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044

三线厂往事拾零
张长翔
三线厂,曾经历过一段辉煌的岁月,有太多的传奇故事,都早已沉入历史的长河。且容我从时光隧道的深处打捞,拾零起学生时代记忆里与三线厂有关的往事,为“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讴歌,为听从党的指挥、国家的召唤,舍弃繁华城市奔赴大山深处的军工人立传,向纪念三线建设六十周年的庆典献礼!
七十年代初,我在三线厂的“山东省第一机械修配厂”子弟学校上中学。因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有限,所以真不清楚为什么全国大大小小的军工厂都被统称之为“三线厂”?
原来是因为三线厂的位置都是建设在中国的“三线地区”。所谓的三线地区指的是,以预估战争可能波及的范围,以战略纵深地带为依据,在地理上划分为前线、过渡地带和后方。前线称一线、中间地带称二线,后方称三线。
具体来说,三线地区指的是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主要指云、贵、川、陕、甘、宁、青,是大三线区域。大三线厂由国家主导建厂;二线区域的小三线由省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建厂。
三线厂的建设,有许多奇迹。从1964年开始筹划,持续到1980年,贯穿了三个五年计划,倾全国之力投入了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物力,建成了1100多个大中型厂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力上,都大大提升增强了国防力量。
划分在一线地区的山东省,因其中部山区丘陵地带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建厂方针,为应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可能发生的战争,也建成一批小三线厂。最早第一批建成的纯军工产品生产线的是:山东省第一机械修配厂和山东省第二机械修配厂。
而且山东省第一机械修配厂实现了“四个当年”的目标,即当年选址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试制、当年投产。在“四个当年”实践成功例子的带动下,其后如新华、鲁光、前进,光明、红光,红旗,裕华、民丰、东风等一众三线厂,如雨后春笋般在齐鲁大地上落地生根。
因为这两大机械修配厂,地处沂源县土门镇,通常人们管它叫“土门一厂”和“土门二厂”,又简称一厂、二厂。当初为严格保密起见,这些厂分别都有各自的代号,一厂代号976,二厂代号945。
那时,一厂军工人的家书信封上,通信地址最初用的是“山东济南(2)5号邮政信箱”,1973年1月改用为“山东沂源(6)号信箱”。
一厂建在沂源县土门镇以北鲁山之阳的“千人洞”,二厂建在土门镇以南的大山里,两厂中间仅隔一条公路。一厂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二厂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子弹。两厂产品完全配套,人员之间也多存在老乡、亲戚、好友或者联姻关系。
一厂,与所有的三线厂一样,是一个集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于一体独立完整的社会体系。有生产车间,有公共食堂,有运输车队,有职工医院,有公共澡堂,有篮球体育场,有图书室,有办公楼,有职工宿舍,有供应商店,有家属生活区,有托儿所,有子弟学校等。
一厂的主要车间都靠山而建,枪支生产线隐藏在半山腰的山洞里。那个山洞叫“千人洞”,不仅有个好听的名字,还有一段光荣的历史呢!
