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有序,唯美时光
作者:墨染青衣
人生如四季轮回,如盛夏炽热而又充满蓬勃的生机。常将美好隽永在心间与行间,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追逐诗酒年华的诗意与浪漫,唯美时光。生命的长河奔流不息,而我们都是那河岸边的观水者,时而掬一捧清冽,时而任其从指缝间溜走,在得与失的辩证中,体悟存在的真谛。
——题记
林梢的微风是七月最矜持的诗人,它们用透明的羽笔,在树冠的宣纸上写下转瞬即逝的诗行。驻足在岁月有序的更迭中,聆听那些藏在年轮里的古老传说,青翠的叶片轻轻颤动,抖落一串用晨露串成的念珠。这些露珠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打磨的水晶,每一颗都蕴含着整个世界的倒影。当阳光穿过叶隙,那些翻转的叶子便碎成千万颗流动的钻石,它们跳跃在花间、心间,温柔着生活,唯美着时光。这让我想起童年时在老槐树下乘凉的午后,斑驳的光影里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梦。
炽热的骄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散发着无尽的热力,明媚在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它把光线编织成金色的网,打捞起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碎美好:阳台上晾晒的衣物随风轻摆的韵律,厨房里飘来的饭菜香气,书页翻动时发出的沙沙声响。这些琐碎与平凡被时光的丹青妙手点染,舒展成日子,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在那不绝于耳的蝉鸣声中,生活的图景铺陈开来,一半是火一般的热烈,一半是水一样的清宁。热浪中,我看见老人在树荫下摇着蒲扇,孩童在喷泉边嬉戏,外卖小哥匆匆而过的身影,这些画面在岁月有序中交织,唯美着时光,安然着流年里的波澜。
夏日的云霞,仿佛在釉彩里掺入玫瑰金和薰衣草的紫,又用孔雀蓝勾勒出云的轮廓。当暮色四合,晚风路过时,天空便成了造物主的调色盘。风镶嵌上麦穗的金色,将荷塘月色清雅亦氤氲其中,涂在每片叶子的边缘。我常站在阳台上看这变幻的奇观,云朵时而如奔腾的骏马,时而似静卧的佛陀。天空呈现出惊艳的斑斓,这色彩是岁序井然中平仄的诗韵,唯美着时光里烟火人间中热闹与清欢。记得去年此时,与挚友在湖边赏晚霞,我们约定每年都要来看这"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致,而今虽各奔东西,但那份美好永远定格在记忆的相册里。
正如书中所言:"生活并非一味疾驰向前,而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身边的一点一滴,然后用心去感恩。"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忘记停下脚步,感受脚下泥土的温度,聆听花开的声音。古人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微观处往往藏着最深刻的宇宙真理。今晨路过小区花园,看见一位白发老者正弯腰嗅一朵蔷薇,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整个春天对话。这样的瞬间,不正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样吗?
七月雨落,总是岁序中最寻常与最无常的访客。或缠绵,或滂沱,或深情,或欢脱,它们的性格如同人世间的众生相。雨滴落在不同的表面,奏响不同的乐章:打在芭蕉上是古琴的清越,敲在瓦檐上是编钟的浑厚,滴入池塘则是玉磬的空灵。我尤其爱看雨后的蜘蛛网,那些悬挂在枝丫间的精巧建筑,被雨水点缀成银河的项链。躲在月光照不到的角落,雨用银梭织着夏夜的锦缎,而蛙鸣是远处传来的隐约更漏。若静心聆听,能听见露珠从荷叶滑落的声音,叮咚一声便惊醒了水影中的月亮,碎银般的光斑便在时光唯美中,跳起圆舞曲,隽永着生命的美好。记得儿时每逢雨季,祖母总会讲"雨打芭蕉"的故事,说那是天上仙人在弹奏思凡的曲子。
七月雨霁,呼吸着夏的芬芳和空气的清新,忽然想起诗人笔下的雨后意境。那"苔色阶前碧,蕉花分外明"的清新,"风来疑客至,竹影动幽庭"的灵动,"且掬清溪水,闲烹云雾茗"的闲适,以及"心静即禅林,何须避世尘"的豁达,都在雨后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雨水洗去了尘埃,也涤荡了心灵。于七月的岁月变更中,我们需要学会为生活留白,就像中国画中的飞白,看似空缺,实则充满无限可能。在喧嚣中寻得一份宁静,在浮躁中找回内心的平衡,这或许是现代人最需要修习的功课。上周拜访一位隐居山林的书法家,他的陋室不过方丈之地,却因心境开阔而显得无比宽敞。他告诉我:"心若没有藩篱,天地自然宽广。"
汪曾祺先生曾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在这碗烟火里,有清晨豆浆油条的温暖,有正午家常菜的亲切,有深夜一碗面的慰藉。食物串联起记忆的珠链,母亲包的饺子,父亲炖的汤,故乡街角的糖炒栗子,都是岁月馈赠给我们的情书。于岁月有序中,远离喧嚣的芜杂,懂得看云卷云舒,听鸟鸣虫唱,惬意生活,在生命每一帧静谧的场景中,学会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才是生活原本应有的模样。昨日重温《东京梦华录》,被其中描述的市井生活所感动——原来千年前的人们,也同样在为生活奔波,也同样在茶余饭后寻找诗意。
岁序更新在一半烟火、一半诗意中,唯美着时光。我们需要将一半规划、一半留白融进生活里,就像中国传统园林,既有精心设计的亭台楼阁,也有任草木自然生长的野趣。在生命的觉悟和勇毅中,重新找回内心的平衡与活力。这平衡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如骑自行车般的动态平衡;这活力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是每个热爱生命者共同的特质。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悦纳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二十岁的激情,三十岁的奋斗,四十岁的沉淀,五十岁的通透,六十岁的淡泊...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美,就像四季各有其不可替代的风景。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真实地活着,深情地爱着,用心地感受着,这便是对生命最好的礼赞。邻居李教授退休后开始学钢琴,他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太早的放弃。"这句话让我思索良久。
站在七月的门槛回望,那些欢笑与泪水,相遇与别离,得到与失去,都已成为塑造今天的养分。时光如水,我们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可以在心灵深处修建水库,储蓄那些值得珍藏的瞬间。唯美的不是时光本身,而是我们对待时光的态度;动人的不是岁月流逝,而是我们在流逝中依然保持的热爱与创造。愿我们都能成为生活的诗人,在平凡中看见神奇,在短暂中发现永恒,用心灵的笔墨,将每一个日子写成不朽的诗篇。
2025年7月8日读书随笔
【作者简介】
张龙才,笔名淡墨留痕、墨染青衣,安徽芜湖人,爱好文学,书法,喜欢过简单的生活,因为 简简单单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福。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了过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懂得知足的人,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够尝出人生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