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井水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1日
【主持人】孙永霞
【上刊诗人】李树长青,汗牛,李良英,吴会茹,逍遥舟子,彭珍海,书剑斋主,王建,董剑鹏,古月,杨国堂,李芳,邢剑君,张念慈,阎晓文,张增敏,乔安娜,唐朝小雨,张茹兰,赵丽平,刘宝祥,赵章柱,石玉萱,杜海欣,马文斐,王进龙,周雪平,李吉伟,刘海平(高山),张建刚,张洪艳,俎根彩,魏风仙,文龍,甄友军,清猗。

井水
文/李树长青
有信念不跟随河水山外走
留守与众乡亲在一起
接纳月亮也不拒绝星星
游入田畦或走进农家
作为龙从不丢失责任之心
滋润生命中的小小秧苗
甘甜背后的故事曲折
难忘镐锨叮当的艰苦岁月
每一滴都饱含奋斗足迹
隐身换一种方式存在
父亲来浇灌蔬菜葡葡西瓜
母亲以它牵出乡间炊烟
井水
文/汗牛
小小山村里的清亮井水
是山泉地下工作者的聚会
天生丽质,永远不改变
自然清凉,纯洁甘甜
当然,井水不犯河水
从不怕山洪暴虐作祟
井水低调,如遇大旱之年
总是悄声无语,暗通机关
千方百计搜聚众山水脉
为乡亲们救命,痴情不改
井水就是井水,永远要感恩
但更应懂得,吃水不忘打井人
井水
文/李良英
一连几场大雨
古老的槐河又涨水了
带着幼小的孙子
到河边玩
一双笨拙的小手
在沙滩上,挖出不深不浅的坑
河水漫入坑底
孙子兴奋
瞧,我挖的井
有水
了
井水
文/吴会茹
苔痕斑驳的石沿,
盛着整个童年的天。
一桶摇晃的碎星,
是岁月沉淀的甜。
后来高楼截断云彩,
水管代替了井台。
可某个干渴的梦里,
我仍俯身——
打捞那片,
不再回来的湛蓝。
井水
文/逍遥舟子
井水,我没有听错?
你说的是打到活泉,
从地缝渗出来的井水?
见惯了自来水、瓶装水,
以及茶、酒、饮料等各种各样的人造水,
唯独井水,像传说中的神话、梦乡里的仙境。
井水,你说的是夏天割麦子的时候,
喉咙像着了火,身体像流干了汗的干瘪老丝瓜。
于是叉着井壁下到水平面,惊走青蛙、拂开蝌蚪,
捧起的那一掬清凉、甜味、纯净的井水?
那是地球母亲的乳汁,
是天下子民的源泉。
现代人离源头太远了,
像藤蔓儿顶上那个干瘪的丝瓜。
井水
文/彭珍海
石砌围栏里幽居着
时光的守陵人,一汪
收容雨滴与密语的清镜
辘轳转动,吊起陶罐
与碎落的晨光
涟漪荡开,网住古老的村庄
正午烈焰穿刺时
它吐出凉意,像母亲
为灼伤的世界敷下良药
当星群坠入幽暗
多少漂泊的船,仍被
这根脐带牵绊
它始终在低处默默誊写——
用儿时记忆中苔痕斑驳的井台
和亘古不变的凝望
井水
文/书剑斋主
这满口清澈的话语
需要多少把镢头
才能深挖到源头
一桶一桶将《论语》打捞上来
每滴字都含着星辰
它们滑过喉咙
种进血液以及筋骨
有人埋头磨剑
有人捧起落日
在掌心一再淘洗
直到井台辘轳上
开满霜花
井水
文/王建
姥姥的家门口有一眼井
每天街坊四邻来汲水
水桶磕碰着井沿
汲上来
透明折叠的天空
吊一兜瓜果入井
瓜果吸饱井水的凉气
老枣树下,小木桌上
就能品尝大夏天难得的清凉
空荡荡的子夜
辘轳静静的垂着井绳
打捞井水浸湿的碎银般的月光
几十年过去
辘轳、井、井水都成了记忆
井水
文/董剑鹏
生活里有数不尽的酸甜苦辣涩
让时光变得苦辣,让岁月变得酸涩
快乐逃逸,少了幸福
井水是地心奉献的清纯佳酿
你付出一串涩涩的汗滴,转动辘轳
——清凉甘净的井水就从底下升上来
倒一杯,一饮
冲走喉咙里的五味杂陈
分解梗阻,打通了奔向心肺的路
一个诗意般的舒畅就潮水般不断涌来!