抗日战争年代,千人洞是八路军山东纵队兵工厂的所在地。1938年9月,该兵工厂由第三支队石匣峪修械所扩建而成。人员组成由附近村庄招收有铁木工专长的人员,再加上抽调来的山东纵队兵工二厂部分技术骨干,共有工人100多人,主要生产刺刀和手榴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再者,由“千人洞”这个名字可想而知,山洞的规模有多大,能容纳多少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厂搬迁后,此洞一带已开发成旅游景点。
一厂里的职工,特别是建厂元老,都是从各大城市工厂中抽调来的又红又专的技术骨干尖子人才。有的来自四川,有的来自上海,有的来自济南,有的来自青岛,有的来自烟台,有的来自德州。大家来自五湖四海,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人好马”才能“上三线”,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所以,一厂第一代军工人的口音汇集各路方言,在大家交谈时,能听到南腔北调,各说各话,却也不影响信息的互相传达与交流。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子弟学校军工二代学生们的口音倒是挺统一。因为一厂的领导层、管理层、技术层包括军代表,以及建厂元老部分职工,多数都是来自省会济南的人,他们都操着一口浓重的济南腔,受此影响,本校的学生们在校时都清一色的说济南话,回到各家各说各的家乡话。
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国营一厂军工人当时的现状,不容置疑,有让非厂矿人员羡慕的八小时工作制,有按月按级别发放的工资,有按岗位分配的定量口粮,有军工二代非农村户口优先招工进国营工厂的优势,农村户口的子女可以接班顶替父辈工作,还有有组织的文体活动,经常放映的电影等等。三线厂,国营大中型企业,曾是天之骄子,没有后顾之忧,曾让军工子弟们引以为傲。
话说当年,从身临其境少年人的视角,还能最直观的看到厂里其他方方面面的情状。
厂里的人员结构,有单身职工,有双职工家庭,又有职工家庭里一方是家属工的。单身职工多数在食堂就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些有多子女的职工家庭,为了节省每月按人按份按粗粮细粮比例分配的供应粮,多数时候以自己立灶做饭为主。
看似平平常常的做饭一事,可不平常。首先一厂的生活饮用水来源稀少,每天只能按三顿做饭时间分三次送水。顾了洗菜做饭就顾不上洗衣服,都是把水接到水缸里备用。再不就是为了节省用水,无论冬夏常常带衣服到山沟小河里去洗。
还有做饭烧柴也存在一定困难,供应的煤炭数量不是很充足,许多人家都去大山里摘松树球、拾干枯的松树枝来做引柴添补。不管你是城市来的,还是平原上长大的,都得学会爬山上大山里去拾柴火,尽快适应山区人家的生存方式。
当时身为学生,自然从学生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事物。曾见过院墙屋墙上各种各样的标语,比如“抓革命,促生产”、“要斗私批修”、“为人民服务”、“备战备荒为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其中一堵矮墙上有一条很另类的标语,写的是“打倒大流氓ⅩⅩⅩ”。其实用现在的眼光看,所谓的“大流氓”,不过是当时他用太浪漫太热烈的恋爱方式,去追求一个太漂亮的女孩而已。
鲁山高耸,峡谷幽长,夜晚呼啸的山风里时常裹挟着狼吼的声音。厂子周边的村子里,还流传着从前被狼叼走过小孩的传说。由此可知鲁迅先生小说《祝福》里,祥林嫂家阿毛的结局并非虚构。
厂区在两山相对的山沟里,听说山头上也曾升起过敌特的信号弹。苏修美帝亡我之狼子野心从没消停过。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唯有枪杆子里面有正义保安全!由此可见,军工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奉献,对军事、对国防、对民心是多么重要,也可以印证三线厂的建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之必要性、重要性!
计划经济时代,一厂的唯一生产任务,就是造枪。枪支的数量,完成的时间,都完全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行。
每需要突击完成一批枪支的生产任务,就会被冠名成什么什么“战役”。比如“孟良崮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等。
而且把完成任务的整个生产过程叫做“拉练”。
拉练,本意是指人民军队的一种野营训练。是指部队离开营房,在长途行军和野营过程中,按照战时要求进行训练。磨炼意志、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士兵体能和战斗力。
一厂的枪支生产”拉练“,可不是野营,也不是把枪支设备等搬到野外加工。而是工人们不分昼夜守在机床旁,两手油污,一身油渍,让上一道工序紧接下一道工序无缝衔接,紧密配合,人歇机不停,加班加点按时按量完成计划安排的任务。也是另一场磨炼意志、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另一种意义上拉练!
