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田晓磊、聂莹莹新婚盛典
七月流火,情满中华。2025年7月11日至12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的乡间田野间,一场充满乡土气息与时代芳华的婚礼盛典,为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增添了别样的喜庆。聂氏家族一行20人从长春启程,跨越千里奔赴这场喜宴,见证田晓磊与聂莹莹的幸福结合,更在欢声笑语中触摸到新时代中国乡村的蓬勃脉动,感受着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图景。
千里赴喜:风雨兼程话真情
7月11日清晨9时20分,长春城里的阳光正好,载着满满祝福的包车缓缓启程。历经8小时的车程,晚6时整,车队稳稳驶入拜泉地界,新郎家早已备下热腾的饭菜,乡亲们的笑脸如夏日葵花般灿烂。奇妙的是,后院淅沥小雨洗去尘埃,前院却晴空朗朗,仿佛天公也在以这般灵动的方式,迎接远道而来的亲人。夜幕降临,电闪雷鸣划破天际,那是苍穹为新人擂响的祝福鼓点,涤荡世间纷扰,静待一场盛世婚典的启幕。
次日清晨,雨后的拜泉焕然一新,蓝天白云与青瓦白墙相映成趣,诗意盎然。这片被晨光亲吻的土地,正以最纯净的姿态,迎接吉林送亲队伍与父老乡亲,共同书写一段关于爱与传承的佳话。
接亲喜韵:民俗里的幸福密码
接亲环节如同一场充满欢歌笑语的民俗盛宴,处处透着咱中国人独有的喜庆智慧。
新郎闯关的每一步都充满欢乐:门缝里塞红包的默契互动,是乡亲们对新人最质朴的祝福;看图猜谜的趣味考验,答错认罚的红包里藏着满满的善意;"向左偏要向右"的反向游戏,逗得众人捧腹大笑;"四平八稳"的套瓶挑战,新郎凝神聚力终获成功;自由落体接棒的惊险瞬间,失误后的10个俯卧撑成了甜蜜的"小惩罚"。
最令人称奇的是找婚鞋的环节——一只被藏在高高的屋顶楞上,另一只则需用红包"买"线索,新郎在亲友的欢呼声中寻得"宝物",为新娘温柔穿鞋、轻吻足尖的瞬间,爱意在空气中流淌。
改口时的清脆应答,吃面条时的相视而笑,与娘家人合影时的温情相拥,每一帧画面都定格着亲情与爱情的美好。
接亲车队返程时,行驶在拜泉的乡道上,两侧柳树成荫,头顶蓝天白云,清风拂面,心旷神怡。这满眼的绿意与生机,不正是新时代中国乡村的生动写照吗?道路通了,环境美了,日子富了,乡亲们的笑容比蜜甜,这一切的幸福,都源于伟大的党引领下的美好生活。
盛典时刻:家国同庆共欢歌
车队抵达新郎家时,鞭炮齐鸣、彩炮腾空,绚烂的光影映照着一张张喜悦的脸庞,好一派国泰民安的繁华景象。按照传统礼节,婆婆为新娘蒙上婚纱,新郎在门口温柔摘下的瞬间,是两个家庭的正式融合;小舅子为新人点灯,长辈们接受改口敬茶,饺子的热气氤氲着"早生贵子"的期盼;新娘为婆婆戴花时的娇羞,梳头时"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的祝福歌谣,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上午10时18分,吉时到,主持人宣布婚礼正式开始。大屏幕上播放着接亲时的欢乐瞬间,引得全场笑声阵阵。新郎登场时的意气风发,新娘在父亲挽扶下的款款而来,两个男人在入口处完成的郑重交接——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入新郎掌心,这轻轻一握,是信任的传递,更是责任的传承。
当新人携手踏上神圣的婚礼殿堂,一对小天使捧着婚戒送来纯真祝福,新人交换戒指时的深情对视,那句"相守一生、钟爱一生"的承诺,在全场见证下重如千钧。他们以丈夫与妻子的名义相拥亲吻,那一刻,爱与责任在心中生根发芽。
双方证婚人的祝福饱含期许,新人举杯致谢时的哽咽,道出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对亲友乡邻的感激,更有对这个美好时代的无限感慨。正是这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为亿万人民搭建了幸福生活的舞台,让这样的温馨时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日都在上演。
席间,笔者也忍不住高歌一曲,既为新人送上"永结同心"的祝福,更为这蒸蒸日上的祖国献上深情礼赞。歌声里有对新人的祝愿,更有对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祖国的无限热爱——是党带领我们脱贫致富,是祖国给了我们安稳家园,是人民用勤劳双手创造了今日的幸福生活。
这场婚礼,是一个家庭的喜事,更是新时代中国万千幸福图景的缩影。从城市到乡村,从衣食住行到精神富足,中国人民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共同祝福田晓磊、聂莹莹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更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续写更多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壮丽篇章!愿这片土地永远祥和,愿亿万人民的生活永远如这婚礼般,红红火火,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