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研马邓茶历史
梁雨情
1
马邓茶有两个传说
传说一
马邓茶最初被称为“马凳茶”,民间传说的追索承传显示,首先源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的故事。
传说当年,诸葛亮率军经过哀牢山者干(今镇沅)地域,士兵们因瘟疫生病,当地农夫用树叶煮水给士兵们饮用,士兵们因此痊愈。诸葛亮询问这种茶叶的名字时,农夫回答不知道,此时,诸葛亮看到茶汤刚好支在上马的马凳上,突发兴起,便提议道:“既然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看在这茶汤救了士兵们命的份上,就叫它马凳茶”吧!后来,由于当地彝族没有姓氏,诸葛亮建议后代便以姓邓为姓,从此“马凳茶”也便顺其自然的叫成了“马邓茶”。
传说二
在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反清义军李文学退居镇沅者东一带,其军队中有千余士兵不知什么原因的染上了伤寒和痢疾,当时只有三位体弱老兵未受影响。原因是他们得知常饮本地马邓茶可以治愈这些疾病,所以就上报将领李文学,李文学得知后便命令士兵煎煮马邓茶,轻者用沸水冲泡饮用,重者加入生姜、食盐、焦糯米煮成稀粥食用,结果大部分士兵在两三天内便痊愈了。后来三位老兵还得到李文学的嘉奖,这一事件后,马邓茶的名声便扬大了起来,直至今天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绿色健康之饮品”。
这些传说虽然只是民间传说,没有文献可考,但它对马邓茶的文化底蕴,有着神迷传奇色彩,它不但增添了马邓茶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也反映了马邓茶在当地人心目中和普洱茶精品中的重要地位。
2
马邓茶在近代史上的两个兴盛时期
第一时期
李三老爹与马邓茶
李三老爹其实就是李润之,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哀牢山一代的霸主,“李三老爹”是百姓害怕他的欺凌霸侵而对之尊称。李润之,云南省新平县末代土司,曾是陇西世族庄园的主人,清乾隆皇帝御封的“岩旺上把总”世袭土司李显智的后人,哀牢山的霸主土匪,他通过各种不合法的手段大肆敛财,在哀牢山一带过过近半个世纪土皇帝般的生活。
解放前的李润之在新平及邻近县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创立了“富昌隆”商号,在耀南小学(今润之中学)所在地创办了织布厂、枪支修理厂、银元铸造厂和私立润之中学,在新平、双柏、镇沅、墨江等县影响很大。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李润之凭借祖传基业,通过商匪结合经营烟土、茶叶和富昌隆盐号,成为了哀牢山一带最富有、最具实力、最大的恶霸地主和土匪。凡来地方任职的县、区官员,首先要送礼拜敬李润之,而后方可就任。凡路过哀牢山的南北东西商旅,首先要送礼拜敬李润之,并购买“富昌隆”商号的三角小黄旗插在马驮上,而后方可顺利通过。
解放前期的1947年,正当我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之时,李润之感觉到自己的权力、财势和名望、将要在共产党的革命中“覆灭”。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位和权势,他便在戛洒、新平和昆明凤翥街都盖得有宅邸和商铺,并在新平兴建了造枪厂、造(银)币厂、纺织厂和发电厂;他要办教育兴实力,在河边街西侧的梁子上,兴建了云南省私立润之中学;他还要用武装巩固实力,便四处网络土匪骨干人才,在其任民团团总的基础上,组建反共纵队,队伍人数多时已达万人。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末的期间,李润之拉帮结伙,时交的都是一些有势力、有权力和有财力的各色人物,特别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他便结识了国民党的好多高级军官,于是“马邓茶”便是李润之的霸选统治之物资,其目的是在“拉关系,维护霸权统治”地位上,送礼便必不可少,而送礼又得是精品乃至极品,那么当时的马邓茶就逃不过李润之的法眼和霸手,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国民党的部分高级军官,李三老爹都按期敬送马邓茶。
