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67》「飘舞的剑」(8318辑)

晨间寄语
可以界定,我们这拨人进入的朋友圈、微信群,多是同学、同事、战友等。而且,为了方便联系、学习和交流,单位有群,同学有群,战友有群,年龄相仿,经历类似,曾经建立友谊或似曾相识有过交往。以老百姓的话讲,能够走在一起,是前世修来缘、今生的福分,应该好好珍惜。部队政治工作者喜用伟人的一句话:“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也正如伟人指出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无缘无故,指的是凭空而来,起了事端。所谓经历,绝大多数人可谓功德圆满,60岁以上、享受着赋闲的退休生活。退休的定义,指劳动者因年龄、健康或政策规定退出工作岗位,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状态。
所谓“功德圆满”,意在人的道德、素质、修养、为人子、为人父、为人长辈、为儿女学习效仿,或已为人师表也。我们确认人非圣贤,但已是属于老人不假。老人老同志,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自己都是贵。
“养老保险待遇的状态”,已经是老人的行列了啊!同步日出日落,一日三餐,相安无事多好?理该受人尊重,也理该会尊重人的啊!然而,有些情况不是这样。
昨天一位同事告诉我,群里曾经的“同事”拿同行当行猴耍,没谁招惹他,却刻意树敌,讥讽挖苦群里的点赞支持和鼓励。我也看到了,我十分惊恐,又一次百思不得其解,但在群里遇到了。确实是没有人招他惹他!大家在群里没有半句影响和谐团结的话呀!更没有人对其有过半个字的伤害,也触及不到其半点利益。我也好言相劝咱们这位曾经的同行同志,虽然没有同吃一锅饭,但是确实同举一杆旗,“危难之处显身手”呀!没有必要把同志当仇人,好吗!
我对告诉我的同志说,该同志在群里已不是第一次这样了,可能他有他的不顺眼、和看不惯…。有想法就让开他,不与其一般见识,但愿有个适应和理解的过程。如彼再过分,自有公论,再请他说个一二三。
多少次,许多同志欲言又止,建立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言论场所,让正能量的东西成为主流。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外交辞令:非常令人遗憾!
同志点赞《寄语》,看来又是寄语惹的祸?所以我在前天的寄语里写道:“发自内心,不想招惹谁,更不想在友人面前争个输赢。若真有饶不过、必须针锋相对,也只好豁得出去。”凡事可以再一再二,让过去最好。真让不过去了,只好按让不过去的方法了,行吧!
本来,按照中国传统处世哲学中,“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谋事者”与“出言有尺待人有度做事有余”形成理该的做人做事风格。亦如俗话说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生活中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其实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而在我们夺走了对方的三分余地之时,也就把自己逼到了没有退路的悬崖边上。
所谓做人三分法——说话留三分,做事留三分。我们平时要多看到他人的长处,评论人时须讲“口德”。几十岁了,何必那么不招人待见?身处一座城池,早不见晚见呀!可是,你不招惹他,他偏要招惹你,好想不通。我又在想,还是那句话,让得开就让,万一真让不开了,怎么样做,都行。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此篇,整得语无伦次,不好意思当作《寄语》发出。我也不知道是在检讨?还是再一次郑重声明了[OK],“儿不哭娘不知”,拜托各位看官明鉴[抱拳][抱拳][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5.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