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耆年人生感怀
蒙世清(云南昭通)
驹隙惊年,鸿泥印雪,再再指幽燕。任星霜点鬓,心如赤子;风尘磨镜,志在韦编。桃李扶疏,梓楠培护,二载关工未卸鞍。长安道,正熔霞淬晚,铸我苍颜。
平生几换征鞍,笑蚁梦槐安终作烟。忆柴桑种秫,元丰酒熟;雪堂酹月,坡老舟还。鹤唳辽天,星垂蓟树,九陌风雷掌上观。重斟取,又京城出差,与李同看。





这首《沁园春·耆年人生感怀》以深沉的人生感慨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蒙世清对晚年生活的思考与回忆。以下是对该词的解析:
1. 上阕:人生感慨与晚年志趣
“驹隙惊年,鸿泥印雪”:开篇以“白驹过隙”和“雪泥鸿爪”两个典故,表达对时光飞逝、人生足迹的感慨。“驹隙”喻时间流逝之快,“鸿泥印雪”则化用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暗含对过往经历的追忆。
“星霜点鬓,心如赤子”:虽鬓发斑白(星霜点鬓),但内心仍如赤子般纯净,展现作者不老的精神状态。
“桃李扶疏,梓楠培护”:以“桃李”“梓楠”喻指培养人才,体现作者晚年仍致力于教育或社会公益(“关工”可能指关心下一代工作),两年未卸责。
“熔霞淬晚,铸我苍颜”:晚霞如熔炉般淬炼出苍老的容颜,意象壮美,暗喻晚年仍积极面对生活。
2. 下阕:回忆与超脱
“平生几换征鞍”:回顾一生奔波,如多次更换马鞍的征途。“蚁梦槐安”典出《南柯太守传》,笑叹功名富贵如蚁穴幻梦,终成云烟。
“柴桑种秫”“雪堂酹月”:借用陶渊明(柴桑种秫酿酒)和苏轼(雪堂赏月、赤壁泛舟)的典故,表达对隐逸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雅士风骨的追慕。
“鹤唳辽天,星垂蓟树”:以“鹤唳”喻高洁志向,“星垂”展壮阔之景,暗含对人生境界的升华。
“九陌风雷掌上观”:将世间风云变幻(九陌风雷)视作掌上观物,体现超然物外的豁达。
末句“与李同看”:可能指与友人李公同游或共赏京城风光,以平淡收尾,却暗含知交相伴的慰藉。
3. 艺术特色
典故密集:全词化用苏轼、陶渊明、南柯梦等多个典故,厚重典雅。
意象交织:驹隙、鸿泥、桃李、鹤唳等意象虚实结合,串联起人生不同阶段。
情感张力:既有“鬓霜赤子”的坚守,也有“蚁梦作烟”的释然,最终归于“风雷掌上观”的从容。
4. 主题
词作通过耄耋之年的回望,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的惊觉、对平生事业的无悔,以及历经沧桑后的旷达。末尾“京城出差”的日常细节,更显“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返璞归真。
全词格律严谨,语言凝练,堪称一首融个人生命史与古典意蕴于一体的晚年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