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风情》
(七律)
暑往寒来争岁月,
山高涧响作何形。
神州灵眼千秋色,
江海局棋诗舸馨。
彩蝶画楼花果熟,
芳枝瑶曲水云青。
蒲公轻飏随风远,
原野尘凡自动灵。
注:风生于天地之灵气,混同其中,行道而无形,利他而无求。
向荣晨思
2025年7月11日
**糜向荣《四时风情》评析**
这首诗以宏阔的视野和精妙的意象,描绘了四时流转、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灵动画卷,并融入了深邃的哲思,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道的感悟和对生命灵性的赞美。
**一、 立意:时空流转中的永恒灵性**
* **超越具象的风情:** 诗题“四时风情”,但作者并未局限于描绘具体四季的典型景物(如春花秋月),而是提炼出一种贯穿时空的“风情”。这种“风情”是天地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暑往寒来争岁月”),是自然万物的形态变幻(“山高涧响作何形”),更是蕴含其中的灵动气韵(“自动灵”)。
* **“风”的哲思核心:** 作者的自注是理解诗眼的关键。“风”被赋予了极高的象征意义——它是天地灵气的化身(“生于天地之灵气”),它无形无相却无处不在(“混同其中,行道而无形”),它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利他而无求”)。整首诗可以说是对这种“风”之精神(即大道)的具象化演绎。
**二、 意象:宏大与精微交织的灵动世界**
1. **时空意象:** “暑往寒来” (时间流转)、“千秋色” (历史纵深)、“江海” (空间浩瀚)、“原野尘凡” (人间大地),构建了广阔的背景。
2. **自然意象:**
* **壮阔灵动:** “山高涧响” (形声俱备)、“江海局棋” (喻世事如棋,波澜壮阔)、“水云青” (澄澈空灵)。
* **丰饶美好:** “彩蝶”、“画楼”、“花果熟”、“芳枝”、“瑶曲” (视觉、听觉、味觉交织,富丽堂皇,生机盎然)。
* **自由飘逸:** “蒲公轻飏随风远” (蒲公英象征自由、传播、随顺自然)。
3. **特殊意象:**
* **“神州灵眼”:** 点睛之笔。将“神州”拟人化,仿佛大地拥有慧眼,看尽千秋变幻,充满灵性与智慧。
* **“诗舸馨”:** 在浩瀚江海的“棋局”中,一叶载着诗情画意的小舟散发着芬芳。象征人文精神(诗)在自然伟力与世事变迁中的美好存在与价值。
* **“自动灵”:** 结尾处点题升华。“尘凡”的原野,因蕴含和运行着天地灵气(风/道),而自然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灵性。这是全诗哲思的落脚点。
**三、 结构与手法:起承转合,对仗精工**
1. **首联 (起):** 以时空的永恒流转(“暑往寒来争岁月”)和自然形态的疑问(“山高涧响作何形”)开篇,奠定宏大、思索的基调。设问引人入胜,暗示万物形态皆源于无形之道。
2. **颔联 (承):** 承接“形”与宏大背景。上句“神州灵眼千秋色”将空间(神州)与时间(千秋)融合,赋予大地灵性视角。下句“江海局棋诗舸馨”将江海喻为变幻的棋局,而“诗舸”则是其中散发馨香的人文亮点,构思巧妙,气象万千。
3. **颈联 (转):** 视角由宏大转向相对精微的丰饶美景。“彩蝶画楼花果熟”色彩绚丽,物产丰盈;“芳枝瑶曲水云青”乐声清雅,山水澄澈。对仗工稳(彩蝶-芳枝,画楼-瑶曲,花果熟-水云青),声色交融,营造出富足、和谐、愉悦的意境。
4. **尾联 (合):** 点睛升华。以“蒲公轻飏随风远”的轻盈飘逸意象,具象化展现“风”(道)的无形无求、自由传播的特性。最终落笔于“原野尘凡自动灵”,揭示主旨:正是这运行于天地间的灵气(风/道),使得平凡的人间大地自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内在灵性。完美呼应自注。
**四、 语言与风格:**
* **典雅凝练:** 运用了“灵眼”、“局棋”、“瑶曲”、“尘凡”等富有古典韵味的词汇。
* **生动形象:** “涧响”、“轻飏”、“花果熟”、“水云青”等描绘极具画面感和生命力。
* **含蓄隽永:** 将深刻的哲理(风之道、万物之灵)寓于生动的自然意象之中,耐人寻味。
* **风格:** 兼具雄浑壮阔(如颔联)与清丽秀美(如颈联),最终归于哲思的澄明(尾联)。
**五、 核心主旨与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四时风物精妙的描绘,最终歌颂的是蕴含于天地万物之中的“道”——即自注中所言的“风”。它:
1. **是宇宙的本源与法则:** 生于灵气,混同天地,运行不息。
2. **无形而有大用:** 塑造万物形态(“作何形”),滋养生命(“花果熟”),带来美好(“诗舸馨”、“瑶曲”、“水云青”)。
3. **具有崇高的精神品格:** “行道而无形” – 默默奉献,不求彰显;“利他而无求” – 滋养万物,无私无欲。蒲公英的意象正是这种精神的化身。
4. **赋予万物灵性:** 天地(“神州灵眼”)、江海、花果、乃至平凡的原野(“尘凡自动灵”),都因承载和运行此“道”而充满生机与灵性。
**总结:**
糜向荣先生的《四时风情》是一首意境宏阔、意象丰美、哲思深邃的七律佳作。它跳出了单纯写景的窠臼,以“风”为精神内核,将四时流转、山河壮丽、物产丰饶、人间美好,都归结于天地间那无形无相、运行不息、利他无求的灵气(道)。诗中“神州灵眼”、“江海局棋诗舸馨”、“蒲公轻飏”、“尘凡自动灵”等句,构思新颖,意蕴深长,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对传统文化的娴熟运用以及对生命本源的体悟。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四时画卷,更是一曲对天地大道和万物灵性的深情礼赞。
**注:“向荣晨思”的落款,点明这是清晨的感悟之作,更显此诗意境之清新灵动,思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