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040
岱崮印象
宋云亮

儿时的记忆是永远抹不掉的。
我对岱崮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了,缘于我的姑姑。姑姑是原德州机床厂7车间(与南京307厂合称为“国营第九三四七厂”,属小三线军工厂)的军工人员,根据国家“三线”选址要求:“靠山、分散、隐蔽、进山洞”。该厂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迁至临沂市蒙阴县,改名为光明机械厂。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迁至泰山。
姑姑从鲁西北大平原德州迁至沂蒙山区的蒙阴后,每年春节回来都带些“中华牌”铅笔,大点的三支,小点的两支,她还鼓励我们只要学习有进步,当上“三好学生”,来年回来多发一些。因为我们家孩子多,大都上小学,再说那时工资也不高,就在那个“地瓜干当细粮,鸡腚眼子当银行”的年代,孩子们用的是铅笔头,更有甚者用木炭细棍写字。每当姑姑回来,我们喜的直蹦高,跑着去村外接。当姑姑进了屋,我们便围坐在她身边不停地问这问那。姑姑告诉我们,她们的厂子就在蒙阴岱崮山洞里,她绘声绘色地讲述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革命故事。从那时候,岱固的名字,红嫂精神就深深地烙在灵魂深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那年我刚上初中,是我永远晾晒不干的记忆。那是一个硕果累累,遍地飘香,喜气洋洋的季节,姑姑去北京开会,会后顺便在家逗留一天。她突然对我们说:“你们已放了秋假(那时兴放麦假、秋假),谁发了奖状我就带着谁去革命老区蒙阴岱崮去玩几天。”姑姑的话音刚落,我就迅速地举起手,“我有三好学生奖状”,比我大两岁的姐姐也举起手。还有一个调皮的五弟举起手,“我明年要领一个”。大家哈哈笑起来,姑姑笑的前仰后合。
那时的交通不发达,县城车站没有直达济南的车,几百里的路,要早起上车去平原转去济南,再从济南转车去蒙阴。如今用2个多小时的路程,那年整整跑了一大天。我生在大平原,与黄土地做伴,从来没见过山。好奇心、神秘感在心中燃烧,两眼大大地瞪着,目视前方,总想快一点看到大山,恨不得让汽车飞起来,一步到达岱崮。汽车缓缓驶出济南,路两边的高低不平的山连山映入眼帘。我从座位上兴奋地站起来,目不暇接地东张西望地看着两边大山的风光。“这是济南南部山区,属泰山余脉。”姑姑指着群山,“一会儿你们就看见巍峨的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了!”
泰山慢慢地留在了我们的后面。姑姑开始向我们细说她那里的山的特点。岱崮是出名的崮乡,人说:“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蒙阴”,仅岱崮境内就有32个崮,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崮乡”。……
终于到了蒙阴!终于到了岱崮!
印象最深的是山的奇特,再就是“两多”,崮多、军工企业多。一片片的连体崮,一处处山洞军工厂,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特殊年代,革命老区又多了个身份——小三线军工厂隐藏地。
一去不复返的记忆深深积存在脑海,但几次重去蒙阴岱崮,这里靠着人们的智慧,靠着四季的描摹,靠着时空的变幻,如今的岱崮已增添了不仅是七彩光,而是更能令我永不忘怀的彩色记忆!
