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画家同行 (散文)
作者 崔明钦 (山东)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就要成为耄耋之人。回首以往,自己虽然未曾学写过毛笔书法,也没提笔练习过绘画,但却与书画界结下了不解之缘。能走到这一步,我想这与自己的机遇和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1975年秋季,我作为莱西产芝水库保安全工程指挥部宣传组副组长,与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宣传组组长吴良德和宣传组成员刘玉范等七位同志一起,通过广播和宣传栏,为加高加宽水库大坝的22个民工营的万余民工加油鼓劲。
休息时,刘玉范偶尔还练习画几幅水墨画。当我问他为什么这些画都歪歪扭扭,总给人一种不清爽、不规范的感觉时,他说这就是国画中的大写意,宁简勿繁,宁方勿圆,宁“脏”勿洁。
后来济南著名画家刘宝纯一行来参观产芝水库,临别前要给指挥部画几张小画留作纪念,我看笔墨风格同玉范说的基本一样。以上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国画大写意的艺人。 时隔9年以后的1984年春月,我走马上任莱西县文化局局长,与当地书画界人士有了更多的接触。这一年成立的莱西书画院,县委聘请国画大师崔子范为名誉院长,任命县委顾问初瑞钦为院长,任命我为副院长。
第二年九号台风登陆前,受县委书记桂占山的指派,我带车亲去烟台东山宾馆接崔子范夫妇,冒雨返回直奔青岛八大关,把二老安全交给了提前等候在那里迎接的青岛市委秘书长。这次我很荣幸,一路上围绕如何繁荣文学艺术等问题与崔老畅谈甚欢。
1986年1月,我作为被引进人才调任青岛市黄岛区文化局局长。青岛由于气候好,有崂山、金沙滩等自然景观,全国各地每年来这里观光旅游、开会办展的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很多。仅在黄岛区,我就亲自接待过我国雕塑大师、当代人民艺术家刘开渠,原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长古元,中国著名工笔人物画大师潘洁滋,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权希军,著名歌词作家乔羽,著名画家、湖北省文联主席周韶华,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一闻等。.
1990年秋季,因在青岛协助筹备“全国第十届版画展”,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嘉奖。1991年春季,因在青岛协助筹备中国《美术》杂志社召开“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理论研讨会作出贡献,会议上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王琦的表扬,随后又受到中美协的表彰,还有工作人员动员我填一份表格,拟发展我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将来多写一些美术评论,但我以自己水平还不到,“尚欠火候”为由婉拒了。
1992年夏季,为庆祝青岛市黄岛区与西宁市城北区结为友好区,受黄岛区委、区政府委托,率书画代表团赴西宁市进行文化交流,受到当地政府领导和书画界同仁们的热烈欢迎。在黄岛区工作期间,我还先后被齐鲁书画研究院青岛分校聘为顾问,被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青岛分校聘为校务委员会委员,被黄岛区委任命为青岛油画院院长。
莱西刘玉范先生与我是多年的老同事。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我情同手足的好弟兄,人品好画品也好。他到黄岛游玩曾对我说过,自己有部分作品在台湾高雄展出获得了好评,只是大陆咱家乡这边都不知道。听他说过后,我立即以白沙的名义写成《植根生活沃土 抒写时代情韵》一稿,把高雄展出的信息插进去,很快就在1992年10月15日《青岛日报》副刋版发出。
后来,刘玉范还亲自找我商量,要我出面帮他在青岛市里举办一次个人画展。我愉快地答应下来。于是,我一边联系青岛市群众艺术馆在棧桥迴澜阁登记备案,一边联系黄岛电厂印制请柬,还托人请时任青岛市委副书记、书法家杨在茂为展览题写了“笔歌墨舞”四个大字。
