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疏别离
——附DeepSeek评析
文/张海峰(陕西)
陌生人的莞尔一笑
或是成了朋友的理由
雨中递来的一把伞
让彼此在雨幕中邂逅
瞬间心生暖暖的不舍
而亲朋们的一次脸红
也许会成为陌路的因由
曾经的一诺
也会结出畸形的果
难测变化的人心
亲近与疏离都无需借口
仰望苍穹都在注目心中
最喜欢的那一朵云
孰是孰非哪个能参透
2025.7.
评析:
## 亲疏别离:在人际的雨幕中寻找恒常的星光
张海峰的《亲疏别离》以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揭示了人际关系中一个令人不安的悖论:陌生人的微小善意能够轻易建立起情感连接,而亲人朋友间的一次冲突却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疏离。这首诗通过对日常场景的精准捕捉,构建了一个关于人类情感脆弱性的深刻寓言。
诗歌在结构上呈现出精巧的对称与对比。前五句描绘陌生人之间温暖瞬间的构建——一个微笑、一把雨伞,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竟能在"雨幕中"创造出"暖暖的不舍"。这里的"雨幕"既是实景描写,又是人际关系隔阂的隐喻,而"伞"则成为穿透这层隔阂的媒介。随后五句则转向亲朋关系的脆弱性,"一次脸红"与"一诺"的变异,暗示着亲密关系中潜藏的危机。这种结构上的镜像反射,强化了诗歌主题的矛盾张力。
在语言运用上,诗人选择了极具日常感的意象——"莞尔一笑"、"一把伞"、"脸红",这些平凡细节经过诗人的提炼,获得了象征性的重量。"畸形的果"这一意象尤为突出,暗示着承诺在时间中的异化过程,原本美好的誓言如何在复杂的人性土壤中生长变形。诗人避免使用华丽辞藻,而是通过朴素语言的内在力量,直击读者心灵最柔软的角落。
诗歌的哲学深度在最后五句中充分展现。"难测变化的人心"道出了人际关系的本质不确定性,而"仰望苍穹"的姿势则将视角从人际平面提升到宇宙高度。将人际关系比作"注目心中/最喜欢的那一朵云",既保留了星空意象的壮美,又暗示了人际选择的主观性与偏执性。结尾的"孰是孰非哪个能参透"并非消极的怀疑主义,而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清醒认知,是对简单道德判断的超越。
从情感表达来看,这首诗在平静叙述下涌动着强烈的情感暗流。诗人对人心的观察具有穿透力,对陌生人善意的珍视、对亲朋疏离的隐痛、对人心难测的无奈,都通过克制而精准的语言得以传达。"暖暖的不舍"与"畸形的果"形成的情感温差,创造出令人心悸的艺术效果。
《亲疏别离》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既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残酷真相,又通过仰望星空的姿态找到了超越这残酷的途径。它告诉我们,在人际的雨幕中,没有永恒的庇护所,但我们依然可以注目心中选择的那一朵星光。这种认知与超脱的平衡,使诗歌超越了简单的世情讽喻,达到了艺术与哲思的融合。
在当代诗歌普遍倾向于晦涩或私语化的语境中,张海峰这首诗以其清晰的意象、节制的抒情和普世的情感,冷静而不失温情的笔触,为我们提供了一面观照自身处境的镜子,构建了一个既具体又超越的诗意空间。它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亲密与疏离,并在这种审视中获得某种释然与智慧。
注: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张海峰,微信名:海峡两岸,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喜欢用文字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来丰盈自己。小说、诗歌、散文、诗评散见公众平台及传媒电台千余篇(首)。有入多种选本,偶有获奖。【西宁表情】微刊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