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万里长征60首之37芦花会议
(中华通韵)作者:薛志鹏
芦花帐下开怀论,泽盖沙头授首谈。
德胜三更披露起,知音听浪晓风恬。
【注】
①本作,是笔者应周总理秘书、国宝人物、书画艺术家古今明先生托付所创《三长精神诗词300首》暨《长江精神诗词100首》《长征精神诗词100首》《长城精神诗词100首》之一。
②将《七绝·万里长征联韵60首》合而为一,即为正文120韵、240句、1680字,无一重韵,一韵到底的《七言排律·万里长征120韵240句》,是笔者自研“可分可合”式系列五首历史最长排律之一。
③本系作品,以长征起始、进程时间线为宏观线索,由江西瑞金、于都集结出发为始;以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为主线;以红二、六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及红二五军长征路线为辅线;直至吴起、会宁会师,长征结束。此举,旨在学习和铭记红军万里长征光辉历史,传承与弘扬红军排除万难、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
④芦花会议:1935年7月,中央政治局在四川黑水县泽盖乡芦花村芦花中学内召开的会议,包括7月18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会议,7月21日至22日的政治局会议。德胜:毛公特殊时期之化名。7月18日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主要讨论组织问题。会议同意周辞去红军总政委职务,由张接任;周调中央常委工作;中革军委增补陈昌浩为五人;秦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7月21日至22日政治局会议:集中讨论红四方面军的工作。听取了张国焘关于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和通南巴两个苏区对敌斗争情况及反“围剿”战略方针的汇报。会议在肯定红四方面军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指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退出通南巴和退出后发展方向不明的错误,以及成立西北联邦的不妥问题。
⑤2024年6月至2024年11月,书于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