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66》「飘舞的剑」(8313辑)

晨间寄语
楼层越高,往下看到的人越小。身在富人堆,不知贫民每日挣多少?又花多少?一种现象,便是一种规律。其规律的背后,掩藏着不定的滑动,人心莫测。
三三五五,我会驻足看那些随聚随散的打工人,年龄、性别不等,都在努力挤进寻工人的视野。被叫上车,算是一天的活有了着落。也许,关注人流与人的经历有关。我从知青,当了电站工人,又以青知地的名额当了兵,转业后又从警。我无论怎么活,都是和普通人打交道,总是把自己融入走出去的基层。明白了一件事,哪里来的,回到哪里。因为那里,是自己血液流出来的根。
所以我同情底层人,也同情自己;尊重更多的人,也尊重自己。不要以为有了退休金,就以为是与生俱来。恰恰相反,退休金里也一直流淌着血液里的根。看到战友群里为回到农村的战友推销果蔬,有能力的战友伸出来援手,在别处买10斤是买,为战友销一件是销,我很感动。我不张望以为进了富人圈的万千身家,但我用心去理解还捉襟肘见的群体。
人有命有运,上溯三代皆农民。
能够设身处地,许许多多的事情便柳暗花明。打工人聚集的周边,物美价廉。我们小区附近有一处上坡马路,政府部门在路边修了“民工之家”、“劳务集散地”、或政府指定的临时招工点之类。室内有桌凳,冬天有铁炉子,呈开放型。农民工在这里待工,谈天说地。无聊时打打扑克、贴贴“胡子”。有心的小贩骑个三轮车,一车一厨房,专为农民工煮面条炒饭,味道不压于城内摊点。
小贩形同农民工,处处为农民工着想,两三样凉拌菜、或泡菜不收费。肉丝饭、豆汤饭、怪噜饭、鸡蛋饭,10元钱一盒,米饭根据个人所需加减不收钱(城内炒饭13元起价)。我去炒来吃过,一点也不比城里逊色。城里的鸡蛋炒饭只打一个蛋,这里打两个,管饱。这里是农民工临时的家,坐着躺着,各有其乐。
就近有处被称之为“魔都”的地方,修得富丽堂皇,刚打造时,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现在所有的店面,可落雀。那里的留守人员说,花了上百亿,资金链断了,现在还有部分成为烂尾楼。天上地下,挣大钱的有来路,底层人的钱的,不好挣啊!所以在“民工之家”附近做生意的,薄利多销,只要有赚,能生活,你来我往,淌过汗渍的脸,有笑意。
底层人的逻辑,今朝有酒今朝醉,哪怕明天喝凉水。知足就常乐,得福就感恩。真正懂得这句话,你一辈子都快活[OK][爱心][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5.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