所以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马邓茶的名声真的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了。撇开政治来讲,马邓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兴盛“扬名”,虽然老百姓(茶农)的受益微薄甚至不有,但和大土匪李润之的拉帮结伙、送礼是有特大关系的。
第二时期
周恩来总理喝了马邓茶后的回信
说起周恩来总理喝了马邓茶后的回信,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李亚东。(哈尼族,墨江县人,1955年2月——1958年6月任镇沅县县长,实际执政到1960年中期)。参加工作后先后到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委党校、中央民族学院等院校培训学习。
为了索研马邓茶历史,捞起马邓茶的久远记忆,2025年4月24日,镇沅县政协第一届文史研究员兰有荣、梁雨情.李文贵,持有多个高级茶艺师、制茶师、评茶师资质证的爱茶人罗瑞女士,镇沅县古道驿站茶叶有限公司的“马邓茶”探制人胡仙、刘志武夫妇(胡仙,自幼生长在澜沧江畔无量山下的振太秀山村,与临沧昔归隔江相望,是从小看着爷爷喝土罐烤茶和爸爸口缸泡茶喝长大的,小时候,觉得大人喝的茶很苦很苦,可是每当和大人们走进深山,看到茶树,便会很自然的学着大人顺手将茶叶摘了放进嘴里咀嚼,找到山泉水用手一捧放进嘴里连同茶叶一并吞下,此时嘴里感受到甜甜的,口腔清爽无比,才知道茶还是有甜的,从此,便与茶结下了深深之缘!
曾因命运的眷顾,向其露出微笑,认识了哀牢山下麦地村的刘志武先生,于是在十八岁那年便从无量山来到了哀牢山。刘先生带她走进神秘的哀牢山,那参天古木陪衬下的古茶林和蜿蜒曲折的茶马古道深深地吸引了她,后来她经常领好友们常到驿站走走,寻找那运茶马帮的踪迹;也常倚在那些古茶树下冥想,仿佛看到几代人攀爬茶树摘茶的情景;也仿佛听到采茶妇女们的笑语欢声。她暗自庆幸,今天的她与古茶结缘,成了采茶、制茶、卖茶和爱茶的人。后来,为了茶产业更好的发展,成立了镇沅古道驿站茶叶有限公司,引领茶叶向有机,生态高品质方向发展。经常给当地茶农讲解如何护茶,做茶,销茶,做茶如同做人,从种茶到销茶,明确一个方向,诚实做人,用心做茶。
每当她背起背篓爬上茶树时,一片片茶叶从她的指尖滑落;当无数爱茶人和贵宾在镜头前将她定格,她便知道,她的生命里有茶,她的依托是茶,百姓的希望是茶。她更深深地知道,路无论走多远,她与茶不离不弃;无论多少风雨兼程的日子,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她都会和马邓茶中的精品麦地茶、及乡亲们站在一起!她将继续发扬探研中华优秀传统的茶文化,努力将茶产业做得更好,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行亲临墨江县赖蚌村李亚东家采访百岁老人李亚东。
那天,我们一行人到了目的地后,采访便进入了主题。李老县长回忆道:1960年初,他刚好到省委党校学习,有幸成为被总理接见的干部群众之一,在众多党校学员中,他是唯一与周总理握手的代表;见周总理,他按耐不住激动的心,举手大声说“总理您好、总理您好”!周总理听到他的呼唤后,放慢脚步缓缓走来,到了眼前时,他沉心静气的又说“总理您好”!周总理握着他的手说:“你也好!你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他说:“总理!我叫李亚东,党安排我到镇沅县当县长”。总理说“很好!很好”。见过周总理,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复。