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一座城的灵魂觉醒
——写给泰安老街,写给正在苏醒的泰山脚下
编者按:
在“夜经济”成为城市竞争新赛道的今天,泰安老街用一条“中轴”贯通古今,用二十四节气丈量时间,用非遗和实景演艺激活文化基因,给出了“历史街区如何既叫好又叫座”的泰安方案。文章以时空对话为笔、市井烟火为墨,写出了石头缝里长出的诗意,也写出了红色旋律里的万家灯火。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旅融合,不是把文化“摆进去”,而是把生活“请进来”;不是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一座城市与历史、与人民、与未来的深情相拥。愿这篇文字成为一扇窗,让更多人看见泰山脚下这条老街,如何以文化自信点亮夜色,以人间烟火照见国泰民安。
一条老街,一座城的灵魂觉醒
——写给泰安老街,写给正在苏醒的泰山脚下
张庆明
当第一缕晨光越过泰山极顶,天平湖畔的风轻轻掠过梅山西路,泰安老街像一位刚刚醒来的长者,抖落千年的风尘,以崭新的身姿迎接八方来客。它不是简单的仿古建筑群,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城市对话”——让封存在碑刻、诗词与市井烟火里的泰安,在新时代的脉搏里重新跳动。
一、一条中轴,串起二十四节气的中国时间
走进泰安老街,脚下是温润的花岗岩,头顶是飞檐翘角勾勒出的天空。以“泰安老街景观轴”为中脊,自南向北,立春、谷雨、小满、白露……一个个镌刻着节气名字的街牌,像24枚时间印章,把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拓印在每一步脚印里。仲春的海棠、仲夏的荷灯、仲秋的桂香、仲冬的雪瓦,四时之景在街巷里流动,仿佛把整座泰山的气象折叠进这10万平方米的方寸之间。当夜色降临,滨水景观区的灯影与天平湖的涟漪交辉,泰安人忽然发现:原来“二十四节气”不仅可以写在日历上,还能被看见、被听见、被尝见。
二、一店一故事,让非遗在掌心“活”过来
老街的屋檐下,泰山皮影的传承人正操纵着“武松打虎”的剪影,灯光把牛皮的纹理投射成一场微缩的英雄史诗;隔壁的泰山玉作坊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中,一块墨绿的玉料正在匠人的指尖化作“泰山敢当”;再往前,老式蒸笼掀开的瞬间,泰山煎饼的谷香混着泰山赤鳞鱼的鲜香扑面而来……11亿元的投资,不只是商业账本,更是一本“泰安非遗复活账”。这里每一家店铺都是一座小型博物馆,每一次扫码支付都是对古老技艺的一次“云打赏”。当游客把泰山面塑装进背包,也把一段“可以带走的城市记忆”带向远方。
三、一台实景剧,把红色基因唱成时代摇滚
夜幕降临,老街中央的演艺广场灯光如昼。《铁道游击战》的汽笛声划破夜空,火车头从观众席间呼啸而过,枪火与歌声交织成一部“可以触摸的历史”。孩子们爬上父亲的肩头,年轻人举起手机灯海,银发老人跟着旋律轻声哼唱“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这一刻,红色故事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化作滚烫的声浪,把三代人的心跳调到同一频率。2021年,泰安老街因此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它用一台剧证明:主旋律也可以成为“流量密码”,正能量本身就能“出圈”。
四、一盏夜灯,点亮泰安的“人间星河”
深夜的老街,比白天更“泰安”。烧烤摊的炭火映红店主的笑脸,泰山女儿茶的清香从窗口溢出,汉服少女在石板路上旋起裙摆,直播间的弹幕把“泰山安则四海安”刷成一片流动的星海。这里日均客流3万人次,其中60%是本地市民——他们不再只是“游客的背景板”,而是与游客一起成为老街的主角。因为泰安人深知: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把历史供在神龛里,而是让它在夜市里升腾,在酒杯里碰撞,在孩童的嬉闹中传扬。
尾声:老街不老,泰安常安
有人说,泰安老街是“把泰山脚下的千年文脉,做成了可以消费的浪漫”。而泰安人更愿意相信:这条街是城市递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上面写着“国泰民安”的古老祝福,也印着“夜间经济”的崭新条码。当最后一盏灯熄灭,老街把喧嚣收进夜色,像泰山一样沉默而笃定。它知道,明天太阳还会从岱宗坊那边升起,而自己将继续以“历史”为根、以“人间”为叶,在时代的春风里,生长出一座城更辽阔的未来。
泰安老街,不只是一条街。
它是泰山之下,中国之上,一座城市对“何以中国”的鲜活回答。
七律·泰安老街夜咏
天平湖畔起长虹,十里长街灯火红。
岱岳松风藏古调,汶河月色映新栊。
春街煎饼香千里,秋巷皮影唱九重。
最是夜阑人未散,一篙星火共山东。
作者简介: 张庆明,泰安市政协原副主席,泰安市一级巡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