展出时间确定后,我又亲自电话告知一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市画院、各媒体有关领导和专家,并在八大关预订好酒店。同时,我还安排人员把正在青岛休息的北京潘洁滋大师请到现场,为展览增色生辉。由于作品赢人,准备充分,出席人员层级高,所以展览一举成功。
当晚青岛电视台还在新闻频道播发了展出盛况。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投入精力最多的一次为他人举办画展。随后我叮嘱玉范,趁热度回莱西后一定要办一次汇报展,感谢家乡领导和父老乡亲对自己多年的栽培和关爱。玉范照办了,展室设在工会展厅,听说效果极佳。
即墨有位指画家李梓先老先生,因与老伴感情不合,离家出走莱西,一度过上流浪生活,平日爱沾点酒,食宿无规律。为了他人身安全和能规律生活,在老朋友李茂彬的建议下,我把他接到黄岛,给找了一套比较僻静但生活尚方便的房子住下,还购买了宣纸,给了他一些生活费,让他闲来无事时可出去走走看看,多散散心。他情绪很快恢复平静,回家后也喜欢蘸着墨色画指画,找点乐趣。但没想到我二个月后调离黄岛,来到驻烟台的一个农业部直属单位上班。没有我在身边,他只好又回到了莱西。我答应过他,如果他愿意跟我上烟台,等我安顿下来就回去接他。可谁能想到,他回到莱西后,坏习惯重犯。李茂彬给我来电话说,夜里,他手里攥着一个空酒瓶子,倒在大街上再没有醒来……一年后他儿子带来自己厂子生产的衬衫来烟台销售,见面后我把他父亲在黄岛留给我的那一卷指画,原封未动全交给了他。我说: “这是你爸生前留下的指墨,带回家保存起来,好好留着纪念吧。”
我们驻烟台这个单位的名称是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局,主要业务范围是管辖山东、辽宁、河北、天津这三省一市的海洋渔业资源,平日与所在地各部门少有联系。
1999年冬月,青岛和外地几位画界朋友找到我,想在胶东地区选个地方办一次画展。我一时犯了难 : 本人属跨行业调动,已经离开了文化系统,再去搞画展恐有不务正业之嫌。思来想去,后来碍于情面,我还是答应下来选在元旦后的一个周日,在莱西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了“迎新春南北名家五人书画展”。让我没想到的是莱西市委很重视,对下还发了观展通知。市委书记展文良和市里的老领导初瑞钦、李文周、左祥元以及原莱西火车站站长祝端武、画家刘玉范,都来到开幕式主席台,表示祝贺。给我和展览以足够的面子。
在我多年与画家艺术家的交流学习中,我逐渐懂得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类 : 工笔画、写意画和兼工兼写。而写意画中又分为小写意、大写意和超大写意。在我的艺术履历中,我有幸接触过我国大师级大写意画家崔子范、崔玉琢以及郭志光、刘玉范、童和平、包涵、上官超英等。他们的笔墨酣畅淋漓,韵味狂野,让写意成为了中国艺术的灵魂。我一直喜欢大写意。因为“以写意为精神的中国画造型艺术大境界就是省略细节,关注生命的要害,直追形象之外的元神”。 退休后,没了工作压力,也没有别的爱好,除看看书,上上网,偶尔写点文字外,我决定还是“重操旧业”吧,以文会友,与书画为伍,陶冶情操,做高雅艺术的推广者。
于是,我自己先走出去,在我国文化中心北京陆陆续续地待了几年,先后在中央美院、国防大学、琉璃厂、潘家园、高碑店、宋庄、东燕郊等地结交了一批书画艺术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后又带烟台画家了解北京书画市场,促使他们走岀来,多到北京等大都市走走看看,谋求发展。还带湖南画家童和平,烟台画家包涵、曲大成、郝怀连,青岛画家孙盛亮和河南画家吴景晨,分别到烟台、青岛莱西、即墨、黄岛和临沂办展。
所谓请进来,就是把外地有功力的书画家请进来,以召开笔会的形式进行文化交流。同时,把好的和比较好的书画作品舍得花钱买进来,充实自己开办的画廊。
2018年12月2日,我与青岛鼎佑美术馆馆长、归国画家孙盛亮先生联手,在青岛西海岸茶马古道举办了“牡丹飞歌——洛阳名家书画展”。来自济南、烟台和莱西的退休老干部代表赵忠顺、展文良、吴德民、吕敬春、罗玉辉以及青岛西海岸新区统战部副部长兼工商联党组书记陈兆旭、青岛油画院院长陈增慧等共280多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洛阳书法家协会主席王鸣和洛阳市王城书画院院长蔡建春为首的10位书画家,联袂展出的70余幅书画作品,给大家带来了一道别有风味的中原精神大餐。
多年来,我还一直坚守这样一条原则: 每件书画作品都是艺术家辛勤付出的产物,看好了要么付费,要么交换,决不张口讨要,以免欠下一些不必要的人情债。