前方车间拉练,工人大干苦干加巧干,后方食堂、医务人员全力配合,子弟学校的学生,在假期或“学工、学农、学军”期间也安排齐上阵进车间帮工。
忘记是哪次战役的拉练了,我被安排在千人洞101车间,给师傅们加工成的枪械零部件打磨毛刺。
我跟的师傅名字叫董佳英。董师傅身材娇小灵巧,眉目清秀,说话和蔼,为人亲善。我见她要开哪台机床、要加工哪箱零部件时,都跟一个高个子姓吕的女师傅商量,看来吕师傅很可能是班组长。
同一箱零部件在同一台机床上加工,开始加工第一件时,就用卡尺左量量右量量,及时微调夹具,生怕会因误差出废品。试想这个件多一丝,那个件少一毫,叠加到一起组装成整枪时,可就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了,那还能指哪打哪吗?本来要爆头的,一偏差岂不是击中脚后跟了?
在车间跟班,经常上前半夜的小夜班。我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段无人家居住的山沟。我们班班委会的同学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安排两个同时下班的同学送我一程,以防不测。这份同学情谊,怎不让人涕零感激终生难忘?
枪支生产过程中,每一个零部件、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重要,而总装车间的实弹射击检验才最重要,这是最后一道关卡了。
有一次,我被分配到总装车间帮忙,在验枪岗位压子弹。
实弹射击现场有一条大约二三百米长的全封闭通道,这头一间屋是待验收的枪支和一箱一箱的子弹,那头一间屋是靶子。这一边是持枪射击人,那一边是检靶读靶报靶人。这条通道不仅是闲人免进,就是工作“忙”人平时也都是免进的。因为这是子弹们在里面飞一会的通道啊!随便进去,指定变成筛子。这整个一片地带,明令标注着“工作重地,严禁入内”。
由此可见,这样真枪实弹的岗位,选取射手绝对要任人唯“优”。验枪射手必定要优选技术过硬、品行端正、为人忠诚、思想可信之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我那天去帮工时,见眼前这位不知名的验枪师傅,持枪射击时目光坚定,动作娴熟,英武利索,一身正气,莫不是退伍军人出身?
当我听从安排,上岗准备学习压子弹时,才知道我同学范翠萍一直被安排在这里帮工。不得不说这样的岗位,对于辅助的帮工人员的选择也需要甄别优选呀!
真枪实弹的危险之地,别说不允许有为非作歹念头的人,就是有调皮捣蛋前科的人,也杜绝进入。若不然,可以试想会有怎样的后果。
看看我这位同学的优点,就能测定出选用小帮手的标准,同时也能判断出伯乐识人的眼光。我同学范翠萍在班里不仅长得数一数二的漂亮,还有伶俐的头脑,有眼快手快的灵巧,而且心气平和,沉稳安静,心思纯正,能胜任安排的工作。
感觉我能安排进验枪岗位帮忙,只有心思纯正一条是符合要求的。因为当你面对一箱一箱如此多的子弹时,没有人看管你,也没有人监督你,但你的内心得像银行柜员数钱一样,可以过目过手,但绝不能起贪心,一颗子弹都不能偷拿。若不然,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从贪一分钱开始会毁掉一个人整个的一生!
压子弹的活很简单,就是把一颗一颗子弹推进弹夹,一个弹夹的长度正好可以压入十个子弹,然后排放整齐,以备验枪射手随时取用。
我俩作伴,不停地重复着手上压子弹的动作,并没有人催促我们加速快干,是我俩自己为了增加点趣味,两人比赛,看谁压子弹压的快。结果是每次都是范翠萍手快,我慢半拍。
我俩一边干活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不知怎么一下提到老一辈京剧名家梅兰芳的名字。那时我只知道八个京剧样板戏,只模糊知道梅大师女装旦角扮相,就主观臆断坚持说他是女的。后来知道是自己错了,反倒记住了这茬儿,其他说过什么都忘记了。而且连同学生时代那许多的所见所闻的种种往事,也都碎成随风的浮云,无处寻觅影踪。
三线厂,是时代的产物,往事悠悠,在更迭了六十个春秋之后,渐行渐远,唯有对那段光辉历程的怀念,在三线军工人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2025. 7. 9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