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时讯通讯社,济鲁晚报,今日头条,沂蒙网,都市头条报道!
在沙沟崖村的记忆深处,始终镌刻着两位女性的名字——张茂兰和李公荣。她们没有耀眼的头衔,却用一双温暖的手,迎接了村里一代又一代新生命,成为无数家庭心中最敬重的人。
张茂兰是村里最早的接生员之一,从四五十年代起,她的身影就穿梭在村子的家家户户。那时条件简陋,没有先进的设备,全凭经验和细心。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深夜暴雨,只要有人来叫,她拎起那个装着剪刀、酒精棉的小布包就出发。产妇的呻吟、新生儿的啼哭,在她听来都是最动人的声音。如今她年事已高,走不动远路了,但在自家里,仍能清晰说出村里哪户人家的孩子是她亲手接来的,眉眼间满是欣慰。
比张茂兰稍晚些,李公荣在七十年代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那个年代村里人口增长快,她几乎成了“连轴转”的状态,常常刚从这家忙完,又被那家急匆匆叫走。她不仅学了更规范的接生知识,还总想着法子帮产妇补充营养,谁家条件差,她会悄悄把自家的鸡蛋送过去。几十年里,经她手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有的孩子长大成家,生了下一代,还是习惯找她帮忙参谋。
现在村里早已有了专业的妇幼保健院,但沙沟崖的老老少少提起张茂兰和李公荣,总会说:“是这两位婶子、大娘,把咱村的娃一个个平安接到世上的。”她们的双手,托举起了村庄的希望,这份情谊,早已融进了村子的烟火气里,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