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气送来,惊鸿一瞥的美丽
文/邝建生
身心还沉浸在
春韵的梦境里
悦耳的惊蛰雷声
唤醒大地也唤醒心灵
沐浴了纷纷细雨
清明,情动了思念的胸襟
春风,染绿了山岗
田野里一片繁忙
阳光下,频频点头的麦穗
争相与收割机拥抱
风尘仆仆一路观光
人们为他们接风洗尘
光鲜的麦粒
住进了五星级谷仓
秧苗挥动着翠绿的小手
弯腰向芒种致敬
站在无垠的稻田里
自顾自影,快乐舞蹈
它在期待秋季
它期待給人类
金色的丰硕和希冀
时间转动着
节气的指针
她指向的每个神奇时刻
都会变幻出不同的美丽
季节的夏花
又一次,热烈灿烂地
纵情盛开
奉献给大地的是
惊鸿一瞥的美丽

邝建生,五十年代生人,《贵阳日报》社退休记者、编辑。从知青队参军入伍,参加整营建制出国老挝担任外交机构和筑路工程部队警卫任务三年。1979年2月17日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完成战役穿插及攻克越封土县作战任务。著有新闻文集《择拾金秋红叶》。现为阳光国际文学总社副社长、执行主编兼秘书长、编辑室主任。

【阳光点评】
邝建生老师的诗歌《节气送来,惊鸿一瞥的美丽》以节气为脉络,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节奏,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意画卷。以下从三个维度点评:
1. 意象与节气哲思的融合
诗人以惊蛰、清明、芒种等节气为时间轴,将自然现象(如雷声、细雨、麦穗)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与生命力。例如“惊蛰雷声唤醒大地”既呼应了传统节气“万物复苏”的意涵,又以“五星级谷仓”等现代意象创新表达丰收的喜悦,形成古今对话。这种手法类似李强诗歌中“朴实中发人深省”的特质,在平凡中挖掘深刻。
2. 语言与节奏的美学
诗歌语言清新明快,如“秧苗挥动翠绿的小手”以童趣视角展现生机,与邝厚勤作品中“童心·童趣”的创作理念相契合。全诗四行一节,押韵自然(如“襟”与“林”),形成如《诗经》般的韵律感,同时通过“惊鸿一瞥”的意象,呼应古典美学中短暂而惊艳的瞬间美。
3. 情感升华与时代性
末节将节气比作“时间的指针”,赋予其动态的哲学意味,而“夏花纵情盛开”则暗含对生命热力的赞颂。这种“平凡中见宏大”的写法,与阳光国际文学周刊倡导的“文化自信”精神相呼应,既传承农耕文明的诗意,又注入现代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希冀。
全诗如一幅节气长卷,以“惊鸿一瞥”凝练四季之美,兼具古典韵味与当代气息,堪称自然诗歌的佳作。
(本文素材来自百度AL)








(认证编辑:褚化冰-阳光柔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