花落是自然。
回顾了离开母校52年中的5次聚会,盘点那些渐行渐远的相见岁月,令人感慨不已。中学时代,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可惜人世间没有一种神奇的粘合剂,以复原那些破碎的从前。四季轮回,岁月情长,同学情更长啊!
俱往矣,清晰的脚印,都留在了泥泞的路上。
多年来,曾经历的每一次聚会,都是师生情、同学情的里程碑,都是师生情的延续和推進。
我想: 美原中学高七二级同学,纵使剩下两个人,也要聚会下去!愿同学们多多保重,争做最后一次聚会的两个人。
让我们再一次感谢王银龙同学,搭建了聚会平台,几次赞助付出,几次牵头做东。这是深厚的同学情谊,是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
感谢各位来宾,感谢各位同学,前来共享这一美好的时刻。
祝聚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一一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