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 按)多年来,许多朋友知道我喜欢画故园,曾经发誓——-要画500幅故园图,题写1000首故园系列的诗词,今又积得一束,我曾用各类平台发表过《故园系列之昨夜系列50首及50幅图》,加上每年每假期都要这方面的创作,如今,习惯收集各类故园、老屋,各地、乃至各国的老房子,图片素材不亚于五万幅,还有各类油画、版画、钢笔画、国画、甚至水彩、水粉、摄影、各类科技类图版,凡有尽收,毕竟,在国际化、都市化、地球村化的今天,故园,不是我一个人的乡愁,而是各地人、各国人、全人类的乡愁!于是,画故园,成了你我每一个人的心病,那么,请诸君在我的画面里、字里行间,寻找属于你的故园吧,或许,她可以片刻慰藉您内心深处的乡愁!
故园行
余一
为了故乡思,强说乡愁情;
堆来无限意,手痒付画城;
徒有惺惺志,何期日日闲;
纵横织旧梦,沛然邀心緬;
余一画故园,坚持有十年;
纸笔在眼前,闲涂闲抹间;
广搜集老屋,得图几万帧;
痴心描心画,可惜拒梦魂;
农村有建设,多半老房颓;
荆蔓淹古迹,庭苑渐荒芜;
鼠蛇隐其恨,稻菽亦成蒤;
岭上白云飞,涧底潺潺逼;
树木不相识,林花灼熠熠;
谁顾三径幽,翁妪偶遇奇;
笑问何地来,道声远行驿;
斑驳门前柳,成围陌上桑;
村储越南媳,尤畏睹小芳;
夕仄荫塘暮,青田港边渡;
艄公今何在,问取灯下烛;
县城大变样,衢深道新筑;
广厦千万万,音杂四方客;
繁华如惜露,渐老霜鬓发;
乡愁无寻诉,余一供诗画;
得失两不知,同心堪相忘;
凛凛故园雨,风加交接狂;
今读余一事,块然郁结芳;
悻悻此生意,留言更好倡;
时代入末法,鬼魅浮生殇;
假恶丑狠放,唯诚负忠良;
但愿钜手现,戮力矫八方;
海宴河清时,乾坤定朗朗。
————————————-
附:深圳土著、著名剧作家、摄影家梁佛金先生发来的佳文赏析
你总是那么醉心与痴情
——读余一先生的故园诗画
*梁佛金(深圳)
已经多次读余一先生的故园诗画了。每次读都让人深陷其中,每次读又是不同的意象,就像一根绳子,硬是把你牵引至我们曾经熟悉而又几乎全然忘却的那条石板路、那爿灰瓦面、那条榄核桥……没有刻意,更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造作,而是用他那份对故土的醉心与痴情,把读者拐入了自己的乡愁里,不能自拔。
我曾经在散文《怎雷古村静悄悄》里发过几句感慨:青壮年涌向城市,老幼残留守乡里,这种现象几乎到处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故乡很美,但贫穷很可怕;民俗很美,而时尚更实用。
所谓乡愁,就是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情结。而乡愁又萌于别离,没有别离和对比,何来的追忆和愁绪?但当你真的回归故土时,故土已不是当初的故土,乡愁中的那份真切,已然找不回了。几经徘徊,现代化终究抛弃了农耕时代的“桃花源”,终究唤醒了“人往高处走”的天性,终究推动了迁徙再迁徙的脚步。从人们选择离开的那一刻起,故乡就再也回不去了………
余一先生可能也受这种小资情怀的緾绵,一直活在难舍却又难留的矛盾之中吧?
余一先生在开篇里如是说:“岭上白云飞,涧底潺潺逼;树木不相识,林花灼熠熠;谁顾三径幽,翁妪偶遇奇;笑问何地来,道声远行驿……”又在篇内吟道:夕仄荫塘暮,青田港边渡;艄公今何在,问取灯下烛……” 这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异曲同工。
这种“乡愁”,别人无从理解,只能是作者的心结,所写所画,也只能是内心独白。这种孤独感,或者是作者歇斯底里地狂写狂画的精神反抗吧?