与书画家交往贵在诚信。在与之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实实在在,为人坦诚,把山东人好的品质和赤诚之心放在第一位。书画家们也愿意把他们的精品力作,以较低的价位卖给我,给我留出较大的运作空间。而青岛、烟台、威海的一些经销朋友们,看我从不把好处占尽,只象征性地多加了一点点费用,也都愿意从我这里拿货。浙江湖州的吴朴老先生,是吴昌硕美术馆顾问,有“江南一支梅”的美称,我十分看好老人家的花鸟和山水画。经朋友介绍,我们只通过电话和书信交流15年,虽然一直未曾见过面,但却成了莫逆之交。每次只要我把需要作品的尺寸、内容和数量提供给他,老先生总会按时给我寄过来,当然所付润笔费我也会如数汇过去,从不拖欠,也不挑刺压价。
书画既是艺术品也是商品。可以赠给亲朋好友收藏欣赏,也能作为商品捐献济困。记得有一年傍晚,省里有位在黄岛某单位挂职的干部与我是文友,他腋下夹一箱罐装青岛啤酒说来我家吃饭。饭菜上桌,几杯啤酒下肚后,他说 : “酒感觉有点多……听说你家有……有一幅×××老先生的画?”我知道他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赶紧朝他点了点头,用手指了一下大衣厨顶端 : “在上边呢。”说完我很快起身把一捆三、四幅混在一起的书画卷轴拿下来伸开给他看,他一下子便把那幅署有我名字的佳作青蛙图卷起来,只简单说“归我了”三个字后,就哼着小曲匆匆离开了。
书画还可以扶危济困。2021年12月1日,从陕西秦岭来青岛西海岸打拼20多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杨文闯先生,突发重症,倒在他的出租屋里,冰冷的地板上,高烧,抽搐,昏迷,人事不醒……当我看到大众报业·半岛新闻上的报道《汇爱成海点燃生命火炬》和《为作家杨文闯老师大病筹款义卖》的消息后,我立即转发到朋友圈和有关好友,很快在工作地烟台和莱西两地文学艺术圈上演了一曲爱的凑鸣曲。除现金外,我首先把我最喜欢的名画《五虎图》捐了出来,寓意虎虎生威。烟台书画家郝怀连、包涵、曲大成、迟志邦等也在连夜创作,不肯消停。莱西宝葫芦雕刻传承人周强一和画家程国宝牵头,仅三天时间就筹集了莱西30多位爱心书画家捐赠的作品52幅和一对精制宝葫芦,由莱西书画家协会秘书长解英芹女士等开专车直送黄岛拍卖现场。莱西战德惠女士还一次捐出2000元现金。书画家们为抢救一位素不相识作家的生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疫情以来,受大环境影响,现在全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经营有些惨淡。我们一定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坚守文化自信,为文学艺术大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注;图一、作者,崔明钦 。图二、莱西画家 ,刘玉范。图三、中国著名画家,崔子范。图四、作者 (右一) 与我国雕塑大师、人民艺术家 刘开渠。图五、作者 (左一) 与中央美院院长 古元。图七、作者 (右二) 陪莱西李文周、程绍国 、李茂彬 ,李士宽 等一行在烟台海滨。图八、作者 (左一) 陪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高小岩,在黄岛区艺术交流现场。图九、上海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刘一闻,受邀来黄岛区作艺术交流。图十、作者 (左一)和办公室主任 (右一)与湖北省文联主席周韶华 (中)在一起。图十一、自左至右,依次是:祝端武、作者、展文良、刘玉范、初瑞钦、左祥元、李文周(发言者),出席迎新春南北名家五人书画展。图十二、作者(左三)陪同青岛市委副书记杨在茂 (左一) 、黄岛区委书记王奎珍(左二),青岛市文化局局长 管允琪 (左四) ,在黄岛区画展现场。图十三、在西宁市城北区欢迎青岛市黄岛区书画代表团的青海美术馆前。作者 (中) 作答谢词。图十四、作者 (左一)和刘玉范等莱西书画家在崔子范美术馆包涵画展现场。图十五。作者在青岛西海岸举办的‘牡丹飞歌一一洛阳名家书画展″开幕式上致词。图十六、我国著名山水画家童和平先生的大八尺竖作,悬挂在作者的画廊里。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崔明钦,青岛市莱西人。曾任青岛市莱西县和黄岛区文化局局长、青岛油画院院长、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局处长兼《中国渔政》期刋总编,艺术简历入编《莱西市志》《青岛年鉴》《齐鲁剧坛群星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等典籍。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