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之饮:存在主义杯盏中的时间哲思
——桑恒昌先生诗《今朝》赏析
宋俊忠
“昨日已过去/明天尚未来”——著名诗人桑恒昌先生为济南今朝酒业所作的《今朝》一诗,以四行二十字的极致凝练,在白酒的氤氲中蒸腾出生命哲思的烈度。这位以“怀亲诗”震动诗坛的大家,将“寸法”诗艺与存在主义思考注入酒盏,在液态火焰中完成了一次对时间本质的诗性叩击。
寸法诗艺的烈度提纯,是此诗最锋利的开瓶器。桑恒昌先生擅以精短结构承载厚重情感,四行诗呈现出“起(时间分野)——承(存在定格)——转(今朝显现)——合(酒神升华)”的精密结构。这种“以现代汉语写古典意境”的实践,正是他对新汉诗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尤其“人生只有今朝”的“只”字如酒曲般关键——既否定过往的不可追,亦消解未来的虚妄性,将全部生存重量压向此刻的酒盏,其力道堪比“用短暂的生命/向永恒的死亡/挑——战”的生命宣言。
“今朝”在诗中裂变为双重意象:存在主义的时间锚点与文化记忆的液态载体。当“昨日——明天”的线性时间被解构,“今朝”成为存在唯一的立足点。这令人想起诗人的自白:“我有时间写诗/没工夫去老”——在拒绝被时间异化的抗争中,那杯酒恰是存在意识的觉醒剂。而杯中荡漾的,更是穿越八十载的酿造记忆:今朝酒业始于1945年的酒坊,其“传统工艺,纯粮酿造”的非遗技艺(济南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酒液成为流动的文化基因。举杯之际,饮者啜饮的是时间结晶的琥珀光。
酒意象的哲学升华在末句完成惊鸿一跃。“今朝那杯酒”从具体物象,跃迁为“禅翼般的心”的共振体。这令人想到桑恒昌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液体意象:黄河是“液体的黄土地”,泪水能“把胸膛磨破”。酒在此延续了诗人以液体承载文化血脉的书写传统,更被赋予存在主义救赎的意味——当诗人宣称“爱比被爱更幸福/我把心抵押给那片土地”,酒盏便成为抵押灵魂的祭器,在燃烧中照见生命的本真。
此诗更深层的精妙,在于与酒业精神的互文震颤。今朝酒业以“求实、创新、超越自我”为经营观念,恰与诗歌的“当下性”哲学形成镜像。而“用道德和良心做品质”的质量理念,暗合诗人“自己的心照亮/自己/自己的心擦拭/自己”的精神自律。当企业愿景“创百年今朝伟业”与诗中“今朝”的瞬时性并置,永恒与刹那的辩证在酒香中蒸腾。
作为“情感诗学”的典范,这四行短章延续了桑恒昌“将心掏成空船”的赤诚。较之其怀亲诗中“把您给我的心跳和体温/还给您”的血脉贲张,此诗更显哲思的澄澈。这种从小我情感到人类普世哲思的跃升,正是诗人晚年“两个超越”(对题材的超越、对传统的超越)的艺术实证。
当最后一滴诗韵滑入喉头,《今朝》已超越商业应酬的浅滩,成为存在之思的蒸馏器。在“液体的黄土地”与个体生命的交汇处,桑恒昌以酒神精神完成对线性时间的叛逃——那高举的杯盏,是向死而生的旌旗,更是对“此在”最炽热的加冕。而千年鲁酒的绵长,终在“刹那即永恒”的诗意中找到了它的终极窖藏。
链接:

今 朝
桑恒昌
昨日已过去
明天尚未来
人生只有今朝
和今朝那杯酒

诗人桑恒昌在今朝酒业擂鼓

诗人桑恒昌与今朝酒业董事长刘锦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