余一先生总是那么真那么纯,又是那么诗情画意。读懂了,其实他的诗画,就是用真诚和纯洁凝聚而成的。我敢说,只要是对故土尚余一丝记忆或留恋的,都很容易被余一先生点亮乃至刺伤。
“寒食家山倍梦沉,凄迷小迳入云深。
隐闻爆竹传天外,知是后人沾雨霖。”
“谁擎华盖卧听风,春绿当头雨后榕。
日子匆匆皆过客,惟留古渡载长空”……
吟这样的诗,读这样的图,句句是画面,幅幅现足痕,是挡不住的诱感。
他乡如此,吾乡如是。也许,另一首诗,另一幅画,另一种情怀,便蛮不讲理地喷涌而来。读者笑了,读者哭了,读者抚掌叹息了。
故乡在远方,故乡萦心间。
故人已四散,故人聚眼前。
这就是余一先生诗画的魅力。这种魅力,保不准,超出他创作的初衷,连余一先生本人也感到意外了。
2025年7月13日
………………………………………
附2、南京鼓楼区原中学校长、著名诗人、书法家徐才学先生发来的赏析文章
又见炊烟客不忧
——---读余一先生故园诗画
*徐才学(南京)
这次读余一先生故园诗画是在傍晚,都市小区渐渐热闹起来,晚归的脚步声和车轮声交织。楼宇间距不大,却隔千山万水,室内似有欢声笑语,然而又如水面般平静。此时此刻读余一先生的故园诗画,别一样的乡愁涌上心头。
儿时乡村故乡的这个时段,家家门户大开,锅勺碗筷声和孩童嬉笑声,穿过堂屋,跃过窗户汇织在街巷。所以,尤其喜欢余一先生这两句诗:云来础润天心阔,又见炊烟客不忧。
余一先生关于故园的诗画我都认真品读过。从中深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思绪与怀抱。一个没有才情的人,写不出这样生动的诗篇,画不出这样真切的街巷。一个没有情怀的人,刻划不出故乡遥远的琐事和平凡的乡亲。一个没有哲思的人,记录不下故乡人情世故背后的慨叹与思索。不是热爱生活的人,不可能怀有这样浓烈的乡愁。同样,祈盼将乡愁寄予新时代的生活,并赋予她新的内涵。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再读余一先生的故园诗画,总能勾起对故乡难以忘怀的牵挂,因为那是心底最柔软的存在。
故乡的一草一木,人情往事是时光里深邃不一的痕迹,雕刻着岁月的沧桑。如今步入老年,生活在城市,然而乡愁愈显具体而贴切。故乡的清晨是被清脆的吆喝声和匆忙的脚步声唤醒的。傍晚的袅袅炊烟,邻里的问候和孩童的嬉闹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如今城市霓虹闪烁,却照不亮心中那片故土。
每每看到与故乡相似的景致,那尘封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一如余一先生的诗所描述:“晚风拂我西桥事,最喜萤光和梦扬”、“日子匆匆皆过客,惟留古渡载长空”。是的,只有那羊肠小道,青石板路,横斜的老屋和熟悉的乡音,才是心中最深的记挂!
期待余一先生新一期故园诗画!
2025年7月14月

(本专辑,全是绘画的设计稿,但诗文是最新的)
1、画稿小设计(故园系列之团扇篇)
余一
其一 老屋听跫音
岭坳村口大树旁,明溪浺霘下堘岗。
云檐翘首迎新我,风雨兼程写旧慯。
其二 梦里唱家山
家山万里梦心誹,野渡浮窗半路催。
摇落红尘唯诧寂,画图一帧唤神来。
2、夏日
———-自题《余一故园绘画系列之夏篇》
余一
其一 鸿崖旧街
白塔渠鸣狮子岩,老街犹记少年班。
夏风应羡书生卧,拐角联播小说赶。
其二 暑日
苦夏挥镰割稻芒,湿身汗渍泪来帮。
晚风拂我桥西事,最喜萤光和梦扬。
—————————-
自注:
1.家乡鸿崖老街,当年读初中时,最喜午饭时分听单田芳的小说联播,但街上的店主一见我们学生来就关掉收音机,只好蹲于拐角的窗下。
2.小暑时节乡下割禾,是我最痛苦的记忆,三家亲戚的农事要双抢月余,人也黑了,当时最大的梦想:唯羡慕老师的子女躺在树荫下看书。
3、新故园如梦系列之暑期季
余一
其一 探亲季
沉睡荒村吊脚楼,葱茏一夏步齐稠。
云来础润天心阔,又见炊烟客不忧。
其二 亲乡团
格外乡心路递迢,穿山越水影飘渺。
驰风习习意难平,吠犬声声廊后绕。
4、今日夏至
余一
荔枝大丰收,乐煞眼前牛。
日照何其盛,空调解我忧。
…………………
注:今年夏天广东荔枝是旺年,到处是桂味、妃子笑等,十元二斤到三斤,见视频号有人用荔枝喂牛,于是画下来了,博君一笑耳!
