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暮年悠怀
暮岁远浮名,悠然居梓乡。
情迷田园趣,意醉墨书香。
春观新芽嫩,夏览翠蔓芳。
秋篱绽金黄,冬菀披银装。
雅友轩下坐,同沸碧螺汤。
笑谈销永夜,清吟绕画梁。
同敲枰上子,共研谱里方。
汉界论今古,楚河话兴亡。
信步烟霞里,风色逐眸长。
繁花堆锦绣,翠岫映波光。
欹枕松涛中,低吟兴未央。
幽篁摇清韵,飞瀑落华章。
伫目眺远岱,心共白云翔。
万里山河秀,一身风月苍。
挥毫彰丰华,泼墨绘沧桑。
笔底惊雷起,眉间浩气扬。
素弦流仙籁,绿蚁浮炎凉。
一曲凝沉浮,千杯映雪霜。
古刹觅清寂,梵音萦耳旁。
檀烟明妙谛,莲花悟无常。
中霄瞻斗宿,遐思鹤岁长。
此际身如羽,醉卧梦亦香。
注释:
1. 梓乡:“悠然居梓乡”,“梓乡”代指故乡,源于古人家屋旁种桑梓,表对故乡眷恋。
2. 碧螺:“同沸碧螺汤”,指碧螺春茶,凸显友人品茶雅趣。
3. 汉界楚河:“汉界论今古,楚河话兴亡”,源于楚汉相争,用于象棋,借下棋谈史。
4. 烟霞:“信步烟霞里”,“烟霞”代表山水,示漫步自然惬意。
5. 幽篁:“幽篁摇清韵”,源于王维诗,指幽深竹林,营造清幽意境。
6. 白云:“心共白云翔”,白云象征自由超脱,表心灵追求。
7. 挥毫泼墨:“挥毫彰丰华”,描绘文人书画创作,展才华感悟。
8. 绿蚁:“绿蚁浮炎凉”,指代新酿米酒,表饮酒感慨。
9. 古刹梵音:“古刹觅清寂”,“古刹”指古寺,“梵音”为诵经声,表寻宁静悟佛法。
10. 斗宿:“中霄瞻斗宿”,“斗宿”即北斗星,古人观星引发遐思 。
二、 暮年壮怀
暮岁志犹昂,闻鸡意飞扬。
临轩怀俊贤,展卷悟兴亡。
深研宋史韵,细品唐风长。
崇慕范公品,钦仰鲁公肠。
沉浮怀君庶,生死忠家邦。
筹谋兴国策,思虑济民纲。
常师曾三省,频效颜四方。
禹惜寸阴促,陶珍分晷忙。
赋今颂善政,忆昔咏康庄。
韵溢江山昌,情殷草木香。
挑灯燃浩志,奋笔著华章。
墨洒风云动,诗成日月彰。
挥剑激浩气,举杯诉忠肠。
长啸惊四海,狂歌震八方。
举目星月灿,遥思山河壮。
图强情无限,逐梦意未央。
矢志破关山,壮心历雪霜。
浩气凌霄汉,赤胆卫家邦。
征程十万里,豪情三千丈。
鞠躬报国尽,青史也留芳。
注释:
1. 闻鸡起舞:典出《晋书·祖逖传》,“鸡鸣意飞扬”化用此典,展现诗人暮年壮志。
2. 以史为鉴:“临轩怀俊贤,展卷悟兴亡”,借回顾历史领悟兴衰,含以史为鉴之意。
3. 先忧后乐:化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沉浮怀君庶,生死忠家邦”表达诗人心系家国百姓。
4. 崇慕范公:“崇慕范公品”,指向范仲淹,表达对其品格的敬仰。
5. 颜公忠肠:“颜公”指颜真卿,“钦仰鲁公肠”表达对其忠义品格敬重。
6. 曾氏三省:源于《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常师曾三省”表以类似自省方式自我提升,也关联曾国藩注重自省。
7. 禹惜寸阴:出自《淮南子·原道训》,“禹惜寸阴迫”表诗人惜时如大禹,渴望有所作为。
8. 陶侃惜时:源于陶侃惜时名言,“陶珍分晷忙”表明诗人珍视分秒欲有所建树。
9. 匡衡车胤:“挑灯燃浩志”使人联想匡衡凿壁、车胤囊萤夜读,体现诗人勤奋怀志。
10. 矢志不渝:“矢志破关山”化用此成语,表达坚定志向克服艰难险阻。
11. 鞠躬尽瘁:化用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鞠躬报国尽”表诗人愿为国家竭尽心力。
暮年心曲,别样风华
——《暮年悠怀》与《暮年壮怀》赏析
