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雪后险情
李洪君
第三天,早晨起床、吃饱妗子做的热热乎乎饭,怀里揣上妗子给李衡准备好的两个热热乎乎大饼子。上路一看,路上白白的,下了一层小雪,有两、三毫米厚。没有风,薄薄的雪,匀匀的铺在路面上、大地上、房顶上。脚下,有时感觉有点滑。
我们三人还是在前两天的那个山岗上。李衡装好车,因为怕滑,在车的后面又多坠了一根、共3根木头。吃完带在身上的干粮,增加点能量。都是在装好车,要往回走的时候,把带在身上的干粮吃掉。
这一天,李衡的车在最下坡,所以下山就打头了。李衡说:“赵大伯、陈叔叔,您再过来给我检查一下。”他俩过来看了看,抓住煞车绳子一晃,整个车子都晃,看车后的坠着的3根木头,也都捆扎的挺好。他俩说:
“挺好!今天路滑,小心点。”
李衡说:“我在前头,别挡路,我先走吧。”
他俩说:“一定要小心。”
李衡说:“好的。”
他俩就往坡上的自己的车子走去,李衡就钻进车辕子起车。两手抓住车把,右肩膀扛住右边的车辕子慢慢的启动车,加小心的踏稳了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走了有7米、8米的距离,一只脚没踏牢,脚底下一滑,就再也留不住了,再也抗不住车子了,车子由慢而快,像是要飞了起来。心想:“坏了。”但没有慌,在努力的自救,李衡想改变车子的车道,想把车子慢慢地横过来,所以,左脚一着地,李衡就用力一蹬,车子就向右偏离一点。可是,后面还坠着3根4米长的大木头,一下又把车子给拉直了,即便是这样,李衡还是在努力着,只要左脚一着地,就用力一蹬,把整个的身子的力量全部用上,把车子向右摆,作用不大,是后面3根木头的作用太大了,李衡还是在努力着,跑了几十米,车子还是向右偏离了多半个车道。车子越跑越快,简直是百米冲刺,李衡抓紧车辕子,车子推着李衡飞。就听:“咣”得一声,车子嘎然向左侧翻过去,骤然停在了那儿。
这时,李衡听到车后赵大伯、陈叔叔喊着、叫着追了过来。他俩来到李衡跟前,李衡两手还紧抓着车辕子,身子架在车辕子中间。他俩把李衡架出来,摸摸这儿、摸摸那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问李衡:
“没事吧?”
李衡机械说:“没事。”其实整个情绪还在紧张当中。
赵大伯说:“还没事,你捡了条命!”
李衡慢慢醒过来了。到右边一看,是一个大树桩子救了李衡,这个树桩子高有60公分,截面直径有近40公分,李衡心里默默地感谢着这棵大树桩子。山里人有个规矩,树桩子是山神爷的供桌子,是不能乱坐的,休息时你可以坐在倒木上,但不能坐在树桩子上。再一看,右车轮子往山上跑了有六、七米远,心想:这是多大的力量啊,创断了直径四、五公分的钢铁的车轴,又往山上跑了这么远。再一看那一车木头,还是一个的侧躺在那儿。
赵大伯说:“小李子,你真的捡了一条命,还毫发未损。你的车子捆扎的好,如果煞不结实,车上的木头闯过来,你也别想活了。”
李衡说:“谢谢赵大伯、陈叔叔!”
他俩帮着卸了车,把木头扔到一边,把他们的车拉过来,装上李衡的车排和车脚,李衡帮着他俩推着车往回走。
赵大伯给李衡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他说:“前年(1970年),我上山拉原木,来回的路上有一片近200米的冰排,坡度不大,也是这一天下了一点小雪。冰上本来就滑,有层小雪就更滑了。我也是一步没走好,车子就跑起来了,脚下没跟,越跑越快,我没办法,就把两腿往前一伸,把车把压到冰上,由它推着向前滑,推着滑了100多米,一直到冰排的尽头才停了下来。”
陈叔叔给说:“这个活是很危险的,去年的时候,有一对夫妇上山拉原木,回来的路上,路太窄,女人在一边推车,车翻了,女人当场就砸死了,男人的胳膊被车辕子打断了。”
他俩都说:“上山拉原木出事故的很多,要处处小心。”
李衡说:“谢谢你俩了,我也是小心又小心了,就是一步没踏牢。以后我会更加注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