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的庭院(三)——压水井
张荣
老家庭院的链子树下,有一个压水井在那儿蹲坐着。井身应该是钢铁的,铁杵一米长,两边用榆木棍外包并延长1米,这样压起水来省劲。
什么时候打的井我记不清了,只模糊的记得那年夏天,几位叔叔光着膀子,有铁索链子,有圆溜溜的管子,还有白细管一直是大管套小管,稀水泥一点点被抽上来,叔叔们不断往下送水,直到一管清水被抽上来,欢腾的笑声洒满庭院。
中华传统美德一直刻在每个中国人中,我在村里上的小学,下午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家长压水,攥着木杆压水,一声声“呲呲“皮子与井筒摩擦声,“吱呀,吱呀”榆木杆子与铁杵碰撞声,“咕嘟咕嘟”的清水流进铁桶,在一桶一桶倒进厨房的缸里,从小我就非常勤劳,经常受到爸妈和邻居的夸奖,心里总有些小小的得意。
那一天,天气闷热,我放学回家,放下书包,跑到水井旁,拿起用葫芦做的勺子舀水倒入压水井开始引水,不知啥原因,一直压,不上水,木杆一直崩的挺紧,我一松手,绑木杆的铁丝“啪”地断了,木杆“啪”一下掉下,直接打到我的额头中央,疼是瞬间炸开的,眼泪没忍住滚下来,慢慢的头顶肿起个圆滚滚的包,爸妈急忙跑来,伴着哭声我在妈的怀里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我醒来,就听到院子里叮叮当当,原来爸爸把那根木杆换了模样,铁丝换成了锃亮的钢丝,缠得结结实实,杆头还裹着层层棉套子,摸上去软乎乎的。
邻居大娘、婶子把我当成了病号,给我送来了鸡蛋,我当时感觉挺羞的。住了几天头上的包下去了,我放学后继续每天压水,压水杆挺舒服,那压水井的声音也变成了悠扬的曲子。
随着生活的变迁,压水井历经电机抽水,现在都成了自来水。手压水在老家的庭院走完了它的里程。不过,压水井处爸爸用蜡封住井眼,在周围用洋灰磨了一个地槽,上面用洋灰板压住,保存了“遗址”,在庭院成为了历史的回忆。

张荣,文学爱好者,热爱生活,记录生活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