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情愫
小草(山西)
晋西北的三月,尽管清明已悄然走过,可大地依旧裹着灰扑扑的冬衣,不见半点绿意。清涟河畔的健身步道,宛如一条灰色丝带蜿蜒在这清冷的天地间。柳树枝条上,星星点点的嫩绿怯生生地探出头,像是在试探这料峭的春寒。而那一排排杨树,却依旧固执地缩着头,枝条一律向上挺着,光溜溜的,仿佛在与春天较劲——要钻出叶子来,估计得过了农历四月八。远远望去,树皮好似泛出些青色,可走近一瞧,仍铁青着脸,寒意从指尖直往心里钻,给人冰冷的感觉。
在这样清冷的时节里,每天清晨六点多,晋林和杏花总会在桥边约定的地方相见。当晋林匆匆赶到时,杏花早已在河畔徘徊等候,晨雾中,她的身影朦胧而优雅,宛如一幅写意画。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驱散了清晨的寒意,然后并肩沿河岸向南走去。
晋林就像个好奇心旺盛的孩子,一路上充满了探索的热情。他时不时停下脚步,蹲在岸边的草丛里,专注地观察那些枯黄的草。偶尔发现几株青草,哪怕只是孤零零的一苗,他也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像个发现宝藏的孩子般,蹦跳着跑到杏花前面,咧着嘴笑嘻嘻地喊道:“春天到了!”随后,又快速跑到她身后,悄悄掏出手机,将镜头对准她,轻轻按下快门。于是,一张张动人的倩影便定格在手机里。杏花总会偷偷地瞟一眼照片,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笑容。那笑容,温柔而甜美,仿佛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晋林心中的阴霾,让人觉得无比温馨——善良又迷人,仿佛世间的美好都凝聚在这一笑之中。
晋林的手有时会“不老实”,调皮地捏杏花一下,或是快速拉住她的手。杏花从不真的生气,只是嗔怪地一笑。那笑容,比最甘醇的美酒还要醉人,仿佛能把晋林醉倒在这清澈的河水里,沉醉在与她相伴的美好时光中。
从桥上到南峰台下,大约有五六里的路程。他们有时兴致高涨,一鼓作气就能走到公园大门口。当兴致来了,便一同踏入公园。园内,石板小路蜿蜒曲折,两侧满是茂密的小树和灌木丛,像是给小路镶上了绿色的花边。晋林走在杏花前面,内心满是冲动,真想突然从后面一下把她抱住,将她高高举起,让她知道她在自己心中有多么珍贵。站在长廊边,眼前的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他们俩的身影倒映在湖水中,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成了水底最美的风景,美得让人久久不愿离去,只想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那几天,晋林在岸边给杏花拍了好多照片,每一张都仿佛捕捉到了她独特的魅力,一张比一张精彩。记得有一次往回返时,他们走的是河西边。当走到往日经常有人早晨练嗓子的那个长廊前,晋林又为杏花拍了两张照片。一张,她站在长廊前边,身姿优雅,宛如画中仙子;另一张,她站在路边的马路牙子上,手托着柳树。那时的她戴着大大的口罩,穿着乳白色的小棉袄,搭配着深红色的裤子和白色运动鞋。而后面这张照片,成了晋林的最爱,他常常忍不住打开手机翻看。尽管杏花戴着那么大的口罩,可那根本挡不住她那双深邃明亮的黑眼睛。那双眼睛,仿佛蕴含着浩瀚星辰,又似藏着无尽的温柔与深情。就是这双有神的眼睛,一下把晋林的魂儿都勾走了。从那时到现在,他彻底沉迷其中,无论何时何地,眼前总会闪现着那双善良、迷人又多情的眼睛,杏花早已成为他心中无可替代的女神,而清涟河畔的点点滴滴,也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
(本文纯属虚构)
作者小草,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作者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协会会员。习作《难忘暖泉沟》《暖泉沟记事》《薛雅琴》《腊八琐忆》《北京春花分外香》《父亲》《春天的旋律》《心中永不磨灭的父亲》等散见《五台山》《青年文学家》《神州》《辽宁青年》《市场导报》《中国乡村》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