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城县委组建的干训班,为韩城培训了一大批人才
韩城解放了,残敌逃窜了,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中青年则纷纷要求参加革命工作,我们党要建立政权,支援前线,这就需要大批的干部。中共韩城县委决定:创办干部训练班,县委书记段洁召集潘明文、薛志杰、贾德升,当场宣佈:你们几个给咱们创办干部训练班,由潘明文任主任,薛志杰任政治指导员,贾德升在地方人熟,担任教员并积极协助工作,地址暂设韩城中学(解放后改为象山中学)。
10月17日敌人反扑,干训班同志随游击队队长田得霖所带领的部分游击队上北塬,直奔井溢村,找见县委书记段洁等,一同上文家岭,进盘陶川,在牡丹山、猴儿山附近打游击,四、五天后,在县委、县支队的领导下,夜渡澽水,顺薛峰川连夜行程七八十华里,安全抵达小解放区——庙后川休整。随后韩城县根据目前形势,在弋家源继续开办干训班,县委书记段洁,县长吉文超分别亲临干训班,并做重要讲话。
根据战争环境和条件,干训班学习《社会发展史》《新华报》,“七大”党章和军事常识、土改政策、政治形势等。
解放后,在干训班走出的同志参加革命工作后,都能难苦奋斗、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作出贡献。事实证明,在战争环境中,结合斗争实际,办干部训练班,时间虽短,条件虽苦,但却培养了一批人才,效果很好。
二、陶渠村党组织留下段洁的身影
1932年2月以后,段洁、白云峰、高进修、薛和昉、吴沙浪、王筠、张益山等不少党的领导和地下工作者及游击队员,经常在陶渠村李增荣家里联络,开会,研究对敌斗争。
当时白色恐佈,形势吃紧,敌人经常搜查,李增荣的夫人王珍为了大家的安全,主动在大门口边择菜或做针线活,为了掩护革命同志站岗、放哨,遇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参会同志,被吴沙浪、段洁、张益三称为不是“布尔什维克”的布尔什维克。
三、段洁与韩城游击队
1947年9月底,在庙后川乾儿沟,黄南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为了配合外线作战,受王震司令员指示,韩城游击大队整编为韩城游击支队,任命支队长田德霖,政委段洁,副政委陈仓,参谋长刘永茂。同时,其它地区分别成立游击中队、分队开展工作。这一时期,韩城游击队人数达到千人以上。
四、四纵队王石泰司令员的任命
韩城解放后,1947年10月13日,四纵队王石泰司令员在西街口银行楼主持会议,对韩城游击队再次进行了整编,命令田德霖任支队长,段洁任政委。先后组织开展了南英村阻击战,黄龙寺岔战斗,袭击了国民党运输队,小曲头沟战斗等多次战斗。
随着韩城解放,部队进行整编,韩城游击队部分党员、干部、骨干力量留在部队,参加解放两华、潼关的多次战斗。
韩城游击队的历史使命经过战火的洗礼,为我党造就和培养了白云峰、段洁、吴沙浪、吉文超等大批优秀的高中级领导干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韩城游击队光荣宣告结束,永载史册。
硝烟已经散尽,曙光普照韩原,昔日的厮杀怒吼,刀光剑影,枪炮轰鸣己渐渐远去,如今的南塬、北塬、巍山、香山、芝川、澽水……到处都有革命的遗存,听到红色的故事,找到先辈的脚步!
让我们共同歌唱《游击队之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高山水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如数的好兄弟
王安德,男,大学文化,陕西韩城人,退休警察。自由撰稿人,文学创作爱好者。喜欢中长篇小说和散文创作,市作协会员。2020年以来,先后创作编印《乡事悠悠》《槐抱椿》《土岭红叶》《花椒红了》《年味》五部游记散文,在西城际头条、作家故事、作家家园、蓝天文苑、丝路都市文化汇等网络平台发表各类作品四百多篇,参加征文活动六次,均有获奖。
(2028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