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编】扈建新 王秀芳 李志疆 李丽
【主编】李永玲
【出题】王秀芳
【推送】诗艺天空 都市头条
2025年7月7日
出句:书窗映竹含清气(文心)
对句:
1. 卧榻横云远俗尘(仰望星空)
2. 墨韵闻梅带若兰(杨兰英)
3. 沃野衔霞绘绮晖(喀秋莎)
4. 荷叶凌波涤浊尘(陈湘勇)
5. 墨笔题诗颂晚情(高海峰)
6. 墨笔描梅润雅风(沐浴)
7. 砚石磨云落古香(燕子)
8. 柳岸抚琴吟古风(佳音)
9. 陋室弹琴送妙音(刘景兴)
10. 几案横琴吟古风(惜缘)
11. 玉案题诗寄远情(竹风)
12. 墨海浮梅泛冷香(听雨)
13. 琴案临松散雅音(倚澜凭风)
14. 墨笔描荷润翠云(优雅芳菲)
15. 画室凝香带逸情(讷言敏行)
16. 画苑留松散古香(忆往昔)
17. 几案临梅溢暗香(沉默羔羊)
18. 月榭听风畅旷怀(户向发)
19. 莲叶凝珠荡绿波(李世杰 )
20. 冷月衔花带远香(细雨如烟)
21. 墨案生云带古香(磊硌)

2025年7月8日
钟题:“心·意”鹤膝格
1.仰望星空
独坐高山心伴雁;
闲观流水意随云。
2.喀秋莎
风舒野陌心驰远;
月映晴滩意逐宽。
3杨兰英
行云远岫心神悦;
流水近林意趣悠。
4.马秀艳
三更月冷心平静;
半卷经残意念深。
5.高海峰
鹊桥喜会心相印;
葡架藏童意窃听。
6.讷言敏行
波摇碧水心悠畅;
日映青荷意静闲。
7.陈湘勇
凭栏顿觉心尘净;
把酒高歌意气生。
8.忆往昔
穿行旷野心幽静;
漫步新城意等闲。
9.倚澜凭风
月临寒水心如镜;
风过空山意似弦。
10.听雨
荒山一洗心空净;
冷露微凝意悄然。
11.户向发
蟾光朗照心如水;
玉管轻吹意若虹。
12.沐浴
莲池静坐心神爽;
竹径徜徉意境幽。
13.刘景兴
天清气朗心恬淡;
柳绿花红意粲然。
14. 文心
松窗闲卧心尘净;
梅坞徐行意趣深。
15.竹风
写怀学海心情好;
放眼家山意绪多。
16.磊硌
修到藕花心寂静;
言如兰蕙意芬芳。
17.细雨如烟
闲山远坐心随雁;
寸水急行意逐风。
18.李丽
山光水月心思远;
竹韵诗风意境深。
19. 优雅芳菲
山涵翠色心如醉;
水荡清荷意若痴。
20.李世杰
鸿雁冲天心向往;
苍松抗雪意坚强。
21.李永玲
同窗数载心相印;
蝴蝶一双意互通。(梁祝)
22.惜缘
尘世随缘心自在;
繁华过目意阑珊。

2025年7月9-11日
盛夏时节,荷香四溢。请诗友们以夏日荷花为意象,围绕其风姿、品格之神韵填写一首词作。题目自拟,可颂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风骨,亦可借荷抒怀。限词牌《如梦令》或者《一剪梅》。每位诗友限投一到两首。
1.如梦令•雨后赏荷
文/仰望星空
难抵蛙声游说。漫步荷塘休憩。碧盖滚瑶珠,粉面半遮妩媚。陶醉。陶醉。锦鲤吞花炫技。
2.如梦令•咏荷
文/杨兰英
出水芙蓉俊秀。一展粉红净透。风动满池香,莲叶接天舒袖。君宥。君宥。明月相携白昼。
3.如梦令•咏莲
文/马秀艳
赤夏浮香流碧。粉靥绣裳凝湿。风起濯清涟,忽见玉魂冰魄。冰魄。冰魄。划破一池玄迹。
4.如梦令•荷花
文/竹风
