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文明根基,照亮时代征程
作者:张忠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时代发展的宏大叙事里,文明无疑是最深厚的根基,最明亮的灯塔。从古老的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到现代社会的文明实践蓬勃开展,文明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为时代征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明,是一种价值引领,塑造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古有“仁义礼智信”,今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如同一座座精神坐标,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当“最美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挺身而出,当“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最后一刻坚守岗位,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文明的力量,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激励着更多人崇德向善。这些平凡人身上的伟大精神,让文明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动,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在新时代,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让文明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让文明之花在全社会竞相绽放。
文明,是一种文化传承,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古老的诗词歌赋到精美的传统工艺,从深厚的历史典籍到独特的风俗习惯,无一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火爆出圈,让沉睡在博物院里的文物“活”了起来;河南卫视的一系列传统文化节目,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以创新的形式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全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这些现象表明,文化传承并非是守旧复古,而是要在创新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文明,是一种实践行动,关乎着社会的和谐发展。文明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学校,从公共交通到旅游景区,文明实践活动无处不在。志愿者们走进偏远山区,为孩子们送去知识和温暖;环保人士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文明旅游倡导者引导游客文明出行,展现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这些文明实践行动,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有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文明,是一种时代担当,推动着国家的繁荣进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文明的力量不可或缺。一个文明的国家,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良好的社会风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以文明为纽带,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同时,我们要以文明为动力,激发全体人民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明根基,以文明之光照亮时代征程。让我们携手共进,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