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骏马★荣耀中华
(八)
庆祝党建丰碑 共谈军旅生涯
陈明生
尊敬的莫园村父老乡亲们、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受段凯书记盛情邀约,今天我来到美丽的莫园村参观学习。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与庄重相聚于此,共同庆祝党的生日,深入学习党中央的八项规定精神。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军旅生涯。
我叫陈明生,是一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老兵,今年60岁了。我出身农民家庭,家境贫寒,文化程度不高。1983年,我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前往广西边防法卡山部队服役。今天看到你们朝气蓬勃的模样,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因为当时我应征入伍时还未满18周岁。
那时候,我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毅然投身到绿色军营之中。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我就深知自己的责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到部队,我们便开始接受战时急训。在新兵连,我学习的是炮兵专业。此后,我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不断掌握战术技能要领,时刻准备着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天空飘着细雨,给即将出征的战士们披上了一层朦胧的战袍。我们,一群满怀热血的新兵与老兵,肩并肩,全副武装,踏上了前往板兰方向的征途。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也有对胜利的渴望。那晚,军首长的战前动员,简短而有力,如同号角,唤醒了我们心中的斗志。一声令下,我们火速前进,目标直指金鸡山。
深夜,当我们踏入阵地,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心跳和呼吸声在耳边回荡。没有片刻迟疑,我们立即投入到了修挖阵地的工作中,猫耳洞成了我们临时的庇护所。时间在紧张与忙碌中悄然流逝,直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我们坚定的脸庞。
五点四十分,随着指挥官的命令,我军步炮齐发,向541高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战士们冲锋陷阵,无所畏惧。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我们终于登上了高地,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那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在这场战斗中,我们消灭了越军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代价是沉重的——十多个战友永远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的生命定格在了最灿烂的年华。
其中,有一位来自衡山县的战友,他参军离家仅21天,就为国捐躯,牺牲时还未满18周岁。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如流星般璀璨,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他是我们当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而我,作为一名刚入伍的新兵,有幸在老兵连代理副班长的职务,负责本班的瞄准手培训。起初,我满心担忧,生怕自己能力不足,辜负了领导的信任。但在领导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接下了这份重任。在战时的三天培训中,我竭尽全力,将所学倾囊相授,最终,我们班在战斗中发挥出色,为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那片硝烟弥漫的法卡山,我经历了人生中最为难忘的一刻。敌人为了动摇我军军心,在地面上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扬声器,每天早晚不定时地进行反面宣传。那声音如同恶魔的低语,企图侵蚀我们的意志。然而,我军岂会轻易屈服?为了打掉这个宣传工具,我们发射了数百发炮弹,却都未能将其摧毁。
面对这样的困境,上级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所在的小班。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一个刚入伍的新兵,我能否完成这项连许多老同志都未能完成的任务呢?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但职责所在,我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挑战。
我深吸一口气,回想起在新兵连学到的技能与技术。我调整炮口,瞄准目标,心中默念着:“一定要成功!”随着一发发炮弹的射出,我终于在第三发时命中了目标。那一刻,敌人的喇叭瞬间成了哑巴,我们的阵地再次回归了宁静。
半小时后,上级领导亲自为我记下了三等战功。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向我招手。第二天,连支部大会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员。指导员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他告诉我:“你从今天起,就是一名合格党员,是全连学习的榜样。”我深知这份荣誉的重量,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当我走上领奖台,胸前的奖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那是激动的泪水,也是自豪的泪水。我面对着五星红旗,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意与热爱。我知道,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血染的风采,那是我作为一名战士的荣耀与骄傲。
更让我难忘的是,84年的春节,大年初一那天晚上,中共中央胡耀邦同志带着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总政歌舞团来到了我们的阵地。他亲笔题词“法卡山英雄山”,并高呼“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人的价值与荣耀。
1985年12月,我们连队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执行一场至关重要的任务——广西龙州科甲攻坚战。彼时,越军正大规模反攻,局势异常紧张。作为主攻连队,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每一刻都紧绷着神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血与火的考验。
战场的艰苦超乎想象。为了隐蔽和安全,全班人员挤在了一个仅3平方米的隐蔽所里,那其实就是一个地道。地道深达3米,上面用整木铺了两层,再覆盖上泥土,形成了一个简陋却有效的防护层。我们紧挨着睡在一起,空间狭小得让人难以转身。墙壁四周不断浸出山泉水,整个洞内湿漉漉的,地下铺着一块棕垫,被子也常常潮湿不堪。即便如此,我们依然穿着厚厚的衣服入睡,只为保留一丝温暖。
战斗的日子里,我们无暇顾及个人卫生。洗脸、洗脚成了奢侈的事情,不是因为我们不讲卫生,而是战场上的条件实在不允许。生活用水紧张,战士们连喝水都困难。我们的水源都是从几公里外统一送来的,严禁个人单独出去找水,以免暴露阵地,给全连带来灭顶之灾。
