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八首·论婚姻中灵与物
其一:立论
姻缘岂是独攀藤?灵肉相谐始可凭。
米粟无存巢易覆,心灯若灭路难征。
朱门宴冷金镶箸,蓬户春温瓦煮冰。
莫效饥鸱争腐鼠,清辉共沐月为凭。
注:首联破题,否定单向依附(攀藤),强调“灵肉相谐”。颔联分述物质基础(米粟)与精神纽带(心灯)缺一不可。颈联对比:富家无爱(宴冷)不如贫户有情(春温)。尾联斥责如鸱鸟争腐鼠般的纯物质婚姻(饥鸱),倡导以明月般清辉(精神)为共同凭依。
其二:斥兽行
铜臭熏心兽性彰,锦屏但作市廛场。
量珠聘女如沽彘,按揭囚身似锁缰。
衾枕唯闻钱帛语,晨昏不见笑眸扬。
皮囊纵裹绫罗缎,一具行尸卧绣床。
注:聚焦纯物质婚姻的“兽性”。首联直斥其将婚姻异化为市场(市廛场)。颔联以“沽彘”(买猪)喻买卖婚姻,“按揭锁缰”讽为房所困。颈联写同床异梦:只谈钱(钱帛语),无温情(笑眸扬)。尾联“行尸卧绣床”作结,触目惊心。
其三:警虚妄
凌空楼阁倚云寒,耻论油盐谓俗酸。
饿腹强吟风月句,破窑空画牡丹团。
情衰每怨炊烟断,巢覆方悲梁柱单。
莫道清高能饱世,春蚕作茧自缚欢。
注:批判完全忽视物质的“虚妄”。首联喻其婚姻如空中楼阁,鄙视生活必需(油盐)。颔联“饿腹吟风月”、“破窑画牡丹”写其脱离实际的苍白。颈联写无物质支撑终致情衰巢覆。尾联点明此“清高”实为作茧自缚。
其四:衡之道
天平两端细酌斟,米盐经纬结同心。
添薪共守寒窑暖,剪烛同参贝叶深。
有瓦遮头堪种玉,无金炫目自鸣琴。
人间烟火神仙侣,半是桑麻半是琛。
注: 阐述平衡之道。首联以“天平”喻需谨慎权衡。颔联“添薪守窑”言共担物质,“剪烛参经”指共享精神。颈联“有瓦种玉”谓基础之上可培育美好(玉),“无金鸣琴”言精神富足自有雅趣。尾联“桑麻”(物质劳作)与“琛”(精神珍宝)并重,方为神仙侣。
其五:金丝叹
雀跃枝头入锦笼,朱丝系足困玲珑。
晨妆对镜簪犹重,夜宴偎人酒却空。
厩马焉知原上草?金钗长泣月中桐。
樊篱光艳千重锁,不及柴门自在风。
注:以“金丝雀”视角写物质牢笼。首联“锦笼”、“朱丝”喻华丽束缚。颔联“簪重”显物质负担,“酒空”指精神空虚。颈联“厩马”不识自由(原上草),“金钗”独对孤寂(月中桐)。尾联点破樊笼不及贫贱自在。
其六:荆钗志
荆钗布裙立风清,陋室春深燕语轻。
汲水担柴肩并影,栽兰读易月同檠。
朱门客笑寒酸甚,白首君知淡泊荣。
莫羡珊瑚妆宝髻,灵台长守玉壶冰。
注:赞清贫中精神富足。首联“荆钗布裙”显朴素,“燕语轻”喻和谐。颔联“担柴汲水”共担物质,“栽兰读易”共享精神。颈联“朱门客笑”对比“白首君知”,凸显知己可贵。尾联“灵台玉壶冰”喻精神高洁,远胜物质妆饰(珊瑚髻)。
其七:和鸣境
柴门笑抚无弦瑟,瓦灶能调百味羹。
露润园蔬青入馔,风翻书页玉生声。
偶逢困顿相携暖,淡看浮华互砥清。
石髓松肪真富贵,云襟月魄证前盟。
注:描绘理想婚姻境界。首联“无弦瑟”化用陶渊明,喻精神雅趣,“百味羹”指平凡生活之甘美。颔联“青蔬入馔”实写,“玉生声”虚写读书之乐。颈联写共度困厄(相携暖)、共拒浮华(互砥清)。尾联“石髓松肪”(山野清供)喻真富贵,“云襟月魄”指精神高洁如初盟。
其八:证菩提
并蒂莲根扎浊泥,出尘花叶映虹霓。
米盐琐碎涵禅味,琴瑟谐和悟道蹊。
沧海舟同观世相,蓬窗影共课儿题。
灵台物役原无碍,风雨人间共一樽!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