井水
文/古月
井水无疑也是一种语言,让井台边的我们掌握了。在尘世里
生活。相爱的人一起牵手走着,筑巢,繁育,吃着
井水。从顽皮少年到华发满头,小村记得的,井水也记得。
有多少过去的东西留到现在。矿泉水一再刷新着我们对
井水的记忆。水,近了。井,却远了。起伏的、干净的井水,
它是我童年里就像波动的大海,曾托起内心里无数个
被世俗牵挂的执念。有的很轻,有的很重。
一滴雨落向黄昏,悄无声息。我仍看见在笨槐树枝头,
在将沉的的暮色里,它细小、晶莹的,多像我认识的井水。
井和井水正在慢慢消失,小村正在慢慢矮下去,我们这些
真正吃过井水的人,也正在慢慢老去。
井水
文/杨国堂
当年的井水
在心里刻下年轮
一圈比一圈深
如今清凉的滋味
早已封存
只剩几颗湿漉漉的星辰
和那年不小心
掉进去未说完的
半截乡音
井水
文/李芳
年轮在清澈中
一圈圈晕开
甘洌中揉满
回忆
知了重复着问询
从井深处拉上来的半块西瓜
是否冰凉
咕咚咕咚
一气喝下去的一瓢水
是否清甜
滚圆的小肚皮
来不及应答
顺着玩伴的喊声
瞬时
不见了影踪
再次露面,会顶着
一张小花脸
在祖母的絮叨中
把头伸进脸盆
凉飕飕的井水,一下子
洗回孩儿面
远了,童年
消失了,水井
只是,奶奶的呼喊
时常
出现在梦中
井水
文/邢剑君
今天经过一条河
忽然想起那句老话
井水不犯河水
连忙把刚喝进肚的一口井水
用手抚了一下
家乡的井水太甜了
甚至走过多少里路
口里的还留有家乡味道
又想起背井离乡这个词汇
在异乡,我忽然变得多愁善感
老家,那口老井
又一次像一条多情的鱼
在心底溅起浪花
井水
文/张念慈
比起江河湖海
她更偏向于安静
默默地奉献着甘泉
从不叽喳炫耀
比起喧闹的城市
她更喜欢乡村的味道
她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目睹了时代的巨大变迁
比起浮躁的时代躁动的心
她更喜欢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让她历经沧海的神情更加坦然
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晴空万里
亦或血雨腥风
井水
文/阎晓文
没有河水的奔流呼喊
没有海水的巨浪波澜
只默默地睁大泉眼
把取水的水桶灌满
没有什么放浪形骸的奢望
也没有什么奔向大海的宏愿
只守住这地心深处的清澈甘冽
不辜负挖井人的企盼
牢牢记住那句俗语
井水不犯河水
只知道清清白白的奉献
井水
文/张增敏
是大地的乳汁
带着母亲的温度汩汩流出
井水在地底下数着岁月
汇总季节的冷暖
历史的天空在阴晴间转换
井水依旧不急不缓
沉默地看着岁月的变迁
养育着一方生灵
井水在儿女的身体中注入生命的密码
那是独属于这方水土的密码
儿女们无论走到哪里
都会接收到这密码的深深呼唤
年节时分
故乡的井水流进梦想
回家 回家
倾听着井水流出的声音
血管里的血液在顷刻间沸腾
心底被一种情愫紧紧地裹挟着
那水 那月 那故乡
井水
文/乔安娜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可曾经清澈甘甜的井水
随着自来水和河水的流淌
水井已失去往日的神采
曾经的井水是乡村的脐带
浇灌着农人们的心田
有了井水就有了希望
心中的涟漪就会荡漾
水井已成了历史的故事
它们从来不过问谁是凿井人
井水也如古诗词
留注在了人们心间
井水
文/唐朝小雨
难怪青蛙又犹豫不决了
它听见越来越多的脚步声
从诗和远方返回了乡下
天还是那么小,那么蓝,那么迷人
每个十五,发薪水一样,照例给它发一个圆圆的月亮
井水
文/张茹兰
最终还是干涸了
最终还是
不见了
悄悄隐进以往的岁月
叫停了那些
曾经滋养我们的生活
同牛马的叫声
还有虫鸣狗吠一起
呼啦啦
藏到了另一个世界
只留下了古老的寂寞
胡乱地滋长着
一不小心就触动了
