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荷韵文/郭有三
自古以来,荷花便是文人笔下的清雅符号,它以亭亭玉立的身姿,承载着高洁的品格与夏日独有的清凉诗意。近日暑气蒸腾,酷热难耐,一场骤雨过后,湿热愈发黏腻,烦闷心绪如蛛丝缠绕心间。我们漫步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满心期盼与一池荷花相遇,寻得片刻清凉与安静。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春天的牡丹十分有名,夏天盛开的荷花也煞是好看。目前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荷花与水生植物相互衬托,呈现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和深邃的山野意境。一踏入植物园,远远便望见一池碧绿莲叶翻涌,欢舞者欢迎我们的到来。走近细看,层层叠叠的荷叶如翡翠裁就的伞盖,在烈日下舒展着生机,叶脉间流转的绿意似要滴落。荷花藏于叶影深处,愈发显得楚楚动人。粉荷似少女薄施胭脂的面颊,娇柔羞涩;白莲若凝霜覆雪,澄澈得不染纤尘。荷叶上,晶莹的水珠如散落的珍珠,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几株未绽的莲蓬与盛放的粉莲错落其间,层层花瓣簇拥着嫩黄的花蕊,恰似精心雕琢的玉雕,一只蜻蜓飞过,正好落在上面。 雨过天晴的荷塘更添灵韵。水珠缀在叶片边缘,折射着细碎的光芒,几只野鸭悠然划水,荡开圈圈涟漪,为静谧的画面添上灵动的笔触。忽见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立于岸边,素手轻执团扇,眉眼含笑,顾盼生姿。她转身、低眉的瞬间,仿佛从古典画卷中走来,既演绎了“轻罗小扇扑流萤”的闲适雅趣,又化作“晓看天色暮看云”的婉约诗行,与满池荷花相映成趣,我忍不住驻足观看。
满塘莲花静静绽放,暗香幽幽。它们生于淤泥却不染纤尘,亭亭立于碧波之上,不争不抢,自成风华。这清雅之美,不仅在于形态的绰约,更在于其蕴含的精神境界——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浮躁,始终坚守内心的纯净,在风雨中傲然挺立。 记得一位老园丁告诉我,荷花的根系深扎淤泥,却只吸收纯净的养分,这不正是对那些坚守本心的先贤们的隐喻吗?隋唐时期,文人墨客常以荷花为喻,表达对清廉与高洁的追求,“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代诗人卢照邻以荷花自喻,全诗写出了荷花荷叶的美丽高洁。此时,我在园中观赏荷花,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古韵与现代的交融,经历一场精神的洗礼。
蝉鸣夏日长,风动荷花香。荷花不仅是夏日的精灵,更是生命的启示。它教会我们于逆境中沉淀,在纷扰中坚守本心,以从容之姿与自然和谐共生。虽然天气闷热,但我的心情愈加平静。夏日赏荷,让我反思自身: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能如荷花般,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祝愿往后岁月,我们都能如这池荷花,不惧风雨,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作者简介:郭有三,笔名安乐书生,洛阳市金融作家协会成员,深耕金融领域,书写生活风采,于安乐窝中开启诗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