5、乙巳画故园系列之老屋村口
余一
淡写离云浓写愁,故园风雨黯如秋。
参差屋脊原心梦,听取石阶跫迹否。
其二
笔下榕云梦里烟,回山曲水枕好眠。
乡魂一缕风飘絮,塬石苔痕影自怜。
6、黄山归来不看岳
———-自题黄山系列之飞来石、妙笔生花峰
余一
其一 飞来石
女媧炼石补天材,遗落于兹妆玉台。
赭色凌然添浩气,孤标长驻紫霞开。
其二 妙笔生花峰
云笺新展聿如前,松翠凝香万古天。
夜泣惊雷留泗道,霜毫蘸血写秋澜。
………………………………
乙巳仲夏榴红正盛之际余一作于深圳鸡公山北麓灯下
7、故园系列之古榕渡
余一
虬榕交织蔽春荫,古渡幽幽来往频。
为询晴澜何处是,星光不待晚行人。
其二 榕树下
谁擎华盖卧听风,春绿当头雨后榕。
日子匆匆皆过客,惟留古渡载长空。
8、自题纯水墨——-故园系列之小巷深处
余一
风听老屋泣沧桑,突围群楼诉苦凉。
拐角奔驰来去急,一纸信约满荒唐。
修改版:自题国画纯水墨——-乡愁系列之小巷深处
余一
风听老屋泣沧桑,突围群楼诉苦凉。
拐角奔驰来去急,拆迁之约满荒唐。
9、故园系列之又是一年清明时
余一
寒食家山倍梦沉,凄迷小迳入云深。
隐闻爆竹传天外,知是后人沾雨霖。
其二 心祭
千里故园迢递心,湿云或解远思临。
痴身漫入荒林道,依旧青烟裹雨沉。
…………………………………
10、故园系列之清明二章
余一
樱雨菲菲伴逝眠,江城赏月寂寥天。
孤魂應少漂蘋地,踏雪清明哭舊年。
其二
江城柳絮伴櫻花,苦雨腥風掃物华。
明燭紙灰仙蝶舞,残芳寥落燕誰家?
12、故园系列之生生不息篇
余一
听莺方早起,踏浪伴霞归。
心步安车乐,情随云锦飞。
耜田耘者奕,花楔逝时违。
何处天真契,荑香镜可依。
余一仲春十二日午后写于大巴车58路上
13、故园系列之河岸春暖
余一
盈岸春潮扑面香,水明风净户开张。
村烟袅袅山花醉,起伏不平世道长。
一一余一乙巳端月廿七午后于地铁五号线上
14、自题《故园系列之昨夜篇》
余一
其一
昨夜云乡入我怀,残山剩水画将来。
槑心初绽寒何极,春到江南不远猜。
其二
岭上人家河畔花,春秋溢梦故园赊。
星河耿耿身如寄,忆及唯心酷似槎。
15、题《梦里家山》(故园系列之山水有情)
余一
梦裏家山身是客,云浮岭阻遥相隔。
枕溪石畔卧听涛,不觉东方之既白。
其二
寒烟俱净心如碧,庙古乘风抟鸟迹。
松下崖花非梦寻,春明秋肃冬何惜。
(还有更多故园系列,请您关注与支持)
(待续)
………………………
(总策划):余一、犁骚客
(责编):余一、恺威
(审核):余一、孝鹿
(制作):鶉迅、骁荔
(出品):一道诗艺社总社 江西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