隐秘的疑惑
转眼
又被繁华
淹没
井水
文/赵丽平
绳痕勒进木柄的年轮时
你正把月光泡得发胀
苔藓在井壁缝里清凉
井台石板 被脚印磨成哑琴
每道裂纹都盛满风霜
桶底晃悠的星子
是大地没嚼碎的秘密
日复一日 上上下下碰响
整个地下江湖的沉默
而绳始终绷着
一头系着人间的烟火
一头拴着深不见底的
日子的密码
井水
文/刘宝祥
宁愿相信井水是一枚动词
落笔,童年便在井水里荡漾、清晰
从家到井台很近
恰似童年所有的时光
又像此刻的心与故乡的距离
扁担、水桶和大缸,还有家里挑水的人
已被光阴带走,定格成
某个时代的符号
后来,井水浅了、浑了
我也离开了被劳作压弯了腰的家
偶尔回乡,亦看不到井的踪影
但大雨过后,从井口溢出的清泉
还有,夏天从井里打上来透着凉意
喝几口沁入心脾。一直浮现
流动的事物总有令人怀念的细节
此时,已感觉喉咙里弥漫着
井水的味道,湿润了风干的记忆
井水
文/赵章柱
柏油路通向村庄
自来水自在地欢唱
当年的水井丢弃一旁
先人为了打井寻水
曾经是血流汗淌
有人刻下感恩不忘的字样
想阿Q先祖史册辉煌
其中传承下的不朽精神
就是让鲁大师头痛的健忘
井水
文/石玉萱
过去的井水很浅
大人小孩站在井边就能
照见自己的影子
如今
井水越来越深
深不见底
多像现代人的人心啊
深不可测
因种种原因
嫌贫爱富喜新厌旧阶级差别等等
夫妻不能生活在一起
就另起灶台
经常吃几眼井的水
井水
文/杜海欣
石栏砌出时代的缩影
古井唱着童年的歌谣
带着从前的记忆
成了村里最后的守候者
经历了太多历史的变迁
选择淡泊和宁静
依旧清冽甘甜的泉水
牵绊着游子的心
那辘轳女人和井的故事
被现实收入画卷
曾像青蛙一样仰望蓝天
也把浩瀚星辰散落人间
只希望用淳朴的热情
滋润一份梦想
打开勇敢者的心田
井水
文/马文斐
在老槐树的荫庇下
村中那口井
幽深得像藏着岁月
那是大地的深念
井水里漂着童年的眼睛
清澈得能映出云的踪影
圈圈涟漪是时光的指纹
记录着懵懂纯真的心愿
辘轳上绳子一圈圈缠绕
把日子编成古老的歌谣
吱呀声中生活在继续
水桶起落打捞心舒意满
喊回家吃饭的乳名
在井口的上空回荡
那声音是亲人手中的线
无论走多远都把你牵
如今那口井已消失不见
像被岁月擦去的标点
可心中那汩清冽的井水
总会翻起记忆的波澜
井水
文/王进龙
桶绳在井轱辘上磨出包浆
每圈转动都带着铁锈的喘息
水面晃着半截云影
接住瓦檐滴下的星子
在深处,攒成不眨眼的灯
自来水总在管道里发脾气
用 Meter 计量着匆忙
而这口井从不看水表
它把月亮泡得发涨
让蝉鸣在井底结网
捞起些被遗忘的清凉
当电闸跳开的瞬间
所有水龙头都哑了
只有井绳还在摇晃
像大地的脐带
连着那些没被标价的
湿润的心跳
井水
文/周雪平
一口井能养活一村人
排队打水是过去的一道风景
如今,已成为历史
而今,村子里的剪影
逐渐成熟
科学用水打开了生活的源泉
晨昏有光
幸福有度
一代一代人的故事延续着
乡情里多了挂念
再谈井水
完全是对天地的敬畏
对生命的珍惜
对自然给予的感恩
井水
文/李吉伟
桶在辘轳和井绳的缠绕下
把清澈透亮的井水提起
葫芦瓢舀起喝下拔凉的瞬间
仿佛乳汁般那么柔滑细腻
几粒糖精融入其中
贫困的日子瞬间比蜜还甜
井壁上布满扎入的根
比古稀老人鬓角的发丝
井水变得浑浊苦涩
就跟站在门口的游子
喝一口井水比泪水还咸
味道比苦瓜还苦
井水
文/刘海平(高山)
经过漫长黑暗的等待
总会有重见天日那一天
因为有用
所以才会被开发挖掘
因为有源头
所以会取之不竭
因为无污染
所以才会清澈甘甜
井水好吃
但别忘了挖井人
这是做人的起码良心
井水
文/张建刚
总怀念小时候的井水
伏天里打一桶新鲜凉水上来
舀一瓢,咕咚咕咚一气喝下去半瓢
那真叫解气
见过一次挖新井。几个小伙子
只穿一条短裤衩,轮番下去挖
一直挖到几十米深,露出白沙
冒出新鲜净水即可
来到城里几十年了。那些挖井人
连同他们的名字,一起消失在我的记忆中
