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回响的泉声文脉
—— 读宋俊忠先生《济南泉水赋》有感
魏佑湖

济南是世上唯一一个以“泉”命名的城市,足见“泉”在济南的地位。捧读宋俊忠先生的《济南泉水赋》,可以领略其深刻的涵义,于泉声赋韵中触摸济南的文化基因。
《济南泉水赋》字里行间的泉声,仿佛穿透纸页,在耳畔叮咚作响,仿佛循着文字的脉络,重新踏入了那座"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这篇赋如同一幅立体的泉城长卷,既铺展着济南泉水的自然灵韵,又镌刻着城市的文脉基因,更流淌着古今对话的温度,让人在反复品读中,愈发读懂"泉"之于济南,从来不是简单的地理符号,而是融入骨血的文化图腾。这篇赋将济南泉水的自然灵秀与文化厚重熔铸于笔墨之间,读来既见泉之形、更感泉之魂,让人在平仄韵律中触摸到这座城市跳动了千年的文化脉搏。
宋先生写泉,在于对泉水"形"、"韵"的双重解构,让自然风物超越了地理属性,成为承载精神与文脉的载体。最见笔力的是对"形"的描摹,开篇 "七十二泉吐玉,三千弱水生烟",寥寥数字便勾勒出泉城的整体气象,不是孤立的泉眼,而是铺展成势的水脉,是"吐玉"的精致与 "生烟" 的朦胧交织。在宋先生笔下的泉水是"刚柔并济"的君子。"激湍时若雷霆乍起,喷雪溅珠;静谧处似碧玉初磨,涵星映月",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泉水的万种姿态。再细写名泉,趵突泉的腾跃如"奔马",墨泉的暗涌藏 "玄机",珍珠泉的迸溅似 "琼珠",黑虎泉的咆哮若 "虎啸"各有其姿,各具其神。更妙的是对泉水品格的提炼:"遇浊则清,逢恶则凛,化柔水为冰锋,守人间之正道",这哪里是写水?分明是在写济南人骨子里的品性。既有泉水的温润包容,亦有寒泉的凛冽坚守。将水的品性人格化:它不只是自然的馈赠,更像一位坚守正道的君子,以温润之姿包容万物,以凛冽之态守护本真,这种从形到神的升华,让济南的泉水有了筋骨,有了魂魄。
《济南泉水赋》最让我感到的是写泉之韵:宋先生让泉水成为串联千年文脉的红线,泉水的灵秀,从来与文人的笔墨相生相伴。宋先生笔下的"泉之韵",正是一部流淌在水边的文化史。漱玉泉边,李清照 "掬水成词",那泉水里便有了"寻寻觅觅" 的婉约;历下亭中,杜甫"对月长吟",那月光下便回荡着"海右此亭古"的苍凉;柳浪闻莺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与泉水的激荡相映;明湖泛舟时,老舍"笔端绘尽风流"的市井烟火,又与泉水的温润相融。从唐宋诗词到近代散文,从季羡林的临水作赋到齐白石的泉畔丹青,宋先生将文人与泉的故事串联起来,让泉水成了文脉的见证者。"青石巷中,泉水烹茶香透牖;芙蓉街里,清流洗砚墨生春"这一细节,尤为动人,泉水不只滋养了文人的才情,更融入了寻常巷陌的生活,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化符号。这种 "大俗即大雅" 的书写,是宋先生的神来之笔,让济南的文化基因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让历史有了温度,让文脉有了具象。真是绝妙,令人读来赞叹不已,凸显了宋先生的文学功底及亲近于民的“布衣”风范。
宋先生的赋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只是对城市传统的回望,还在于对"泉城新貌"的凝视。"清泉依旧穿街过巷,碧水新通地铁长隧",当古老的泉水与现代的地铁相遇,当"生态长歌"与"时代虹霓"共舞,泉水便成了"活态之文物"、"永恒之史诗"。宋先生写泉,实则是在写一座城市的精神密码,那是趵突泉喷薄的生命力,是漱玉泉浸润的文化气,是明湖倒映的时代光。这种书写是古今对话的文化自觉。只有写作的文化自觉,才能彰显文化自信。
读罢《济南泉水赋》,忽然懂得:真正的文化复兴,文化自信,从来不是对故纸堆的复刻,而是让传统在当代活起来,只是复兴的强大动力。宋先生以赋为载体,让济南的泉水有了 "形、声、韵、魂",让读者在文字中看见趵突泉的浪花、漱玉泉的诗魂、明湖的新貌,更触摸到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正如赋中所言,泉水是"乾坤之肺腑,齐鲁之精魂"。当我们在赋的韵律中听见"历下无田不流水,齐州遍地有泉声",你就会深刻的感悟到:济南的泉水从未沉睡,它流淌在诗词里,跳动在文脉中,更奔涌在每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心中。而宋俊忠先生的赋作,恰如一股清泉,让这份热爱有了诗意的表达,让这座城市的文化脉搏,在新时代依旧铿锵有力。
