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王晓银题《破界》
王晓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四、五、六届副主席,甘肃国画院副院长,金昌市文联副主席,群众文化研究馆员,中国老子书画院名誉院长等,中国彩墨骆驼创始人,中国裕固族人物画题材重要代表人物,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其作品独具特色,艺术内涵深厚,功力扎实,尤其作品裕固风情系列影响深远,突出西部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和人文价值。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第九批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用真情呵护艺术
金昌市美术馆
王晓银
画什么,怎么画,这是当代画家遇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使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初衷,回到了童年的时光,眼前的一切还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感人,那样的诱惑人心,这就是河西百姓的生活,裕固民族的风土人情……
《冰雪消融春来早》180x97cm
一行行驼队常常穿越在童年记忆的小城里,那是我最初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步了解到河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十四岁那年,随着高中美术老师,第一次踏上了裕固族的故乡——肃南,当时眼中的一切是那么的新奇与感人。
《冬晨》180x97cm 1999年
祁连山下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戈壁滩上成行的驼队,善良的牧民与热情的老“安格”,此情此景使我永远无法忘却。这种遇见似乎定格了自己的绘画人生。在日后的绘画生涯中,尝试了无数的题材,追随了各种流行之风,但裕固人民生活的情节却从未消失,悠扬的驼铃声时刻萦绕在心里……
《二月二》180x97cm 2018年
这就是自己要画的,要讲的,也许是自己绘画生涯最重要的内容了,这来自于童年的情节,来自于对河西故土的眷恋。
《风景写生》40x26cm 1990年
怎么画,这是更难的了。河西人民的生活,裕固民族的风情,如何用手中的画笔去诠释自己的情感,在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大师曾描绘过西部民族的生活,但为什么没有留下使人印象深刻反映裕固族生活的作品,这使我更加专注于裕固风情的表现,也意识到作为一名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
《戈壁牧归》180x97cm 2005年
西部少数民族题材是当代画家表现的重要内容,其表现风格基本已定型,但如何去表现裕固民族,自己只能另辟蹊径。河西地域文化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戈壁驼行》137x68cm
从汉代的雕刻、画像砖、青铜器到唐宋的壁画,明清以来各类绘画及石刻等,演示着中外文化的交融,从单纯的笔墨到丰富多彩的色彩艺术,呈现着文化多元特征,这无疑迫使自己寻求一条“新路”。
《戈壁驼行裕固情》245x90cm 2025年
艺术的重要功能是“创新”,但“创新”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在道友的提示下,自己借鉴中国传统元素“唐三彩”,尝试着以彩墨为主,来表现“裕固风情”,这既能表现出裕固多彩的服饰,也能表达出美丽善良的裕固形象,更能在水墨“骆驼”形象上加以突破,表现手段更加丰富,也更具有中国文化特征,逐渐形成个人的绘画面貌,同时也不缺失中国传统绘画与审美“元素” 。
《胡杨树下》120x97cm 2002年
作为绘画艺术,其真正的内涵是真实的情感、博大的胸怀和无限的爱心。“真情”,这是绘画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作品的真实内容。作为探索尝试性的绘画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力争在中国少数民族风情绘画中留下一笔。
《吉祥家园》180x97cm 2011年
生长在河西,用个人的毕生精力去反映家乡,同时还要站在世界美术发展的高度上认识民族题材的表现形式,不仅是“形象”、“服饰”元素,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如何将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朵小花表现得更加绚丽多彩,其责任是重大的。
《凉州贤孝》255x145cm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拘于所谓的地域性,要与世界艺术发展同步才能使其走向国际。迫使自己站得更高,眼光更远,努力提升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加深中华文化“自信”,倾入中华大美之深情,真真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龙年呈祥 驼卧泉沟》137x68cm 2024年
“笔墨当随时代”,用自己的真情,不断掌握新的绘画理念,把握时代脉搏,以新时代的艺术眼光观察和表现裕固民族和谐、安康、幸福的生活,用手中的画笔,内心的热情影响号召更多的艺术家关注裕固民族题材的创作,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永远用真情来呵护艺术。
《骆驼家园裕固情》180x97cm
《绿水青山明花滩之二》137x68cm
《秋风时节》125x125cm 2002年
《水彩写生》44x31cm 1989年
《驼卧泉沟 龙年吉祥》137x68cm
《夕阳落幕晚霞艳》137x68cm
《裕固骆驼丝路行》180x97cm
《裕固驼情》180x97cm
《裕固驼情》187x96cm
《裕固驼行》137x68cm
《早春》125x125cm 2002年
《张掖水彩写生》40x27cm 1987年
《远古的梦——写古甘州名胜》102cmx102cm 1990年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