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铸忠魂——李学福传
一罗培永
朔风卷着暴雪掠过三江平原,这片被冰雪覆盖的黑土地下,深埋着一位抗日英雄的不朽英魂。李学福,这位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军长,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战壮歌,让"铁血忠魂"四个字,在白山黑水间闪耀出永恒的光芒。
生于饶河县的李学福,本是一名教书育人的知识分子。课堂上,他常对学生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然而,当日寇的铁蹄踏碎了这片宁静的土地,看到同胞们在侵略者的暴行下苦苦挣扎,他毅然放下手中的粉笔,拿起了保家卫国的钢枪。1933年,他与战友们创建饶河反日游击队,从发动群众、筹集武器,到制定作战计划,每一步都倾注着他的心血与智慧。
作为抗联第7军军长,李学福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在茫茫雪原上,他带领战士们与装备精良的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灵活运用游击战术,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寒冬腊月里,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裳,嚼着冻硬的干粮,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坚持战斗。李学福总是把仅有的棉衣让给伤病员,自己却冻得嘴唇发紫,双脚长满冻疮。
长期的征战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但即使在病痛缠身时,李学福依然坚守在战斗一线。1938年,在一次转移途中,他的病情突然恶化,连日高烧不退,连站立都成了奢望。可当战友们要送他去后方休养时,他却坚决拒绝:"我是军长,死也要死在战场上!"临终前,他紧握着战友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一...定要...坚持...把日寇赶出中国..."这最后的嘱托,成为他留给这片深爱的土地的最后遗言。
李学福牺牲时年仅41岁,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他用生命铸就的抗联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白山黑水之间,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英雄的精神应当永远铭记。每当人们走过这片土地,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枪声,看见那位目光坚毅的军长,正带领着战士们,向着光明奋勇前行。
黑水苍茫烽火燃
将军仗剑守幽燕
挥戈跃马驱倭虏
沥血披肝护故园
铁骨铮铮凌暴雪
丹心耿耿照寒川
英魂化作长虹去
浩气长存万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