你看!岱崮到处是一片新气象。今天的天,今天的地,今天的山,今天的崮,今天的人,今天的一切一切都披上新时代的锦装,已定格为新时代沂蒙风光——
这里,亮出一张张令人刮目相看的彩色名片,“中国崮乡”、“全国特色小镇”、“中华蜜桃第一镇”、“中国最美小镇”、“中国军工文化园”、“国家级卫生乡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中国最美旅游乡镇”和“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省级旅游强乡镇”、“省级特色产业镇”。打造的“崮秀天下,世外桃源”的核心区,形成沂蒙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已展现出“一红一绿两特”的岱崮独特魅力。
这里,“红”在闪闪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这块革命热土,红色文化是岱崮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地。我的姑姑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蒙阴岱崮是我第二个故乡”。她对这片热土有着深厚的情感。她是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蒸蒸日上发展的火红年代迁至而来,也正是她们风华正茂的时候。
是的,岱崮地区是我党我军转战沂蒙的核心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龙须崮暴动打响了沂蒙山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光辉战例有“大崮保卫战”、“南北岱崮保卫战”等,涌现出了英雄儿女陈若克,两个英雄岱崮连等大批英雄和支前模范,谱写了一曲曲老区人民红心向党、大义忠诚的赞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出于国防的需要,遵照中央小三线建设要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军工企业一律钻山洞。在岱崮,一个个山洞被凿开,一座座军工企业落地开花。这里的人民大力发扬沂蒙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献出良田,拆除房屋,支援国防建设。随着国家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些企业陆续搬迁,留给这里不可多得的军工文化、知青文化。
这里,依托三线军工旧址,先后建起三线军工文化休闲园,2011年被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授予“中国军工文化园”称号,红色老区的颜色永不退色,“红”将会越来越美丽壮观——
这里,“绿”在映照天地,造福世人——
姑姑迁至泰安后,我们去过两次蒙阴岱崮,那时的变化不小,但比起今天来,差距太大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随着“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岱崮的发展更是神速,“中国崮乡、桃醉天下”的品牌的良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当你踏进岱崮这片土地,给你的第一感觉就是天蓝云白,山青水秀,地绿树茂,鸟语花香,遍地飘逸着清香,让你似乎到了天然仙景,世外桃园;心地是那么的舒畅、舒心、舒服。达到了“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境界,真是流连忘返。车子行驶在路上,两旁高的是绿树,低的是青草,向你含着微笑的是千资百态、五颜六色的花儿。听这里朋友介绍:“这里森林覆盖率已达82.6%,政府先后投资6亿多元,一个乐山乐水,宜居宜业,古朴典雅的特色小镇已具雏形。岱崮镇省级传统村落已达10个,省级美丽乡村达到26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达5个,已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
更令人陶醉的是那一片连一片高低参差不齐、形态万千的桃园,真是进入蒋大为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又象是进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世外桃园。岂止如此,今天的岱崮蜜桃园已是占地多、品种优、花开艳、果飘香的新时代的“世外桃园”,一幅沁人心田的美丽画卷镶嵌在沂蒙山岱崮山间大地。
岱崮生产的无公害优质蜜桃,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镇级首位,被农业部授予“中华蜜桃第一镇”称号,“岱崮蜜桃”被评为“中华名果”。
我的梦想是,在蒙阴岱崮买上座靠近桃花园的小院,当一回神仙,去体味世外桃园的“仙景”,写一篇新时代的《桃花源记》——
创作于2025年7月9日
个 人 简 介
宋云亮,笔名,鲁峰,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宋楼镇宋楼村,毕业于山东省委党校本科班。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史志专家,夏津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夏津县诗书联艺术协会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华夏诗书联书画院研究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夏津散文创作基地主任。中国散文诗刊签约作家。曾任夏津县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齐鲁英才》、《齐鲁文化》副主编,夏津县《棉花地》文学杂志主编。在师范上学时曾任《蚯蚓》文学社社长兼主编,曾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模范通讯员、创作员。
自1980年发表处女作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青年报》、《山东人口报》、《泉城文艺》、《时代文学》、《当代散文》、《东方散文》、《鲁北文学》、《山东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近100多万字。散文《妻子》获全国大奖赛三等奖;散文《贵安大叔》荣获全国大奖赛一等奖;散文诗《爱的绿荫》获全国精短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诗歌《母亲》获全国精短文学作品优秀奖并选入专集;报告文学《陈公堤岸一颗星》被改编为电视片搬上屏幕;报告文学《三百六十五里路》荣获全国大赛一等奖。2006年书法作品获全国人口文化书法大赛三等奖;2007年荣获建军八十周年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2008年荣获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书法大赛旗舰金奖;2011年散文《平原春韵》获全国美文大奖赛三等奖;2013年获山东省人口文化楹联三等奖;2014年小说《老先生看病》荣获全国“文华杯”短篇小说大赛优秀奖。散文《棉花情》获第六届全国“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银奖。诗歌《庄稼人之歌》获全国中外诗歌邀请赛二等奖,并被评为《当代诗坛名家》;2015年散文《枣树林》入编《中国散文系·景物卷》,并获“当代散文创作精美奖”。传略1994年被收入《山东作家辞典》;1998年被收入中国专家人才库。获2025年竹芦文学十大散文奖。著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悠悠爱河》、《爱的绿荫》,长篇小说《灵魂的祈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晾晒不干的回忆》。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