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全对话题型作为中考英语的重要板块,是“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有机融合点。其命题紧密围绕“实用性”与“综合性”展开,既考查学生对基础语法词汇的掌握程度,又着重提升其逻辑分析与情景应变能力。教师需借助系统化的话题训练以及精准的解题策略指导,助力学生实现从“机械解题”到“自然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跨越。
一、小老师教学目标
任务一: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框架
借助大屏幕,引导小老师熟悉中考补全对话中的高频类话题,如问路、邀请、建议等,掌握其核心功能句型。同时,系统梳理不同场景下常用的逻辑语句句型结构,明确时态、语态等六大语法规范,让小老师们搭建起扎实的知识体系。
任务二:强化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通过结构化训练,要求向老师们在 10 分钟内完成一篇中等难度的对话补全,将答题准确率从初始的 60%提升至 85%以上。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小老师们运用“线索三步分析法”(定位关键词→分析逻辑链→验证合理性)的解题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应对各类补全对话题目。
任务三:明确目标,激发教学动力
运用思维导图展示目标体系,用醒目的红色标注核心突破点,清晰明确地告知小老师:“这节课我们要攻克补全对话三大难关!”让学生对学习目标一目了然,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二、小老师达成目标
作业 1:基础关卡——填空式补全
提供备选答案,聚焦基础句型的应用。通过此类练习,帮助小老师巩固所学的核心功能句型,熟悉不同话题下的常用表达,为后续的进阶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作业 2:进阶关卡——开放式补全
设置无选项的开放式补全题目,并巧妙设置隐含逻辑线索。这要求小老师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深入分析对话的逻辑关系,培养小老师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其语言运用水平。
作业 3:小组任务——解题思路可视化展示
将小老师们分成小组,每组领取不同难度的任务卡。完成题目后,各小组需进行“解题思路可视化”展示,使用便签标注推理过程。这一环节旨在促进小老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小老师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逻辑表达能力,同时让小老师们从不同角度理解题目,拓宽解题思路。
三、小老师反馈目标
通过个体与小组的课堂展示分享,小老师们对补全对话的理解不断深化。他们不仅在句型、语法知识层面达到了熟练掌握的程度,更在不同对话情境中展现出灵活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养成了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小老师们自信满满地迎接中考增添了强大的动力与激情。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采用分层练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小老师们的教学需求,有效促进了小老师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小老师能够识别常见话题类型,并运用基础功能句型完成简单的补全对话,知识目标基本达成。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小老师在处理复杂逻辑关系和较难语法点时,仍存在较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后续需要收集更多贴近中考难度和命题趋势的练习素材,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为小老师们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挑战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更精准地备考,提升应对中考的能力。
作者:王美英(三晋名校实达中学大先生)
青力点评
实达大先生王美英的这篇文章围绕“三标课堂”下的中考补全对话题型展开,目标设定清晰合理,从小老师知识框架搭建、解题能力提升到明确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达成目标环节,作业设计由浅入深、形式多样。反馈目标体现教学效果与小老师成长。课后反思客观,指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向,对教学有实际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