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 故 园
李良森

找个机会,
回趟故园,
亲亲久别的老宅,
会会儿时的玩伴。
消一消郁结的乡愁,
叙一叙快乐的童年,
抿一盅地瓜烧酒,
喝一杯黄芩山茶,
再来一碗香椿蒜汁凉面!
俺的个娘呀,
可是仙界的玉液琼浆?
可是宫廷的皇家御宴?
不!
玉液琼浆哪有这么爽口?
皇家御宴哪能香透心田?
这是老家的滋味,
这是故乡的美馔,
入脾入心,
醇厚缠绵……
找个机会,
回趟故园,
亲亲久别的老宅,
会会儿时的玩伴。
钻一钻看坡的窝棚,
坐一坐温馨的炕沿,
摸一摸爷爷坐过的太师椅,
舔一舔奶奶盛粥的大黑碗。
那思绪的烟缕哟,
一忽儿把我扯到昨天;
那温馨的粥香啊,
居然把爷爷奶奶请回了面前!
唔?
莫不是爷爷嗔我忘了老家故土?
莫不是奶奶要把不肖的孙儿埋怨?
爷爷啊,您莫嗔我
老家故土一直装在我心中;
奶奶啊,您莫埋怨,
您熬的菜粥一直统领着我的口味,
还有那只难忘的粗瓷黑碗,
挥赶不去,
也不想挥赶……
找个机会,
回趟故园,
亲亲久别的老宅,
会会儿时的玩伴。
趟一趟村边的花溪河,
游一游河汊的麒麟湾;
河边的小柳树长高了?长粗了?
湾里的白条鱼儿变大了?变多了?
还有那些可爱的小螃蟹,
是不是还喜欢愣头愣脑的往紫泥里钻?
儿时的记忆,
像烙印一样深刻;
乡情的画页,
无论多久还是那么新鲜!
啊,
我多想回到童年,
随一群光腚猴子跳进麒麟湾,
紫泥窝里抠螃蟹,
扎猛子逮鱼浪花里钻;
折一根柳条栓螃蟹,
再折一根柳条把鱼儿串
左手一嘟噜,
右手一串……
找个机会,
回趟故园,
亲亲久别的老宅,
会会儿时的玩伴。
爬一爬摩天岭
攀一攀将军山,
寻访深藏峡谷密林的吴道人庵。
摩天岭没少喝过我滴下的汗水,
将军山没少搁放过我歇息的柴担。
这些年,
我时常问自己:
摩天岭给我的都是苦累,
将军山留下的全是心酸,
吴道人更没有降福于我。
为什么?
为什么?
眼前总是映现着家乡的山水画图,
梦里总与兄弟爷们儿谈笑言欢,
刀斩不绝,
梦绕魂牵……
找个机会,
回趟故园,
亲亲久别的老宅,
会会儿时的玩伴。
您别看老屋沧桑得呲牙咧嘴,
它藏着的故事能编纂一百部精彩绝伦的长篇;
您别笑玩伴们发白齿缺腰身弯,
哪一位都可以理直气壮话当年!
摩天岭为什么这么美丽?
将军山为什么这么雄健?
是他们的辛劳扮靓了摩天岭,
是他们的豪气雄健了将军山,
是他们的血汗滋润这里泉涌水旺,
是他们爱心包容、和谐万物赢得这鸟唱人欢!
哦,对了,
这回来呀,
我哪里也不去,
就在这装满故事的老屋,
约上童年的玩伴,
麒麟湾抠一串螃蟹,
花溪河摸白条鱼儿一串,
炖一盆鲜嫩的鸡爪菇,
熬一锅南瓜、豆角烩猪脸:
赤膊高嗓,
推杯换盏:
“为了难忘的过去,
为了美好的明天,
哥们儿,
爷们儿,
干!”
作者简介:
李良森,网名义和庄主。1946年生,1962年初中毕业回乡务农。1979年起有剧本参加县、市汇演,1980年陆续有散文、小说在省市报刊发表,时有小奖。1985年签约长清县文化馆合同创作员,1988年正式调入。1993年评聘文创二级,1996、1998年先后任县(区)文联、政协副主席,进入公务员系列同时失去职称评聘资格,所幸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创作,尤其2006年离岗后时间自控、如鱼回渊。几十年来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民间文学、旅游文学等十余部。其中主编《长清民间文学集成》获国家艺术科学领导小组先进工作者称号,《山楂峪闹剧》获济南市首届泉城文艺(民间文学)奖;长篇小说《相思河》获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泉城文艺奖,长篇小说《义和庄》获省、精品工程奖和泉城文艺奖;《燕儿燕儿快來吧》获市精品工程奖和泉城文艺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