观夫《暮年悠怀》与《暮年壮怀》二诗,虽皆为暮年心境之吐露,然其情其境,判若霄壤,各臻其妙,令人感慨系之。
《暮年悠怀》者,尽显老者与世无争、安享闲适之态。起句“暮岁远浮名,悠然居梓乡”,便已点明远离尘世喧嚣,归居故里之悠然心境。自此,诗人以细腻笔触,描绘四季如画之景:“春观新芽嫩,夏览翠蔓芳。秋篱绽金黄,冬菀披银装。”春之新芽鲜嫩,夏之翠蔓芬芳,秋之篱菊金黄,冬之苑囿银装素裹,田园之趣,盎然纸上,尽显自然之美。
友聚之时,“雅友轩下坐,同沸碧螺汤。笑谈销永夜,清吟绕画梁。”轩下围坐,共品碧螺春茶,于笑谈间,长夜悄然流逝;清吟之声,袅袅绕于画梁。此景此情,充满文人雅趣,悠然自适之态,跃然眼前。或弈棋研谱,“同敲枰上子,共研谱里方。汉界论今古,楚河话兴亡。”于棋盘方寸之间,探讨棋谱妙方,纵论古今兴废,足见其心境平和,沉醉于这般恬淡岁月,尽享暮年之闲适悠然,如闲云野鹤,自在逍遥。
反观《暮年壮怀》,则洋溢着老当益壮、壮心不已之豪情。开篇“暮岁志犹昂,闻鸡意飞扬”,借“闻鸡起舞”之典,振聋发聩,尽显暮年壮志未酬、意气风发之态。“临轩怀俊贤,展卷悟兴亡”,诗人临轩思贤,展卷沉思,以史为鉴,胸怀天下,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深研宋史韵,细品唐风长。崇慕范公品,钦仰鲁公肠。”诗人深研唐宋诗词之韵味,体悟古人智慧;对范仲淹、颜真卿高尚品格的崇慕之情,溢于言表,足见其以古贤为楷模的志向。“沉浮怀君庶,生死忠家邦。筹谋兴国策,思虑济民纲。”无论人生境遇沉浮,始终心系家国百姓,欲以谋略兴国安邦,尽显拳拳赤子之心与担当天下的宏伟志向,令人动容。
“常师曾三省,频效颜四方。禹惜寸阴促,陶珍分晷忙。”诗人常以古人自省之法为鉴,珍惜时光,如大禹惜寸阴,陶侃珍分晷,渴望有所作为。“赋今颂善政,忆昔咏康庄。韵溢山河壮,情殷草木香。”以诗词歌颂当下善政,回忆往昔盛世,其情韵洋溢于山河之间,深情寄于草木之上。
“挑灯燃浩志,奋笔著华章。墨洒风云动,诗成日月彰。”挑灯夜战,奋笔疾书,以笔墨书写壮志,其诗章如风云涌动,彰显日月之光华。“挥剑激浩气,举杯诉忠肠。长啸惊四海,狂歌震八方。”挥剑之间,浩气激荡;举杯之际,倾诉忠肠。其长啸狂歌,声惊四海,尽显豪迈之气。
“举目星月灿,遥思山河壮。图强情无限,逐梦意未央。矢志破关山,壮心历雪霜。浩气凌霄汉,赤胆卫家邦。”举目仰望,星月璀璨,遥思山河壮丽,图强逐梦之情,无尽无休。即便关山险阻,雪霜相逼,依然矢志不渝,以浩气凌霄、赤胆忠心捍卫家国。“征程十万里,豪情三千丈。鞠躬报国尽,青史也留芳。”愿踏上万里征程,凭借万丈豪情,鞠躬尽瘁报效国家,留名青史。
《暮年悠怀》如春日柔风,轻拂心田,令人沉醉于田园之静谧、生活之闲适,感悟岁月静好;《暮年壮怀》似夏日惊雷,响彻云霄,使人振奋于壮志之激昂、情怀之壮烈,领略意气风发。二者风格大相径庭,然皆情真意切,或于宁静中见淡泊,或在激昂中显赤诚。《暮年悠怀》以细腻笔触勾勒生活之美,《暮年壮怀》用豪迈言辞抒发报国之志。皆为佳作,各从不同维度,展现暮年人生之丰富与精彩,令人击节赞叹,亦引发对暮年生活与人生价值之深沉思考。
嗟夫,作者岁至暮年,又幸逢盛世。纵未必能建不世之功,立赫赫之名,然以其诗词之高深造诣,家国之诚挚情怀,于历史之长河,亦如明珠熠熠,定能生辉流芳。其情其志,当为后世所颂,激励来者,共襄家国之盛,同展壮志之宏,此诚为诗之,诗之真谛,人之风范也。
作者:刘龙喜,网名(一帆风顺),洛阳市偃师人。中诗协会员,洛作协会员,洛阳古风创作研究会会长,偃师区革命文献收藏馆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