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 180×180cm 段朝林
《落日》以水墨为载体,以抗战为叙事,塑造出刚毅的八路军群像,通过历史细节、象征意象与艺术技法的融合,深刻诠释正义必胜的抗战精神,兼具艺术审美与历史厚重感,是红色题材美术创作中以史铸魂的典范之作。

胜利号角 180×96cm 段朝林
《胜利号角》以写实与写意结合的水墨技法,塑造出鲜活的红军形象,通过历史细节与象征符号,深刻诠释革命精神,兼具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深度,是红色题材美术创作中以形写神、以艺载道的佳作。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表现,更在于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激励当代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驶向深蓝 190×120cm 段朝林

武汉 武汉 180× 96cm 段朝林
段朝林这幅《武汉!武汉》,以抗疫题材,用笔墨定格军队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的历史瞬间,兼具时代纪实性与艺术感染力,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作品聚焦抗疫关键场景——空军医疗队驰援武汉,将“军队担当”与“家国情怀”熔铸于画面。通过军人整齐的步伐、坚定的姿态,传递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中国军队在危难时刻的使命坚守,成为抗疫精神的艺术缩影。
这幅作品以艺术之笔书写时代华章,在笔墨间凝聚抗疫精神,于构图中展现家国情怀,不仅是对军队医护人员的礼赞,更是对中国抗疫精神的视觉诠释。观者在画面中可感时代脉搏,可触人性温度,在传统与现代的笔墨对话中,领略到中国画记录历史、赋能时代的独特魅力。

空中生命线 180×96cm 段朝林
段朝林这幅《空中生命线》,以震撼的叙事张力与精湛的笔墨语言,诠释了军人在危难时刻的使命担当。画面以救援场景为核心,让人瞬间回溯到汶川地震时的生死时速——震区道路尽毁,山崩阻断了所有地面通路,直升机便成了穿透漫天尘埃的“空中方舟”,螺旋桨的轰鸣划破死寂,子弟兵们系着绳索从悬停的机舱跃下,在摇摇欲坠的废墟与深不见底的沟壑间,用血肉之躯架起跨越生死的桥梁。
人物以阶梯式布局铺展,从前景背负伤员的士兵到中景搬运物资的队列,再到背景直升机旁的医疗人员,形成“救援链条”的空间叙事。每个角色动态各异却又浑然一体:士兵紧绷的肌肉、医护人员专注的神情、队列中传递的物资,共同编织出紧张有序的救援图景。墨色在人群中层层晕染,既强化了立体感,又通过黑白灰的层次区分出空间深度,使画面如史诗般厚重。
作品中士兵们的背影、医护人员的专注、伤员的依赖,共同诠释“人民子弟兵”的核心内涵——在灾难面前,他们是钢铁长城,更是守护生命的希望之光。
画面中没有刻意的英雄化渲染,却通过真实的场景还原,让观者触摸到笔墨间的温度:那是余震中紧握担架的手,是机舱口递出的第一瓶水,是平凡身影里透出的伟大,恰如当年震区上空那道从未断绝的“空中生命线”,在历史与艺术的交织中,愈发厚重绵长。
这幅作品以军旅题材的阳刚之美与人文关怀熔铸一炉,体现了段朝林对军人精神的深刻理解。在传统笔墨与当代叙事的碰撞中,为军旅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范式,使观者在视觉震撼中,深切体会到“军民鱼水情”的时代内涵。

训练日 180×180cm 段朝林

转经轮的藏民 180×180cm 段朝林

高天流云 136×68cm 段朝林

太行山下国际庄 180×96cm 段朝林

碧山红树图 136×68cm. 段朝林

红色圣地西柏坡 190×160cm 段朝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