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高考试卷里
六月的风
翻开了考卷
学子们开始用黑色墨水
临摹通往彩色的梦
选择题的岔路口
A选项
通向麦浪起伏的黎明
B选项
连着地铁穿梭的黄昏
橡皮擦过去
稻穗和霓虹同时闪烁
作文格
突然变成了琴键
每个空格都蓄满月光
左边是父辈用犁尖
写下的五线谱
右边是母親把炊烟
谱成的摇篮曲
当终考铃摇落
整个夏天的蝉鸣
我看见
所有阿拉伯数字
带着泥土清香的根须
和城市灯火的倒影
在录取通知书里
长成会发光的森林
文/轻 舟
一、意象新奇独特
诗中意象别具匠心。“六月的风,翻开了考卷”,以风的动态开启高考场景,自然且灵动。“选择题的岔路口” 这一意象巧妙,将抽象的选择具象化,A选项对应 “麦浪起伏的黎明”,B选项对应 “地铁穿梭的黄昏”,用鲜明的画面展现不同人生方向,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作文格,突然变成了琴键”,打破常规比喻,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语言诗意优美
语言极具诗意。“学子们开始用黑色墨水,临摹通往彩色的梦”,“临摹” 一词精准地描绘出学子在试卷上书写梦想的姿态。“橡皮擦过去,稻穗和霓虹同时闪烁”,简洁语句蕴含丰富想象,体现出选择的多元与未知。“每个空格都蓄满月光”,“蓄满” 让抽象的月光有了实体感,使文字充满画面与情感。
三、情感真挚动人
诗歌围绕高考,真挚表达了学子对未来的憧憬。从做选择题的思索,到作文创作时对父辈农耕、母亲炊烟生活的呈现,情感细腻且真实。结尾 “在录取通知书里,长成会发光的森林”,传递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无论选择如何,都能走向光明,引发读者对青春梦想的强烈共鸣,情感表达积极且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