这篇《济南泉水赋》,恰如一眼新泉,让济南的千年文脉在当代再次涌动,让每个读到它的人,都能在泉声赋韵里,触摸到这座城市最本真的心跳,千年回响。
魏佑湖简介:济南莱芜人,莱芜文化英才,莱芜好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交流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理事,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文学作品在四十余家报刊杂志平台发表四百余万字,被《齐鲁文学作品展》收入,被竹庐文艺评为全省“十大散文家”,曾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报告文学金奖,“羊祜文学奖”,“孙犁散文奖”,“全国散文评选”一等奖,“吴伯箫全国散文”大赛散文奖、理论奖,“鲁新知”杯首届全国吕剑诗歌大赛金奖。有上百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获省以上奖。著有文集《鱼跃鸢飞》,诗集《山音海韵》、《清柳河溪》,散文集《文心荷境》、《杖藜行歌》。
链接
济南泉水赋
宋俊忠
天地毓秀,造化钟灵。七十二泉吐玉,三千弱水生烟。古称历下,今号泉城,脉接岱宗云海,气通东海洪波。趵突腾蛟,黑虎啸月,珍珠漱玉,玛瑙浮光。或见素练垂空,琼珠迸雪;或闻龙吟虎啸,钟磬和鸣。此乃乾坤之肺腑,齐鲁之精魂也。
其形也,刚柔并济。激湍时若雷霆乍起,喷雪溅珠;静谧处似碧玉初磨,涵星映月。五龙潭深藏大智,墨泉池暗涌玄机。突见泉涌若轮,势如奔马;俄而细流淙淙,声若鸣琴。遇浊则清,逢恶则凛,化柔水为冰锋,守人间之正道。此真君子之德,既怀温润,亦具锋芒。
其韵也,文脉绵长。漱玉泉畔,易安曾掬水成词;历下亭中,子美对月长吟。柳浪闻莺,稼轩醉里挑灯看剑;明湖载酒,老舍笔端绘尽风流。青石巷中,泉水烹茶香透牖;芙蓉街里,清流洗砚墨生春。荷擎翠盖,柳拂雕栏,似闻季羡林先生临水作赋,恍见白石老人点染丹青。
今观泉城新貌,古韵新声交响。清泉依旧穿街过巷,润泽千门万户;碧水新通地铁长隧,见证沧海桑田。泉水叮咚,奏响生态长歌;明湖潋滟,倒映时代虹霓。此乃活态之文物,永恒之史诗,以水为墨续写华章,凭泉作弦长弹绝响。
历下无田不流水,齐州遍地有泉声。
泉城历史万年久,泉字形成五帝名。
骨刻图文造字,喷涌向上奔流不息;
隶书白水为泉,玉壶飞花舞曲无终。
泉水文化济南首创,泉水精神世界传承。
嗟乎!泉涌千年不止,城因活水常新。上善若水,既滋兰蕙,亦淬精钢。观赏百泉竞涌,可知神州文明何以生生不息;品尝一城清冽,方悟大道至简原在至柔至刚。泉魂即城魂,与天地而存久,共日月而同长。
《济南日报·趵突》副刊2025.5.27.(第五版)首发

宋俊忠,作家、策划专家,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第五届、第六届济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诗词学会省直分会副秘书长,《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吴伯箫研究中心副主任,《万松浦》俱乐部副主任,济南市历下区企业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竹庐书院院长。1998年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特聘专家,著有《烛下集》《玫瑰诗情》《旅踪游思》《心香一瓣》,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楚风》《齐鲁晚报》《济南日报》《工人日报》《山东广播电视报》《农村大众》等报刊杂志刊发作品200余万字,主编、参与主编《玫乡彩虹》《网事如歌》《济南文学大系》《济南作家论》《璞玉集》《拾贝集》等多种,代表作《超然楼赋》《平阴玫瑰赋》等。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