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十首
其一:饿殍道
千里焦禾蔽野尘,官仓鼠饱廪如新。
树皮剥尽形如魅,草籽刨空指带鳞。
易子而炊烟袅起,拾颅作冢骨嶙峋。
文明薄纸风撕破,饿眼幽幽泛绿磷。
注: 全景开篇。首联“焦禾”与“官仓新”对比埋祸根。颔联“剥树皮”、“刨草籽”写求生之惨烈(形如魅、指带鳞)。颈联“易子炊”、“拾颅冢”直击人性崩塌(兽牙初露)。尾联点题:文明如纸破,饿眼如兽瞳(绿磷)。
其二:慈母裂
襁中幼子息如丝,乳竭形枯泪已涸。
忽见邻翁烹鼠肉,骤伸鹰爪夺残锅。
昔曾佛殿香三炷,今啖腥膻笑一涡。
莫怪娘亲成厉鬼,饥肠绞碎圣贤歌。
注:聚焦母爱异化。首联幼子濒死(息如丝)、母泪已干(泪涸)。颔联“烹鼠肉”诱出兽性,“鹰爪夺锅”撕碎人伦。颈联昔今对比:昔日拜佛,今啖腥笑。尾联“绞碎圣贤歌”喻礼教彻底崩塌。
其三:观音土
庙前争掘白泥尘,老妪喃喃拜土神。
“此物观音曾点化,食之三日可通真。”
腹膨似鼓青筋暴,肠结如石秽血喷。
黄土未登极乐界,新坟已伴旧泥盆。
注:写荒诞求生法。首联饥民掘观音土(白泥尘),寄望神迹(拜土神)。颔联老妪自欺(“可通真”)。颈联“腹膨”、“肠结”写土噬人惨状。尾联“新坟伴泥盆”是绝望讽刺——土未通神,反送人命。
其四:人市泪
城门暗立草标身,插鬓枯蒿价自陈。
“十岁女童三斗粟,半残老父两升麸。”
牙郎冷拨算珠响,买主狞捏骨肉匀。
忽忆昔年闺训日,《女诫》篇篇焚作薪。
注:人肉市场。首联“草标身”自售,“枯蒿价”触目。颔联具体“标价”(女童、老父),数字冰冷。颈联“牙郎算珠”、“买主捏骨”如牲口交易。尾联忆《女诫》焚薪,文明教化灰飞烟灭。
其五:易子夜
柴扉紧闭语嘤嘤,两户爹娘换肉羹。
稚子未知身是俎,犹呼邻伯笑盈盈。
釜中翻滚亲儿肉,窗外飘摇招魄旌。
一勺分盛肝胆裂,月光照见齿间猩。
注:易子而食细节。首联“换肉羹”定悲剧基调。颔联“稚子笑盈盈”反衬残酷。颈联“釜煮亲儿”、“窗外招魂”撕裂感至极。尾联“分羹肝胆裂”写父母之痛,“齿间猩”直露兽牙。
其六:犬争尸
荒郊新毙未寒躯,野犬奔来眼赤朱。
老叟挥柴驱未退,反遭群啮指骨枯。
昔年护院摇尾兽,今日噬主裂睛魈。
人畜何分饕餮宴?残阳满地血模糊。
注:人畜争尸。首联“犬眼赤朱”显兽性。颔联“叟驱犬反被啮”,人不如兽。颈联昔“护院兽”今“噬主魈”,关系颠倒。尾联“人畜难分饕餮宴”,文明秩序彻底瓦解。
其七:劫官粟
百具枯骸聚若蝗,锈锄为戟向官仓。
守军箭透饥民腹,饿殍尸填壕堑霜。
夺得陈粮半袋粟,笑烹人腿一锅汤。
血炊饱啖高歌起:“吾亦天王坐庙堂!”
注: 暴力求生。首联“枯骸聚蝗”写暴动。颔联“箭透腹”、“尸填壕”血腥镇压。颈联“夺粟”后“烹人腿”,兽性彻底释放。尾联“血炊高歌”癫狂自称天王,讽刺文明外衣尽碎。
其八:佛堂腥
古寺金身蛛网垂,沙弥早毙佛龛西。
香客忽涌如潮至,争抢蒲团煮作糜。
经卷撕开燃灶火,木鱼劈碎炖残肢。
罗汉低眉观鼎沸,腥烟缭绕上菩提。
注: 宗教场所崩塌。首联寺庙荒芜(蛛网垂、沙弥毙)。颔联“抢蒲团煮糜”亵渎圣地。颈联“焚经卷”、“炖残肢”摧毁精神象征。尾联“罗汉观鼎沸”、“腥烟绕菩提”,神圣彻底被兽欲污染。
其九:食尸者
月下刨坟利爪忙,新棺未腐散脂香。
同村识得衣冠旧,啖肉何妨手足长?
饱腹归家妻笑问:“今宵肉味可鲜芳?”
油灯照见唇边血,犹带坟头黄土浆。
注:食尸者心理异化。首联“刨坟爪忙”如野兽。颔联“识衣冠”仍啖“手足”,伦理湮灭。颈联“妻笑问鲜芳”,日常对话衬极度恐怖。尾联“唇边血带黄土浆”,画面窒息。
其十:文明冢
史书万卷颂仁章,饿殍堆边字字荒。
圣庙阶前蹲溺便,贤祠梁上挂人肠。
饥寒剥尽绫罗缎,剩有獠牙白似霜。
莫道衣冠藏礼乐,兽笼一启即修罗场!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