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秋收起义的钢铁烙印
胡冬初
安源的山岚在暮色中流淌
萍水河舔舐着岁月的疤痕
站在拔地而起的“秋收起义纪念碑”
顶天立地的造型里
似可触摸到钢铁烙印
——那是1927年深秋的霹雳
在花岗岩基座上惊鸿震颤
那时的安源煤矿
蒸汽机车喷吐的黑烟
在山谷飘荡
谁曾想,
这个称为“工运摇篮”的湘赣边陲小镇
竟会将改变世界的星火点燃
夜色中
毛泽东走下吐烟喷雾的火车
布鞋沾满煤屑
他在傲然屹立的矿工农友身上
看到了比金子更珍贵的光芒
那些曾经蜷缩的身影
在血雨腥风中撑起一片蓝天
工农武装云集安源
攥紧的铁拳充满力量
历史将在他们的镰刀斧头下表演
张家湾的会议室灯光驱散黑暗
地图上的红蓝箭头交替演变
毛泽东在微弱的灯光中发布号令
迎来了震天的霹雳和闪电
毛泽东庄严宣布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历史在湘赣边境
翻开波澜壮阔新篇。
修水城头的薄雾里
“镰刀斧头”军旗在晨风中飘扬
卢德铭的驳壳枪擦亮了黎明前黑暗
战士们摘下了军帽上的青天白日帽徽
脖子上的红色飘带更加鲜艳
卢德铭宣示
就任秋收暴动总指挥!
萍乡的土炮撕裂了秋日的天空
突破老关
夺取醴陵
浏阳血战
嘹亮的战歌在新军旗下回旋
修水的军号却在山涧里呜咽
铜鼓旗开得胜
周边强敌环伺
数战连连受挫
浴血奋战数百里
文家市最终点燃了
三路会师的炊烟
里仁学校的窗棂透出灯光
前敌委员会在此激烈争辩
余洒度师长力主“取浏阳直攻长沙”
毛委员建议走向农村山间
卢德铭总指挥审时度势,
握紧了毛委员的英明远见。
山口岩的苍崖犹在听战马的嘶鸣
卢德铭在此浴血奋战
他腰间的怀表已永远定格
——那是中国革命最昂贵的瞬间
年轻将星陨落的地方
长出的精神大树参破云天
宁静的三湾村迎来了工农的队伍
清澈的溪水洗去了官兵们的疲倦
村前的枫树映红了长天
每一片落叶都记载着艰难的整编
共产党“支部建在连上”
“士兵委员会”开创了治军新篇
士兵委员会的旧木桌前
炊事班长第一次有了发言权
"党指挥枪"的轨迹续写新篇
将安源点燃的星火烧成燎原
如今的安源煤矿沉入历史的深处
但那面曾在秋风中猎猎作响的军旗
依然在纪念馆里续写传奇
每当讲解员讲述到安源会议的时候
我总会看见白发苍苍的老者驻足旗前
他们的皱纹里藏着未说完的故事
仿佛那些未及绽放便凋谢的青春
正在时光里缓缓复活
站在秋收起义纪念碑前回望
安源的标杆早已超越了时空
它高举起锋利的镰刀斧头
劈开了旧世界的桎梏
在人民军队的基因里刻下了永恒
在新时代检视这支军队的精神密码
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初心颜色
始终未曾改变
毛泽东在安源灯下勾画图景
他手中的铅笔播撤普罗米修斯的火种
虽只是微弱的火星
却注定要在历史的旷野上
烧出一片新天
当我们
仰望“秋收起义纪念碑”上空的星河
依然能看见那簇源自安源的星火
正以光速飞行
撑起民族复兴的寰宇天穹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