入夏蕾苞犹箭。映日叶茎如伞。何惧暑尘侵,无改绿香红绽。尤羡。尤羡。风节几多诗赞。
5.如梦令•新荷礼赞
文/汪海成
霞染镜塘初晓。露点胭脂尤妙。谁破淤泥来?捧出赤心皎皎。知了。知了。新夏清音长绕。
6.如梦令•赏荷
文/高海峰
秀颖绿浮池半。繁茂生机沿岸。映日俏芬芳,红粉白黄花冠。烂漫。烂漫。游客纷纭咏赞。
7.如梦令•东湖观荷
文/陈湘勇
夏水芙蕖灼面,翠盖娇花低颤。宛是洛神姿。潋滟凌波清婉。高绾,高绾,窈窕芳华擎盏。
8.如梦令•荷魂
文/李丽
粉郁凌波翘首。碧叶芙蓉含釉。玉骨秀蓬头,污出清高芳透。知否。知否。雅洁抒怀晓骤。
9..如梦令•荷
文/靳贵法
谁道江南独好。姿影津门争俏。今古爱清莲,因只恨亭亭少。烟袅。烟袅。欲与琼池仙岛。
10.如梦令•青莲
文/沐浴
端坐瑶池碧灿。仙子芙蓉清婉。竹露洁身正,不染污泥自勉。莲绽。廉绽。君子风襟永赞。
11.如梦令•荷花
文/忆往昔
夏日碧波凉意。池上粉红娇丽。水暗影重重,风过满庭香气。莲戏。莲戏。花叶舞飞芳季。
12.如梦令•夏光偏爱
文/倚澜凭风
碧叶凌波如盖。金蕊半垂羞待。瓣寄玉盘间,风拂暗香轻睐。休怪。休怪。恰是夏光偏爱。
13.如梦令•清风荷影
文/细雨如烟
碧盖参差高举。摇落晓风暮雨。更有玉芝来,踏破淤泥无数。如炬。如炬。玉骨丹心寰宇。
14.如梦令•散步万亩荷塘
文/刘景兴
万亩池塘停步。碧叶连天消暑。迎面晚风来,恬淡荷香随处。回顾。回顾。几朵红莲真趣。
15.一剪梅•南疆夏日赏荷
文/磊 硌
赤日熔金灼芰荷。碧伞摇风,红靥凌波。
沙尘难染素心幽,根扎银泥,香透清涡。
玉节冰魂照孔河。立影苍茫,笑对嵯峨。
谁将西域作江南?一曲胡杨,万顷婆娑。
16.一剪梅•雨后观荷
文/仰望星空
翠盖擎珠靓碧塘。蜓也飞翔,鹭也飞翔。
芙蓉出水试新装,云羡飘香,风羡飘香。
根植污泥沐艳阳。叶不迷茫,蕊不迷茫。
冰肌玉骨梦悠扬,诗韵留芳,画韵留芳。
17.一剪梅•夏荷
文/高海峰
水面平铺绿叶中。生机盎然,娇艳花红。
翠枝摇曳万般情,出处污泥,成长莲蓬。
洁茂傲生攀向空。快乐由衷,不惧狂风。
入诗自古圣人贤,美在平凡,晓誉苍穹。
18.一剪梅 •荷韵夏情
文/讷言敏行
溽暑莲湖暑气调。翠盖轻摇,玉靥含娇。
污泥未染质如瑶,风舞仙腰,香逐兰桡。
借荷抒怀意韵迢。不慕繁华,独抱清寥。
濂溪遗韵自逍遥,思逐云飘,心寄鸿霄。
19.一剪梅•荷
文/文心
池面风来送晚凉。粉靥初匀,绿盖初张。
蜻蜓点水立中央,影落清波,香散横塘。
雨后红衣湿未妨。露缀玲珑,珠泻琳琅。
月明移棹过莲塘,花底鸳鸯,叶底鸳鸯。
20.一剪梅•咏荷
文/李丽
鲤荡清枝绕粉娘。动感疏狂,静默疏狂。
芙蓉点绣韵萍乡,素雅含羞,巧影回廊。
碧叶盈天入梦香,污浊离身,玉洁冰芳。
诗风画卷8韵文章,乐谱馨倡,曲咏莲塘。
21一剪梅•荷
文/优雅芳菲
翠盖层层拥碧流。粉靥盈盈,香慢亭洲。
蜻蜓点乱水中云,风过田田,惊起沙鸥。
不与群芳斗艳稠 。独抱冰心,静对沉浮。
污泥未染玉肌清,留得残红,犹待鸣秋。
22.一剪梅•枯荷掠影
文/喀秋莎
枯梗擎霜立浅滩。断叶承珠,瘦影摇寒。
曾随夏雨绽红妆,今褪铅华,犹抱清欢。
不向东风乞暖还。独对斜阳,自守苍颜。
冰心未共水云残,留得孤身,听待秋澜。
23.一剪梅•荷
文/户向发
一剪梅·荷
柳色如烟映碧塘。风秀清凉,水秀清凉。
