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菜 小 记
耿志平(甘肃)
自从我在一个镇子买了一块地皮,我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乡下城里两头跑。尤其是可以自己种菜,能够吃上放心的蔬菜,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是古人留下来的农谚,提醒人可以开始播种了。清明已过,雨迟迟不下,盼了一天又一天,看着乌云密布,一阵狂风大作,吹得不见了雨的影子。心里那个着急啊!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没下。隔几天又说有雨,还是没下。老百姓都说天旱了天气预报也不准确了,多有怨言。
眼看四月中旬了,卖菜苗的车整天在路上转悠,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总得栽吧。专家说黄瓜与茄子西红柿不能栽在一起;辣椒和茄子、西红柿不能栽在一起,否则生病。辣椒和西红柿(番茄)从植物学分类上都属于茄科植物,它们不能栽种在一起的主要原因也源于这个“亲戚关系,”共同病虫害风险高,两者都容易感染相似的土传病害和叶部病害。辣椒和番茄种在一起,相当于加剧了茄科作物的连作效应,对两者都不利。将辣椒和番茄种在一起,最大的风险是病虫害相互传播和爆发的概率大大增加,一旦发生,控制难度大,容易造成两败俱伤。其次,它们在生长空间、光照、水分养分需求和根系竞争上也存在矛盾,不利于各自达到最佳生长。这些知识都是我在百度上搜索到的。看来干啥都得讲科学,不能盲目。
以前我根本就不知道蔬菜也有“冤家”,不大的一块地里,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豆角往往见缝插针地种在一起,过不了多久,西红柿刚红就烂掉了,黄瓜生了病,一茬还没结果,叶子就变黄,腐烂。总之,问题层出不穷,我还以为是单方面出了问题,不知道原来它们之间“相克”。
茄子黄瓜辣椒西红柿总算栽好了,但少不了自来水的浇灌,可是,连续的干旱使得乡下和县城轮流停水,城里人生活都成了问题,用自来水浇灌就让人有一种负罪感。但为了吃菜,也只能一边愧疚一边“放纵”。
园子里还缺少绿叶菜,老公种了油麦菜,有人说,天干恐怕出不来苗,让用油菜杆覆盖,再用喷壶浇些水,我一天天看着它的动静,总算出来了,密密麻麻的一片,等稍微大点了,一看,傻眼了,出的菜苗全部是油菜籽,油麦菜一个也没有。有人说油菜苗也可以吃,等大点了,凉拌着吃,谁知一点都不好吃,有点苦,有菜油的那种味道,只好忍痛全部拔掉。
种的玉米和豆角出的零零星星,天终于下了雨,趁着墒情赶紧补种生菜和油麦菜,结果,出的都是生菜,一大片,以后还得给亲戚朋友送了,否则根本吃不完。油麦菜不见踪影,看来种子公司的籽种也不靠谱,真耽误事。幸亏还是绿菜,如果是粮食作物岂不害人不浅,耽误一季的收成。
菜一天天长大了,地里的草几乎盖过了苗,狗尾巴草,灰条,苦苦菜,打碗花密密麻麻,只能有空就拔,稍不留意就把菜拔了(狗尾巴草和新出的玉米苗很像),让人防不胜防,有时还被踩坏了。好不容易拔完了,过不了几天又是一片草,让人看着头疼……
平时买菜嫌贵,自己种了菜,出了力,出了汗水,才知道“粒粒皆辛苦”。凡事没有轻而易举就能享受的。让我懂得了“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吃着自己辛苦种出的菜,品尝着它的滋味,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朋友说:“羡慕我的菜地,是她爱而不得的”,我笑着说:“那你来种菜,拔草,我过你两手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的日子,互换一下生活”。她说:“”没问题,我最爱种花种菜了,可惜没有一块地方让我发挥特长。”我说:“你恐怕是吹牛,”她说:“一点不吹牛,没结婚前,娘家的活没少干,得了多少人的夸奖呢!如今手无缚鸡之力了,真是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两笑得站立不稳。
灰喜鹊在桃树上叽叽喳喳,微风吹来,凉快极了,种菜,何不是一种享受?就算是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一点调味料和乐趣,何乐而不为呢!别人还在菜市场挑选蔬菜的时候,我种的菜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啥都是特别新鲜的,没有农药残留,随吃随摘,安全放心,也难怪朋友羡慕呢!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现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