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媛成,女,网名木子。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中语会会员。热爱诗词、绘画,多篇作品在报刊发表。出版个人诗集巜萱草集》《枫叶集》《辛夷集》。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浦东作协会员,文笔精华研究会、上海散文研讨会、浦东诗社、出海口文学社、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文和书画院秘书长。
袁德礼诗评:
这几天,我国名校高级教师,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木子(李媛成)怎么没在群里冒泡。我正感到纳闷?突然接到她的来电:袁大佬我正响应朱老总号召征写最美食品,随后她发來这首诗是一篇以黄桥烧饼为主题的有奖征文作品,展现出了黄桥烧饼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烙印。此诗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黄桥烧饼的制作过程和历史背景,同时融入了对美食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回忆。
此诗从黄桥烧饼的起源入手,通过描述瓷盘、芝麻、酥皮、国宴等元素,展现了烧饼的精致和美味。接着通过抗日战争和黄桥战役的历史背景,将黄桥烧饼与战争胜利联系起来,突出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此诗还通过描绘妇女们的忙碌和热情,展现了人们在战争时期的坚韧和顽强。
在描写黄桥烧饼的制作过程时,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面团、猪油、麦粉、酒酵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了烧饼的独特风味和制作过程的艺术性。同时,通过明清石磨、酒酵酥油、草炉烘烤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制作过程的精细和匠心。
此诗最后强调了黄桥烧饼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记忆。通过烧饼,人们可以回想起那段英勇的历史和无数英雄的面庞。整篇诗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出了作者对黄桥烧饼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
这首诗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征文作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黄桥烧饼的美味、历史和文化价值。阅读这首诗文,不仅让我品味美食,更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传承。我读到过大量黄桥之类作品,我以为这首诗是写得最出色出新出彩的作品,这绝非是用A1写得出來的佳作。不过我要提醒应征作者,既然是大公鸡酒征文,最好还是围崇明老公鸡酒下手更讨巧些。万分感谢教师作家木子发來佳作。匆匆……
【作者简介】袁德礼,1954年4月出生于上海。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糸。40多年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1800万文字,先后出版过《百位老总谈人生》《记者写天下》《袁德礼文集》《女儿袁靓》等书籍。曾在服装公司,建筑公司,团市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中国城市导报岗位上洒下几多汗水。现任德礼传媒公司法人。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