惊鸿对镜舞红裳。花逸芬芳,叶逸芬芳。
素影不须粉黛妆。晴也端庄,雨也端庄。
洁修不受秽尘伤。朝浴霞光,暮浴霞光。
24.一剪梅•咏荷
文/惜缘
倩影婷婷着秀装。翠臂冰魂,傲骨芬芳。
微风摇曳舞翩跹。花也清香,叶也清香。
高洁情操谱玉章。不染尘泥,尽享韶光。
浮生如梦莫思量。颂又何妨,贬又何妨。
25.一剪梅•荷颂
文/倚澜凭风
绿伞千层曵碧流。粉靥微掩,玉露轻悠。
暑光漫染暗香浮,凫鹭惊飞,鱼戏汀洲。
不与春红竞艳稠。根植泥涂,心向云丘。
冰魂自有月相酬,花谢莲成,清气长留。
26.一剪梅•赏荷
文/陈湘勇
潋滟烟波菡萏娇。翠盖亭亭,红影溪桥。
风来低颤暗馨传,窈窕依依,碧水迢迢。
不染淤泥守寂寥。韵若西施,洁雅清高。
一泓镜水任逍遥。轻棹徜徉,月满深宵。

出句:书窗映竹含清气(文心)
对句:荷叶凌波涤浊尘(陈湘勇)
文心老师的出句:“书窗映竹含清气”,以景语喻情言志,窗前翠竹掩映,既可以是实景描写,又可喻指读书之人当如翠竹般虚心有节。清气既指空气中由竹风摇曳带来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舒爽之清新气息,又暗喻作者有着如竹般的高尚品德及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陈湘勇老师的对句:“荷叶凌波涤浊尘”,承接出句的意境,以荷塘涟漪涤尘与之相对。既写出了夏季荷塘的自然之景致,更寄托着作者超脱俗尘的高洁志向。
上下联意境和谐统一,清新雅致的意象勾勒出文人雅士的精神境界。以竹之清气与荷之高洁相呼应,构成动静相宜的唯美画卷。
此联在动词的运用上尤为精妙,上联“映”,竹影婆娑映窗是光影的交织;下联“凌”,荷叶亭亭凌波是生命的舒展。两个动词让静物产生流动之美。 而上联的“含”与下联的“涤”则是赋予植物以人格化的精神力量。
上下联对仗工稳,“荷叶”对“书窗”是名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结构;“凌波”对“映竹”是动宾结构;“浊尘”对“清气”是形容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结构。格律,词性,词组结构及整体意境皆能工稳对应。共同营造出“居尘出尘”的文人理想。身处尘世而心游世外,在书斋静观中修养心性,于自然野趣里荡涤心灵。此联堪称佳作,欣赏学习了。
此外,高海峰老师的“墨笔题诗颂晚情”,仰望星空老师的“卧榻横云远俗尘”,竹风老师的“玉案题诗寄远情”,户向发老师的“月榭听风畅旷怀”,李世杰老师的“莲叶凝珠荡绿波”等等,都是对仗工稳、意境统一的佳作,一并推荐给诗友们欣赏学习。
赏评:王秀芳,网名,惜缘。
钟题:“心·意”鹤膝格
文心
松窗闲卧心尘净;
梅坞徐行意趣深。
这副“松窗闲卧心尘净;梅坞徐行意趣深”堪称鹤膝格中的典范之作,既严守格律,又意境醇美。
从格式上看,鹤膝格要求“心”“意”分别置于上下联第五字,此联精准贴合——上联“松窗闲卧心尘净”中,“心”恰在第五位,下联“梅坞徐行意趣深”里,“意”也稳稳落在第五字,格律严谨无失。