有一天晚上,我们在山上发现了一个天然水沟,里面有些许积水。大家满心欢喜,想着终于可以洗去一身的疲惫。然而,当我们刚下入水中,却惊恐地发现水里游弋着手指大的蚂蟥。那一刻,恐惧瞬间笼罩了我们,谁也不敢再下去。最后,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用桶子提一点水回来,经过消毒后,再供全班人刷牙用。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我们已整装待发。在狭窄的猫耳洞中,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日夜。这里没有舒适的床铺,没有热腾腾的饭菜,只有无尽的寂静与等待。我们穿着简陋的背心和短裤,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却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时刻准备着迎接战斗的到来。
白天,我们躺在猫耳洞里,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危险,越南特工的威胁如影随形。我们必须时刻目视前方,耳闻四方动静,确保自己的安全。在这样的环境下,时间仿佛变得异常缓慢,每一分钟都如同一年般漫长。而压缩干粮成了我们日常的食物,吃多了,嘴巴都是干巴巴的,甚至开裂。
夜晚,当星辰点缀夜空,我们开始了新的任务——潜伏哨。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趴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整整一个晚上。有时天气恶劣,雨水打湿了我们的衣衫,但我们依然咬牙坚持着。因为我们是战士,我们的职责就是保卫国家,守护人民。在这样的夜晚,我们不仅要提防敌人的射击,还要时刻警惕毒蛇的侵袭。然而,即使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我们也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
在战场上,我们分分秒秒都面临着生命危险。但正是这份危险,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懂得团结与协作的重要性。我们彼此信任,彼此支持,共同面对着一切困难与挑战。每当战斗打响,我们迅速从猫耳洞中冲出,各就各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
战斗之余,我们也会回忆起家乡的美好。那些熟悉的街道、亲切的面孔、温暖的笑容,都成为了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只有打赢了这场战争,才能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战斗中,同志们英勇无畏,我们共同打死了打伤越军五人,但我也因此身负重伤,全身多处炸伤。在200野战医院里,我躺了整整58天,才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条命。
伤愈后,我的事迹被广州军区政治部表彰,刊登在了战士报的头条里,标题是《冲锋在前共产党员班长陈明生》。
党和国家给了我荣誉,也给了我鞭策。几年的部队生活,我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参加了多次战斗,三次荣立战功,获得了一次荣誉称号,并在火线上入党。现在,我是一名六级战残军人。
回想起那些艰苦卓绝的日子,猫耳洞的潮湿、冲锋时的呐喊、战友间的生死相托,都历历在目。在那些日子里,支撑我们的不是恐惧,而是坚定的信念——“国家领土不容侵犯”。这份信念让我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无惧生死。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部队,但那段经历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每当回想起那些日子,我都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党的伟大征程,也更加明白作风建设对党的事业的关键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如同一把利刃,斩断了积弊沉疴,让党的事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八项规定如同一股清风,吹散了党内的不良风气,为共产党人作风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这些规定涵盖了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以及厉行勤俭节约等多个方面,每一项都是对党员干部行为的严格约束,也是对人民群众期待的积极回应。
这些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八项规定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会议不再冗长拖沓,文件不再泛滥成灾,调研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公款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现象得到了有力遏制。这些变化,不仅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也让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八项规定因此成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广泛赞誉。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尽管八项规定已经深入人心,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试图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在公务接待中玩“隐身术”,表面合规、私下超标;有的借培训考察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还有的在办公用品采购、项目审批等环节,暗藏利益输送。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侵蚀了群众的信任,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坚持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要加强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今天,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调研工作中,我们应坚决摒弃“扎堆式”“作秀式”调研,这种浮于表面的做法不仅无法真正了解基层情况,还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相反,我们应多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真正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调研才能真实反映基层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组织与文件管理同样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改进。严格落实“无会周”“合并开会”制度,精简会议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可以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实际工作。同时,严格把控文件质量与数量,坚决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形式主义,确保每一项决策都能得到有效执行。
公务接待方面,我们更应严格遵守接待标准,杜绝超规格、超标准安排。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将节约理念贯穿始终,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尊重,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坚定的信念、过硬的作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记党的宗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并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断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谢谢大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