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江夏区文化路中学
支持单位:江夏区妇联
省朗协语言研究与实践基地
江夏区文化馆
作者:化雪老诗
诵读:白丽羽 张慧敏 胡玥瑶
音乐合成:江丽芳 编辑:杨建松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忠州(今四川忠县)船工秦老大之妻生下了一个妹儿,夫妻俩仍旧视若明珠,取名“亦珍”。七岁那年秦老大正准备把一双儿女送到岸上启蒙,让他们多少认两个字,没想到自己染上了霍乱,两腿一蹬再也没有醒来。三年后长子也连病带饿,一头栽倒在老妹儿(母亲)的怀里;母亲一口气没上来,竟然也随着儿子去了,可怜还未满10岁的亦珍一夜之间就成了孤儿。桡(ráo)胡子(船霸)一看有机可乘,便想强抢她做童养媳,多亏父亲的两个结拜兄弟偷偷载出了她,秘密地逃到了汉口,放在一家织袜作坊做了童工。
由于常遭坊主毒打,12岁那年实在看不下去的义叔又托人将他介绍到中外大药房学徒。生性不笨的她视店为家,不仅很快学会了烹饪、浆洗,还谙熟了许多药品属性、价格与采购途径,为了收集更多信息,她常常过江,到武昌,甚至远赴金口、纸坊了解行情。店主钟繁堂非常喜欢这丫头,不仅收她做了义女,还为他改名“仪贞”,有时也作“义贞”。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干爷将他许配给了药店伙计杜酉康。清宣统二年(1910年),为了扩展业务,钟繁堂让他们前往兰州,租用道升巷69号开了一家“兰州中外大药房”,杜酉康主内,管理药房的经营;秦仪贞主外,承担到兰州、西安、汉口、上海等地的药品采购,从此这位精明的钟家义女渐成享誉一方的“女汉子”。
1925年10月,共产党员钱崝泉(名振标,字崝泉)与宣侠父受李大钊选派,随冯玉祥的国民军二师西征到达兰州。他们在军内军外广泛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并于同年年底组建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这是兰州地区的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因为交往频繁,在相互了解不断加深后,翌年即由钱崝泉、王陶介绍,秦仪贞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甘肃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她家也成了中共甘肃特支的秘密据点。
1927年2月,钱崝泉被军法处逮捕。秦仪贞四处奔走,并最终通过刘伯坚同志才将他营救出来。由于秦仪贞不识字,无法进入省委担任领导,所以共产党员陈宗涛出任国民党甘肃省妇女部长后,力举秦仪贞做了她的助手。秦仪贞也的确身体力行,并在经济上给予了她许多无私的帮助。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冯玉祥也“礼送”共产党员出境,兰州的局势一夜之间急转直下。在此危急关头,党组织决定全体同志“灰色隐蔽”。铁胆女侠秦仪贞为了转移已经暴露了身份的同志,筹措了大批经费并以采购药品为名,于11月22日晚将谈仲瑜、王陶、王友章、张一悟等一行人化装成商人,带领他们分乘4辆骡车离开了兰州,让党组织避免了一次大的损失。
1928年初,为营救已被上海巡捕房逮捕的钱崝泉,秦仪贞又辗转到达上海,经过近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花了大把银钱,甚至准备60多人的队伍武装劫法场,可终没成功,在江阴领导工农起义的“红色司令”还是壮烈牺牲了,这让秦仪贞十分痛苦。在江阴县城西门外能家村的青山脚下埋葬了烈士后,她将身上的300块钱全部留给了烈士的母亲,而这些钱在当时可以买到9000多斤大米。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进攻上海,上海各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了义勇军、运输队、救护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抗战,秦仪贞不计生死,变卖了在上海所置的全部家产并捐给了十九路军。德胜皮鞋店是她负责的地下联络站,被日本军机炸毁后,侥幸未死的她迁居到同孚路长风里23号,继续秘密为党工作。党中央迁离上海后,她仍然留沪,而此时她所带的购药款早已为革命和接济同志全部花完。连年的奔波,加上生活的清苦,让她的血崩病复发了,早先生活优裕的她此时境况却十分凄惨,而正在此时兰州中外大药房也因一直没有得到药品补充,还二次被流氓抢劫即将趋于倒闭,心急如焚的丈夫杜酉康数次函电催她回兰。 1934年秋,她不得不抱病结束了在沪7年艰难曲折的战斗生活返回甘肃。为了在兰州继续坚持革命活动,她途经西安时从“老德记”药房特地赊了一批药材,回家后一边经营一边设法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1938年,经甘肃工委领导决定,秦仪贞与刚刚出狱的张一悟建立单线联系,在兰州地区开展革命宣传,从此,她又走到了革命前线。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党中央在兰州设立了八路军驻甘办事处。那时,党的许多重要领导同志往返苏联时都要途经兰州且住在办事处。秦仪贞全力协助“八办”积极开展接待、服务、安全保障等工作。那段时间包括刘亚楼、谢觉哉等高级干部,不仅受过秦仪贞的接待,还得到过她许多无私的资助。一名被敌人安排在办事处附近,监视我党的活动“钉鞋匠”,甚至在秦仪贞潜心开导后自动解除了监视,只向敌特报告“没发现特别情况”。
1966年4月20日,秦仪贞病逝于兰州,中共甘肃省委送来了挽联:
为革命四十年来历尽艰苦,
忠于党不畏艰险坚贞不屈。
作者:化雪老诗,中学教师,江夏文化学人。
诵读:白丽羽,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现在武汉市江夏区文化馆实习。 诵读:张慧敏,江夏区文化路中学语文教师,在校期间,工作认真,关爱学生,担任学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长,获得过教学能手奖。
诵读:胡玥瑶,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她热爱阅读,热爱写作,并在2025年江夏区“最美家书”征集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此外,她还在学校担任学习部干事,获得过校“三好学生”“优胜学生”等荣誉称号。
音频合成:江丽芳,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年级年级组长,优秀教师,江夏区百优班主任,区“新长征突击手”,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劳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2024年荣获“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荣誉称号。《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铁马豪歌平台三年阅读录逾两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