拧开水龙头,只觉得水来得便宜
体会不到挖井人的艰辛
据说现在又吃上南水北调的水了
每天在都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穿梭
很难听到吃一方河水,吃一口井水
长大,渗透到骨子里的乡音了
井水
文/张洪艳
故乡家门口的一口井
真的是全村的宝贝
就是这口井
在那个年代排队提水这道靓丽的风景是真事
都说一口井能养活一村人
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就是这口井
在当时被称作是全村唯一一口能做一桌好豆腐的深井水
全村共有五六口井
其它的井水都不能把豆腐做成
唯独北街的这口井
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村里人都管这口井叫神水井
可是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
它已成为了历史
虽然现在很难吃上这口井的井水
但它已经是渗透到骨子里的乡音了
仍然很怀念它
记得小时候
尤其是夏天天气热的时候
我们会到里提一桶水
这水清凉甘甜
舀上一瓢咕咚咕咚喝上几口
真是凉快到心底
或者在一个小盆里再倒上一点食醋
既解渴又消暑比喝上一瓶饮料还痛快呢
这口井也是村子里的剪影
在心里也是一种乡牵挂
曾经的井水
寄托了几代人的乡愁
是对生命的寄托
对大自然给予的馈赠
井水
文/俎根彩
我是一面镜子
被大地囚禁
我见过被辘轳锈蚀的黄昏
听过吊桶打捞童谣的声音
我看见落叶、残阳和月光
都曾被古井吞进
而我吐出的永远是
完整的天空
井水
文/魏风仙
曾经被父亲一担一担挑回来 倒进水缸
母亲 用它清洗简单朴素的岁月
用它熬煮清淡有味的人间烟火
我也曾经一次次在井水中打捞月亮
一次次寻找那只青蛙的影子
童年 在井水的浇灌中 清凉甜蜜
如今 那口井还在
扁担已经变形 水桶已经生锈腐烂
驼背的父亲再也挑不动一担井水
井水平静下来
再也溅不起一丝涟漪
井边杂草丛生 野花朵朵
自来水总有一股怪怪的味道
纯净水过滤得太干净了
就像低度酒 喝着没劲儿
每一次回家
爬在井沿看井水的时候
心里总是泛起一丝苦涩的乡愁
井水
文/文龍
一汪地下的千年孤独
守着全村的甘冽生活
洁身自好的本性清澈见底
泪眼婆娑地凝神沉默
听惯了来时脚步匆匆
急不可耐挣开辘轳的链索
像个光棍摇绳晃桶至上而下
自顾自舀满了便宜就溜之大吉
无奈的涟漪开始发散
多么期待汩汩地奔跑一番
与河水约定了相互不犯
吱吱的扁担一遍遍停到缸边
垒砌的青石冲刷得滑光如泥
缝隙的青苔一茬茬微花迭起
掏心掏肺地侍奉烟火接续
终成了不能忘却的乡音点滴
夜深的时候周遭静寂
潮湿的壁上落几声叮咚细语
敞开深邃的波光粼粼
多情地把一轮弯月揽进梦里
井水
文/甄友军
那年冬天,娘终于打翻了水桶
在井台摔了一跤,生下了我
我喝的第一口,也许就是井水
由此也成就了奶奶的絮絮叨叨——
“是个好生,好养活的孩子”
从小跟着娘后面
跟着她的一根扁担两只水桶
从井台到家里,从家里又到井台
跟着她晃晃悠悠,如同日子和心情
走着走着——
娘,变成了驼背
我,挤进了城市
光影交织过,灯红酒绿过
啤酒饮料,可劲儿地造过
最初那口井水的甘甜,始终独一无二
舌尖上的那种感觉,终生相伴
正因为无法替代,所以永不迷失
井水
文/清猗
最早的晨曦,落在
井台,乡村睁大了瞳孔
农家的女人,挑着扁担
歪歪扭扭地走着
烟火已经升起
少年时,学校曾经有个辘轳
咬着牙,学会了使用铁摇把
拎上井水,洗洗涮涮桶身的粥渣
……
如今,月亮丢失了
这面铜镜
那晃呀晃的青春
山深闻鹧鸪
一去不复返
据说,异国的游子
行囊要带一小瓶井水
若是水土不服,呕吐
煎了家乡水,便是药引子
萤火的微光,照进儿时
回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