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湾采风诗词一组
作者:王勤
采风路上
出门雨霁好心情,许是堪知采风行。
晨缕相亲神气爽,露珠含笑客相迎。
响水湾初见
山青水碧景葱茏,始入村中声已融。
大小响湾飞瀑落,琼花溅起叹神功。
响水湾德国教堂
四合院中观教堂,几经风雨历沧桑。
百年陈迹浑成忆,似听钟声十里扬。

响水湾赞歌两首
一
使命肩担志在身,振兴路上带头人。
拓宽街道村容美,治理盘河景色新。
数载家乡倾热血,初心岁月见精神。
传承文化宏图绘,响水催开致富春。
二
一河碧水绕山村,黛瓦红墙幸福门。
板栗千株开富路,烟田百亩漾新屯。
相欣陌上清风好,更喜泉边瑞气温。
勤政为民承使命,安居乐业向前奔。
革命家庭
投身革命势如虹,犹记六英频建功。
武略威名惊敌胆,文韬正气傲长空。
初衷牢记豪情在,使命肩担壮志同。
红色传承编入册,忠诚报国好家风。
注: 莱芜区苗山镇响水湾村有一远近闻名的革命家庭,家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常驻泰山专署领导机关和八路军重要领导,父亲王其德(字庆堂)本人及九个子女全部是国家干部,其中六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早期都参加了革命队伍,亲人中六人是国家副省.副部.副军级以上干部,抗日时期党组织称其家庭一门六英革命之家,革命家庭,革命门弟等称呼。

浣溪沙•大小响湾
瀑布飞流似雪帘。声闻十里响连天。龙河垂柳意绵绵。 四季清泉溪水漾,三春气象鸟声环。生生不息润良田。
浣溪沙•响湾晨韵
泉水清清映早霞。河边浣女笑如花。几多小鸭戏鱼虾。 意趣悠闲欣岁月,时光静处话桑麻。声声晨曲绕农家。

念奴娇·响水湾吟赞
一河穿过,见石梁陡峭,响湾飞布。尽览元宫千载史,楼阁碑林凝伫。德国教堂,初家老屋,官道通衢处。民心淳朴,望中千情万绪。 经历岁月沧桑,今朝胜景,宝地春风驻。赞那群英图绘就,喜这业兴民富。红色传承,天然生态,竞惹文朋顾。水清山秀,苗山名片欣赋。
〔双调•大德歌〕爱心水饺
爱浓浓,意重重,水饺飘香爱意融。敬奉欢声动,围桌座、乐妪翁。老人院里真情共,孝义暖心中。
〔正宫•小梁州〕初家老屋交通站
回首烽烟岁月艰,不忘先贤。石墙老屋忆当年,交通站,使命一肩担。〔幺〕传奇故事心中漫,线相牵、众志驱蛮。足迹寻,精神伴,薪火永流传。
注:初家老宅是响水湾村革命的摇篮,是常庄区革命的发源地;这里是徐向前元帅、罗荣桓元帅和陈光师长曾经住过的地方。

〔正宫•小梁州〕参观响水湾三元宫
龙戏珍珠道教宫,山水之中。宫门两道一桥通,声名重,大殿阁楼弘。 〔幺〕孟游亭址碑林共,天之道、仁爱情浓。时境迁,学堂颂,人才输送,抗战建奇功。
注:
1、三元宫位于五条龙聚集之地,像点缀在山水之间的珍珠,被称为“五龙戏珠”。
2、孟止亭(也称孟游亭),孟子当年葬母于鲁国后返齐,在三元宫停留,有碑文为证。
3、三元官既是名胜古迹,又是革命摇篮。举人张壬弼在民国初年响应孙中山办西学的号召,在三元官办洋学堂,后为石马区高等学府;民国年间,莱芜县第六区高等学校就建在这里,这所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爆发,他们 纷纷参加抗战,成就了一大批我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被称为革命的摇篮。解放后,这里曾做过莱芜首批医院,迁走后又成为小学学堂,直到1997年合并到共青希望小学止。

〔正宫•小梁州〕瀛国古都遗址
响水湾西古墓群,数座油(篓)坟。临查考证古嬴人。嬴都峻,尽显帝王尊。 〔幺〕 城高十米威名震,城门外、瀑布雄魂。长勺战、曹谋论,千年鼓韵,气势浩然存。
注:在响水湾西桥发现油篓坟,数座油篓式古墓群,皆四至五人合葬,人体比现代人长半倍,腿骨特别长,并有简易陶器做陪葬。赢都遗址城高十米,周长五百余米,金水桥和城门保留完好,著名的长勺之战即源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