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清晰。昨天晚上还和培亮忆起当年下乡进村那一天的冰雹之灾。 五原的这场冰雹,砸在地上,也砸在了许多人心里。晶莹的冰粒裹着寒意落下时,1968年的秋天,也是这样一个日子,我们进村路上,冰雹就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眼看着田埂上饱满的谷穗被打烂,瓜菜地里半熟的瓜果蔬菜散落一地,老乡们蹲在田埂上,手摸着断了的稻糜,眼泪混着泥水往下淌。那哭声里,是一年血汗付诸东流的疼,是指着庄稼过日子的希望破碎了的沉。
它使我想起,农民的日子,从来和天地绑在一起。春里顶风撒种,夏里冒暑除草,秋里盼着一场好收成,好给孩子交学费,给老人抓药,给家里添件新农具。可一场天灾下来,那些弯腰弓背侍弄出来的希望,可能就被风卷了,被雨打了,被冰雹砸得七零八落。
但老乡们的眼泪里,从来不止有委屈。当年那场冰雹过后,第二天一早,我就看见他们扛着锄头下地了。把断了的秸秆清掉,看看有没有还能抢救的果实,盘算着补种点生长期短的作物。有人说:“地还在,人还在,就有盼头。”那双手,昨天还在抹泪,今天就又插进了泥土里。
如今再看这土地上的人,我想还是这样。冰雹过后,朋友圈里都是农户们清理瓜园、检查农田的照片。有人说“今年损失大,但明年还得种”,有人在评论区互相打气“咱们搭把手,帮着抢收点还能要的”。这就是农民。给我们播种生的希望的人。他像地里的野草,看着柔弱,根却扎得深,风里雨里,总能再冒出绿芽来。
我们常说“粒粒皆辛苦”,可比起心疼粮食,更该心疼的是种粮人。他们播种的不只是庄稼,是一家人的生计,是烟火人间的底气,更是一个国家稳稳的根基。多给他们一份关注,一点支持,或许是在灾害时搭把手,或许是在平常日子里珍惜每粒米——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汗水有人看见,自己的坚守有人懂得。
毕竟,土地不会辜负认真对待它的人,而我们,也不该辜负那些守着土地的人。
写此文时思诸万千。但写毕心情却久久平静不下来。写文总得有个题目吧。叫什么好喔?就叫《冰雹里的守望和力量》
一一2025.7.11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