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探索,始终是一场关于“境”的追寻与超越。从具象到意象,不仅是形式上的转变,更是艺术家心灵深处对世界认知与表达的升华。本次“境非境——从具象到意象的艺术跨越”展览,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作品,展现艺术家们在这一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揭示艺术在具象与意象之间构建的独特“境域”。
具象艺术以对现实世界的直观描绘为基础,通过精确的线条、色彩和光影,捕捉自然与生活的具体形态。它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艺术家眼中的世界,让观众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到艺术的真实与生动。然而,艺术的追求远不止于此。当艺术家们开始探寻更深层次的表达时,意象便悄然浮现。意象艺术不再局限于对现实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抽象、变形、象征等手法,将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融入作品之中,创造出超越现实的精神空间。
从具象到意象的跨越,是一场关于“境”的转变。具象艺术所营造的是一个“可见”的世界,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呈现的具体场景;而意象艺术则引领观众进入一个“不可见”的精神领域,这里的“境”更为深远和广阔。艺术家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探索新的表现手法,试图在具象与意象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与融合。这种跨越不仅是艺术风格的转变,更是艺术家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本次展览汇聚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以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展现了从具象到意象的多样化探索。这些作品如同一个个独特的“境域”,等待着观众的深入体验与感悟。在这里,观众将看到艺术家们如何在具象的框架中注入意象的灵性,又如何在意象的抽象中保留具象的真实。这是一场关于艺术“境”的对话,也是一次心灵与灵魂的碰撞。
“境非境”,既是对艺术跨越的描述,也是对艺术本质的追问。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艺术的边界不断被打破与重构,而“境”的探索将永远是艺术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观众能够感受到艺术在具象与意象之间的无限可能,体会到艺术跨越所带来的精神震撼与心灵启迪。
刘维伦 1945年出生于山东,师从黄胄,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1970年从部队转业至邮电部。1987年一1994年在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殷培华老师指导下完成《盛世集贸图》和《盛世闹春图》两幅画卷。吴作人、刘开渠、王琦、黄胄分别题卷名和跋,被称为当代的“清明上河图”.1990年一1994年间,由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及山东电视台分别作专题报道,并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盛世集贸图》于1993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得到了时任主席江泽民与李鹏总理的认可与重视。两幅画卷历时七年,共长48米。
近四年来,黄脉新血刘维仑先生以正能量。责任担当不负重望,滿滿的激情和创作欲望,髙产了五部大型画卷。一部,华夏美人舞风,充分展现了全国人民乐舞新疆美,国泰民安中国梦。二部,别开生面写新疆,以毛驴与新疆美女组合巧妙独特的表玩手法,歌颂盛世华彩新荣光。三部,独绘新疆双百美,双百美卷图是新创举添补了历代画史不曾有的空白。四,五两部连在一起,新疆姊妹宏卷双百,除华夏美人舞风一卷之外,四卷是贯通与个体之分。总共现展了近两千多新疆美女人物与两千多毛驴,场面气势宏大舞姿浩放,优美独具特色,卷图以浓墨重彩充分展现了新疆特有的美和情。叙述着盛世华彩新荣光伟大的中国梦想,五卷之美,正是黄脉新血的创新与发扬,填补了黄派画庫的空白。充分体现了老艺术家刘维仑先生对艺术的责任与担当和奉献精神。这一创举,不仅得了天津美协副主席和著名学者型画家李毅峰先生的又肯定和高度称赞,亲筆题写了,华夏美人舞风画卷,并用狂草书是写了,必攻不守黄胄语,後继犹维刘维仑和黄脉新血刘维仑甘愿艺术献人民,两副墨宝。刘维仑为此并不骄不躁。认为始终是自学成才,成就着自己而是感到有些心慰与自豪。并被广范认可刘维仑是黄胄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
蜀写新疆双百美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