培训完回镇沅后他把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并握手的事与广大干部群众分享,让周总理记得了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个小地方叫镇沅。全县人民激动不已,为表示边疆少数民族的心意,大家集思广益,相提意见,最终大家认为咱们的普洱茶历史上就有名,周总理可能会知晓和喜欢,于是当时由他(李亚东)牵头,下设几个负责人,亲自寻找马邓茶的出处卖处,开始时没有结果,两三天后,李老县长的一下属说供销社刚好存放着一些者东麦地茶和(时属镇沅辖区,现已划归墨江辖区)的米地茶,大概二三十公斤左右,据供销社主任讲,这批茶就是要交给县委作为接待用的,也是目前更好的茶品,李老县长听后很高兴,便命下属将这批“接待茶”全部接管,目的是他要亲自寄给周恩来总理。
当时,李老县长亲自到镇沅县按板镇“缝纫组”处,定做了两只特大的白布口袋,他告诉缝纫组的同志,每只口袋要能装10公斤茶叶,口袋做好后,李老县长让下属把10公斤马邓茶、10公斤米地茶分别各装了一袋,封口后,李老县长亲笔在白布口袋上写上:“寄北京市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收的字样,是用毛笔书写的,然后又特购了一只时供销社用的大号麻袋,将分别10公斤一袋的马邓茶和米地茶两袋同装一个麻袋,外再加封起来,用纸再写上:“寄北京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收的字样,而后交给了邮电部门,就这样,10公斤马邓茶区的麦地茶、10公斤米地茶从遥远的滇西南边陲小镇镇沅,坐上汽车进北京了,里面还附了一封李亚东老县长写给周总理的亲笔信。
茶叶寄出两个多月后,李老县长收到了周总理的回信,信为小半张信纸,后来他把周总理的回信夹在一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珍藏着,可是非常遗憾,在文革期间被造反派抄家给毁了。直至今天,信的内容李老县长还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亚东同志,在昆明见过你一面,对你有印象,你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你寄来的茶叶已收到,品质很好,你要带领好当地人民群众发展好生产,且要做好当地的茶叶发展工作”。
那天,李老县长给我们讲完上面这些经历,镇沅县古道驿站茶叶有限公司的马邓茶制茶师胡仙夫妇,将自家精制的马邓茶饼亲自送到李老县长的手上,马邓茶制茶师胡仙女士,还亲自冲泡了马邓茶,当李老县长接过胡仙女士敬上的马邓茶时,只见李老县长接过茶杯,在鼻子里吻了一吻,而后便充满回忆性的,连声诚感道:“就是这个味……就是这个味”!可以想象,马邓茶在百岁老寿星李亚东老县长的心目中,有多高的地位,李亚东老县长为了答谢镇沅马邓茶企胡仙夫妇赠送的马邓茶,便在胡仙夫妇另带的马邓茶饼上,签上了“著名马邓茶、祝马邓茶人胡仙同志茶业兴旺、祝镇沅茶产业越来越好,李亚东,2025年4月26日的字样,我坚信,在未来的普洱镇沅马邓茶文化中,这又会是留史存册的一段佳话。
祝马邓茶人胡仙同志茶业兴旺
李亚东
2025年4月26
作者简介
梁雨情,笔名.草根创作人,1971年生,彝族,云南普洱镇沅振泰人,镇沅县苦聪人民族文化研究会会员,镇沅县政协(聘用)第一届文史研究员,普洱市作家协会会员,农民,自由创作者,大专文化,作品多见全国多家报刊及普洱市巜茶树王》,镇沅县《金山诗刊》,巜普洱微太和》,《今日振太》,《江山文学》,巜北京头条》网等,从事自由创作10余年,2019年出版长篇文集“散文小说集”巜最后的谷子》,现专攻民俗民间文化析研。
本刊编辑:高山雪莲
高山雪莲,女,原名李春莲,河北人。中国微信诗歌学会会员,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泊头大运河诗社副社长,星月诗社副社长,紫罗兰文学社副社长兼蕙兰诗社副社长。喜欢诗歌、散文、古诗,更喜欢画画,主画莲花、人物、马匹。心语语录:一本书、一盏茶、一份安闲、一份淡雅。做个素人:随心、随缘、平平常常、自自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