意境上,联语以“松窗”“梅坞”为骨架,搭建出清雅绝尘的空间。松之苍劲、梅之清逸,皆是文人钟爱的君子意象,暗合高洁品格,托物言志不着痕迹。“闲卧”与“徐行”两个动作,赋予画面灵动气息:窗下安卧的闲适,坞间缓行的悠然,动静相济,勾勒出从容自在的生活姿态。
更妙在“心”“意”的呼应。“心尘净”写抛却俗念后的澄澈,如明镜无垢;“意趣深”表细品风物时的绵长,似余音绕梁。“心尘”对“意趣”,一虚一实,既写心境净化,又表意韵滋生,形成巧妙的情感递进。
全联对仗工稳,“松窗”对“梅坞”、“闲卧”对“徐行”、“心尘净”对“意趣深”,词性、意境一一对应,却无雕琢之感。读来如沐清风,尽显文人雅士于日常中体悟的淡泊与深邃,余味悠长。
赏评:郝清文,网名,龙文。
如梦令·新荷礼赞
文/汪海成
霞染镜塘初晓,露点胭脂尤妙。谁破淤泥来?捧出赤心皎皎。
知了,知了,新夏清音长绕。
夏日的清晨,东方的地平线上太阳初升,霞光透过五彩的云层映照水面,让如镜的池塘色彩斑斓。晶莹的水珠在嫣红的花瓣上闪闪发光,真是一幅惟妙惟俏的画面啊!
小令初起,仅仅用了十二个字,就让读者,尽览了夏日清晨花绽池塘的丰采画面。
接下来两句,“谁破淤泥来?捧出赤心皎皎”。虽无“荷花、莲花”字样,却点出这是一个开满鲜花的荷塘。而“捧出赤心皎皎”是一个双关句,既点明此处是红白莲花共开一塘,又赞杨了莲花内心洁净、清廉的美德。
结尾,又是一组双关语,“知了、知了”既回应了前面“谁破淤泥来”的提问,表明了对荷塘莲花的敬佩心情;又让池塘更加丰采动人。
这首小令,语言精妙,内涵丰富,荐与大家共赏。
赏评:扈建新,网名,星河船夫。
一剪梅·枯荷不败
文/喀秋莎
枯梗擎霜立浅滩,断叶承珠,瘦影摇寒。曾随夏雨绽红妆,今褪铅华,犹抱清欢。
不向东风乞暖还,独对斜阳,自守苍颜。冰心未共水云残,留得枯荷,听尽秋澜。
这首《一剪梅•枯荷不败》以枯荷为意象,借景抒情,既描绘了残荷的萧瑟之态,又赋予其坚韧不屈的品格,字里行间透着清逸与风骨,赏评如下:
上阕开篇“枯梗擎霜立浅滩”,一个“擎”字赋予枯荷以力量感,即便枯梗也如擎举寒霜般挺立,瞬间勾勒出残荷不屈的姿态。“断叶承珠,瘦影摇寒”则细化形态:残破的荷叶承载着水珠(或霜露),纤细的身影在寒风中摇曳,萧瑟中藏着细腻的生机。
下阕“独对斜阳,自守苍颜”以斜阳为背景,残荷不与百花争春,独自守着苍老的容颜,画面苍凉却透着孤高,将枯荷的“守”刻画得入木三分。
词中多处运用对比,凸显枯荷的品格:“曾随夏雨绽红妆”与“今褪铅华”对比,昔日映日荷花的艳丽与如今褪去繁华的素净形成反差,却在“犹抱清欢”中见出通透——不恋过往荣光,安然接纳当下的朴素。
“不向东风乞暖还”更是以决绝的态度,拒绝向春风(象征世俗的暖意与追捧)低头,选择“自守苍颜”,借枯荷的“不乞”“独守”,暗喻不媚时、守本心的人格追求。
结句“留得枯荷,听尽秋澜”堪称点睛之笔。李商隐有“留得残荷听雨声”,此处化用为“听尽秋澜”,“秋澜”既指秋日的波澜(风雨、水波),也暗含岁月的沧桑。枯荷不仅留存自身,更以坚韧的姿态“听尽”世间起伏,将个体的坚守与天地的流转相连接,意境阔大而含蓄,余味无穷。
整首词以枯荷为喻,不写衰败写风骨,于萧瑟中见精神,读来既有画面的清冷之美,又有品格的傲然之气,是托物言志的佳作。
赏评:武瑞娥,网名,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