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退休生活】
耕读传家喜有为
作者:刘林坡
耕读传家: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中华传统耕读文化中,"耕以养身,读以明道" 的智慧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据家族史料记载,高祖是清代明经进士,曾祖担纲宗谱主修。先辈之嘉言懿行与耕读传家之贤能,已经成为家族代代相传的精神坐标,同时也激励我着爱党报国、感恩奋进。记得七十年代高中毕业后,我考上公社干部,在广播站当采编。白天跑田埂访农户,晚上就着煤油灯啃书本,后来参加南昌大学新闻专业自考。当我的稿件陆续在省市级媒体发表,当我成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心里最感念的,正是祖辈传下的 "不辍耕读" 的韧劲。
薪火相传:新时代的奋斗答卷
"国运昌隆,当以家兴助力国兴。" 我始终以家风建设为己任,鼓励子女在传承中创新,我常对孩子们说:"时代变了,但 ' 耕' 的勤劳、' 读 ' 的清醒不能变。"长子拜师学艺后创办科技公司,凭借诚信经营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更主动参与扶贫工作,将 "耕读传家" 的担当融入社会服务;次子在指引下享受大学生创业政策,深耕智能家电领域十四年,以 "注重售后、服务民生" 的理念实现事业突破。看着孩子们在政策扶持下闯事业,在书本里长见识,我总觉得,这比自己拿多少奖都开心 —— 耕读传家,传的是 "勤" 与 "智",接的是 "国" 与 "家"。
银发生辉:退休不褪色的桑梓情怀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前几年,花甲届满的我荣归故里,胜幸耕读传家儿孙成群,事业家庭后继有人,衣食无忧知足常乐。我尽己所能贡献发挥余热:参与了《中华刘氏江西于都通谱》编纂,为乡村文化传承留史存鉴;投身慈善公益,牵头组织乡邻开展敬老助困活动;带领全家参与农事劳作,在割草喂鱼、侍弄农田中践行 "耕读结合" 的生活哲学。如今,我的退休生活充实而富有诗意:晨起劳作强身,午间窗前著书,傍晚携妻漫步村道,闲暇时吹奏口琴、与网友分享乡村见闻。我想,这种状态,正是既守着 "耕读继世长" 的传统根脉,更怀着 "余热映初心" 的时代情怀。我们这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也守着祖辈的老理儿。退休不是到站,而是换个阵地继续 "耕读"—— 耕的是对土地的深情,读的是新时代的华章。要是您问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是啥?我会说:没丢了耕读的根,没负了党和国家的恩,更看着孩子们把 "耕读传家" 的故事,讲到了更远的地方。
作者:于都县黄麟乡政府退休干部 刘林坡
作者简介
刘林坡,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赣州市作协会员,广电采编记者,退休干部,著有个人作品集《乡土雅俗笔钟情》,个人传记《坎坷路漫乐逍遥》,时有文稿发表或获奖。
(图文供稿:刘林坡)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