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宜阳声音更加响亮
——在《竹影流年》新书发布暨散文创作公益讲座上的
致 辞
宜阳文联主席 闫劭伟
贾红松的散文集《竹影流年》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首先对贾主席表示祝贺!也对各位同仁的莅临表示感谢!
贾红松工作在洛阳,生活在宜阳,流淌在他笔下的,有着伊洛瀍涧生发的响亮声音,深沉于他胸膛的,有着宜阳山水堆积的生动文字。对贾主席而言,《竹影流年》的出版是个人一件大事,对宜阳文坛而言,《竹影流年》的出版则是宜阳文坛的一件好事。贾红松是宜阳文艺工作者在外的一个优秀代表。
我赞同冯杰老师对贾红松的评价。冯杰说,“他写乡情,写家常,写怀人,写远游,写动物,写植被,美食考究,佳酿风物,文脉探索,既有饲养棚里烟火气息这类文章,又有“对狗弹琴”的日常观察。他笔下的瀍河,可以烟火缭绕,可以凭古临怀,又能大快朵颐。贾红松的文字,让我对河洛地区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有了新的认知和思索,这样的认知和思索的产生,也正是基于贾红松散文独有的魅力。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青年作家应当锤炼高尚的精神品格,追求德艺双馨的精神境界,既要心怀对文学的敬畏与赤诚,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更要以坚守正道、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投入创作。唯有如此,才能以超越平庸的创新精神开拓前行,创作出既能在当下引发共鸣,更能在历史长河中永葆魅力的优秀作品,走出一条长久而宽阔的艺术大道。 欣慰的是,贾红松很好地将文学创作的根深深扎进了生活沃土,从人民实践的壮阔图景中汲取养分,记录了他所感受到的时代跳动脉搏,和河洛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笔耕不辍,佳作不断,为洛阳及宜阳文化事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希望贾红松调好自己的琴弦,去弹出自己的声音,最好是宜阳的声音,瀍河的声音、洛阳的声音、中国的声音,让这种声音响亮,澄澈,大气磅礴。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闫劭伟,宜阳县文联主席,洛阳市作协会员。喜爱文学,作品曾在《中国乡镇企业报》《河南日报》《洛阳日报》等媒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