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抗联老兵的故事
黄正林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在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不禁追忆起一位从抗日战场上走过来的老抗联战士,他就是原萍乡市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冷位。
说起冷位副部长,在萍乡市人武部,在萍乡市老一代人武干部和民兵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从抗日烽火中走过来的英雄,更是在平凡中时刻绷紧战备这根弦的军事组织者。
我是二十世纪70年代走进冷位副部长视线的一名小兵,给他当参谋。而他是我的好领导,也是我的好老师,好前辈。他是一位要求严格、办事认真、为人和蔼、受人尊敬的老首长。
冷位于1924年8月16日出生在山东省莱阳一户雇农家庭,9岁时父母双双去世,靠着给地主放牛做长工,在苦难线上挣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一路要饭闯关东到达抗日的前沿东北。1945年7月16日他毅然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成了一名抗联战士,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在抗联的那些日子里,住的是木棚子和地窖,吃的是野菜和山果,生活非常艰苦,还要同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土匪进行战斗。他很快融入了这个战斗集体,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杀敌。他在战斗中学会打仗,在艰苦生活中磨练意志和决心,处处都显示一名抗联战士的本色。
抗战胜利后,他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122师364团2营2连任排长,一方面积极参与地方的土地改革运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另一方面苦练杀敌本领,迎接更加残酷的战斗。在党的领导下,东北野战军打响了解放东北的辽沈战役。他在火线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部队提拔为重机枪连副指导员,后又任炮兵连连长。战争是锻炼人的,也是考验人的,他英勇善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挥能力。在四保临江战斗中,他所在部队坚守阵地,打退了国民党军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为保卫南满根据地,扭转东北战局作出了贡献。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中,他指挥炮连,积极配合兄弟部队阻击敌人的进攻,坚守了六天六夜,打退了敌人的二十多次进攻,为解放锦州胜利争取了时间(老首长亲口说过,塔山阻击战是他参加所有战斗最惨烈的一次,有些地方尸体堆积有几层之高)。辽沈战役胜利后,他们是第四野战军最先入关的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中的第二大战役平津战役,部队士气很高,一路横扫敌军,取得了节节胜利。平津战役结束后他们在北平迎接党中央入驻,接受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检阅。部队随后南下解放了武汉。并在武汉担任了三个月的纠察队长,保卫了胜利的果实。渡江战役打响后,他所在部队作为先头部队渡过长江直插长沙,解放长沙后又参加了歼灭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个重兵集团,白崇禧部五万余人的恒宝战役。并在广西北海参加了解放海南岛战役。海南解放后,他奉命参加了广西十万大山剿匪战斗,在残酷的环境里,同国民党残匪进行斗争,所部全歼顽匪十余万人,解放了大西南。
这一系列的重大战役和战斗,使冷位从一个放牛娃不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战士,他抱着解放全中国的决心,从北打到南,纵横八个省,后来经组织认定,冷位同志自参加抗联到全国解放,共参加大小战斗53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是一位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坚强军人,党指向哪里,他就打到哪里。虽然自己出身贫寒,没有文化,但他立下了为中华民族彻底解放的雄心壮志,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不怕牺牲,勇敢杀敌的拼搏精神已在他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949年8月,他被调往南昌参与组建南昌防空预校(南昌步兵学校前身)。组织上为培养他,1953年委派他参加了解放军第六步兵学校学习,他抓住机会,发奋学习,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国防部长签发的立功证书。1955年成立南昌步兵学校以后任度外训练营参谋长,并被授予上尉军衔。1957年调江西省军区新成立的383支队任参谋长(该支队是防国民党反攻大陆空降成立的)。1960年江西省军区成立教导大队,他被调任副大队长。省军区教导大队主要负责对全区部队业务骨干的培训,他主管业务,每年都要举办各类培训班,有参谋类的,也有战术班排长类的,他都亲自检查教员的培训计划,教程的准备,训练的效果,并参与结业考试,为全区部队建设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
1962年本应被授予少校军衔的冷位,主动向组织提出让贤,获得江西省军区的表彰。
1971年冷位调任新组建的萍乡市人民武装部任副部长(正团职),一干又是14年,直到1984年享受副师职待遇离休。
冷位副部长在萍乡市人民武装部(今萍乡军分区)工作期间,继续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和战斗作风。对我们工作要求特别严格,无论大小事情,轻重缓急,都给我们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记得那是1977年5月,部里安排我陪他去芦溪区(今芦溪县)检查民兵工作,说好八点半出发,可我因科里一点工作耽误了几分钟,结果他对我说“是参谋等领导,还是领导等参谋。”一句不痛不痒的批评,说得我很不好意思,连忙说“下次一定注意”。冷副部长的批评成了我以后做事的一条警言,不管同那位领导下乡,还是部里召开的会议,甚至参加一些基层活动,我都提前到达,从不迟到。
冷位副部长严格的工作作风是他在战争年代养成的。他曾跟我讲,他们四野在解放广西某县城时,他是一营营长,团部命令晚上9时包围县城,9点10发动进攻。由于强行军,当赶到出发地点时晚了2分钟,被团长一顿狠骂。但他毫无怨言,在战斗中把批评作为动力,一鼓作气炸开城门,全营指战员同兄弟部队一阵风似的冲进城里,守城残敌很快就被歼灭。他说这次的教训对他教育很大,2分钟对整个战役来讲非常重要可以决定胜负,对军队来讲,时间就是胜利。
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一贯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在他身上处处都体现出来。他负责萍乡市人民武装部军事工作,处处以军事主管要求下级。早晨出操他第一个来到操场,同指战员们一起跑步,进行队列训练。他经常同我们军事科的同志一道,制定年度民兵训练计划,制定萍乡地区反空投、反空降作战方案,民兵编制与整组,征兵选飞等各项兵役工作,使我市军事工作年年取得优异成绩。我记得我们在宣风茶场组织的民兵训练中,训练场上,他给大家讲战例,讲解我们训练的每个科目,每个战术动作都是战争年代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他讲在解放战争时期,每参加一次战斗,指挥员都临战指挥,从任务的布置到战斗打响的每个行动,营连排班都要协同作战,才能取得胜利。他参加了大小几十次战斗,首长与战士们并肩作战,那里有危险,那里就有指挥员的身影,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他用他的亲身经历教育民兵要严格训练,只有严格训练才能出精兵,才能战胜敌人。
在全市年度训练中,他经常深入训练场检查指导训练。休息时,他与民兵们亲切交谈,民兵们没有一点拘束,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有一次一位民兵在训练中扭伤了脚,他亲自用土办法帮助推拿,他还用从部队那里学来的草药治疗方法,为该民兵采药敷荐,使该民兵扭伤的脚几天就好了,很快又投入到了训练中去。
冷位不愧是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领导,在武装部具有很高的威望,对下级关怀备至,对事业一腔热情,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不少的东西。是他指点我怎样识图标图,将领导的战略意图标在作战地图上。帮助我从通信业务扩展到作战、训练上来,不断充实我的业务知识。在他的指点下使我学会了各种军事技术,让我在部队不断进步,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曾经获得江西省军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的表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几十年过去了,老领导的亲切教导至今记忆犹新,一直影响着我。老领导虽然离开了我们,但老领导强烈的军队作风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执行命令是对领导的尊重,爱岗敬业是对事业的执着,只要在位一天,就要为初心使命奋斗不止。冷位这位从放牛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经受了战火的考验,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他对党的恩情,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军队的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