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西街赋(外二首)
王芬谦
秦岭南麓,鹿城古邑,衔豫接楚,三省通衢。商南西街,肇自明成化间,承丁字形格局之脉,载六百年沧桑之魂。初为商埠,依沐水而兴,连秦楚而旺;砖木构宇,平房错落,晨启板门迎商旅,暮闭柴扉锁残阳。
观其旧貌,胜迹星罗:城隍庙巍峨,开明清建筑之先;江西会馆雅致,聚同乡羁旅之谊。基督教堂传福音,巡警公所护闾阎,女子学堂开新智,火神庙宇祈康安。商於古道车马喧,晋商集资建会馆;养济院里施仁政,魁星楼畔耀文光。嘉靖改门,题"安仁"以彰德;顺治遭劫,迁县署而避乱。康熙复城,拓疆筑楼,易门名"清油",续西街烟火;民国经年,战火频仍,街衢凹凸,城垣残缺,唯余西门楼孤耸,忍见猪犬戏尘泥。
时序鼎革,红旗漫卷。新中国立,百废俱兴:银行百货次第起,酒坊醋坊飘香远,孟氏杂货、邱家药铺,市井繁兴,重焕生机。改革开放潮涌,老街渐成棚户,屋舍陈旧,设施颓败,亟待新生。
乙未年春,国策如春风化雨,棚改启宏图。县委政府运筹幄,举全县之力,斥资二十亿,动迁千户民。庚翁得款百四十万,置新居而笑逐颜开;百姓迁佳宅,感党恩而心潮澎湃。六十七日签协议,二百十天成蓝图,"商南速度"传佳话,古城复兴展新篇。
今之西街,古韵新姿:循明清风貌,复城隍庙、文昌宫之盛;融现代气象,建商业街、安置房之舒。南区仿古,聚鄂豫陕美食,复原油坊酒坊;北区安居,迎回迁百姓,乐享岁月安康。商圣阁耸,彰诚信之德;景龙城立,汇八方之货。四A级景区初成,三千众就业可期,昔日棚户区,今为文化客厅;旧时买卖街,终成旅游胜境。
抚今追昔,感慨系之:一条街巷,半部县史。承仰韶龙山之韵,续楚汉移民之风,历战火而不泯,经改造而弥新。待到来日,雕梁画栋映朝晖,古街新景醉游人,四海宾朋聚于此,共话鹿城千年春。
附诗二首
其一 西街怀古
六百年华付逝川,残碑犹记旧商烟。
城隍古刹钟声远,会馆残垣客影连。
板门晨启迎秦楚,烽火曾烧断壁前。
最是沧桑留不住,唯余老井映青天。
其二 新貌咏怀
棚改春风拂古街,雕甍画栋次第排。
商圣阁前人流织,美食巷里香气谐。
回迁百姓开颜笑,远客欣然赏旧侪。
莫叹流年催物换,西街新韵胜秦淮。
作者简介:王芬谦,网名青云居士,又名知足常乐、丹江石翁,退休教师,退休后返聘在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县老年大学发挥余热,现为商南作协会员,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民协会员,县老年学会协会副会长,商洛市民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