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4940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作者║版主║阿春(辽宁)

【诗与大地 春品古韵】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 一首意境优美的诗
作者║版主║阿春(辽宁)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首意境优美的诗。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清. 袁枚
江到兴安水最清,
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
船在青山顶上行。

“江到兴安水最清”,江水流到兴安这一段,是最清澈的。诗的开篇以一个“最”字,这个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字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叹与赞美。
“水最清”三个字,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想知道最清的江水,究竟是怎样的清?同时也为下文水中倒影的奇景做铺垫。
“青山簇簇水中生”,连绵的青山倒映在水中,犹如是在水中生长出来一样。“簇簇”写出了山峦起伏、层峦叠嶂的层次感与蓬勃之势;“水中生”呼应了首句的“水最清”。
正是因为水清如镜,青山的倒影才如此分明。一个“生”字,便将青山赋予了生命力。随着水波微微荡漾、青山的倒影随之摇曳,仿佛青山在水中自由生长,生机盎然。
“分明看见青山顶”,这句是一个特写的镜头,让我们的视线由开始整体的青山,聚焦到了青山的顶部。这一刻,山、天、水、舟、人,在水面上重叠在一起,视觉与心理产生一种轻微的眩晕感,有种在旅行中真实而又梦幻的体验。
“分明”一词,强调了感受的真实与清晰,暗示了诗人此刻的专注,他完全被水中的奇景所吸引。
“船在青山顶上行”,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最妙的一句。
恍惚之间,我感觉乘坐的这叶小舟,不是在水上行走,而是在青山的峰顶之上,悠然穿行。
这句看似违背常理,却恰恰突出了漓江之水的清澈和山势的陡峭。
诗人打破了常规的视觉体验,为我们带来了强烈的惊奇感。我们仿佛看到,船行江上,与水中的青山倒影相映成趣;人在船上,犹如在青山之巅漫步,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辛弃疾《生查子. 独游雨岩》:“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与此诗“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是颠倒视觉,虚与实交织,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轻盈自由的愉悦感。
2025.7.9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