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经网
作者:吕云(成都)
“游客看着,这位80多岁的老奶奶,提着竹篮卖花环,一定会从‘感情’角度上抢着购买,对吗?”
“是的!”
“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务院特聘讨论专家周德文(图右)黄龙溪古镇温泉别墅酒店董事长李勇(图左)
“一般说来,不到一小时。提来的一篮子花环就会卖掉!接着,她又会回家再拿出另外一竹篮的花环,走过来,继续卖!”
黄龙溪古镇温泉别墅酒店董事长李勇(图右)指挥水灾后的灾后重建“一天,这位老奶奶也就会出现两、三次!”
“久而久之,‘卖鲜花环老奶奶’也就成为了游客去黄龙溪古镇游览‘打卡’的一道风景线之一!”
“怎么回事呢?现在,没有看见这位卖花环的老奶奶呢?”
“好像!从去年初开始,她再也没有出现在黄龙溪古镇黄龙桥,桥头的两边。”
听到江坤的介绍,张强的心理好像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黄龙溪古镇“黄龙桥头”这位80多岁用竹筐,装着自己制作花环叫卖的老奶奶,是否已经无法走出家门,每天到黄龙溪古镇来出摊呢?
最好的结果是,这位卖花环的老奶奶,已经赚到足够的钱,回家养老。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意义:留给当地,留给中国游客的永远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历史就是这样的,黄龙溪古镇也有自己许多美丽的历史传说:黄龙桥头,有一个诸葛亮出征时使用过的点将台。现在,游客只看见点将台,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还有一大群蜀国将士们呢?他们早已经作古,成为后人饭前饭后,谈论的故事。
吃过晚饭,张强带着疲惫的身体,住进李勇的黄龙溪得舍酒店里。
放下行装后,张强一个人走出来沿着黄龙溪古镇的龙头,一路走到龙尾。由于是夜晚十点过,游客比较少。他拿起手机,不断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街景。
他发现,从龙头到龙尾的小溪里。没有潺潺流水,只有带着水渍被水流冲刷之后,锃光发亮的青石板。
这个时候,张强脑海里突然想起,深夜还来往于黄龙溪古镇渡口的船工、搬运工、旅客,正在与古镇内茶馆、酒馆、旅店老板们,进进出出的讨价还价,向天空中迸发出,声色犬马的嘈杂声音。
坐在黄龙溪古镇古渡口的石阶上,一幅一幅古老的图画呈现在他的眼前……
这也是张强喜欢去古镇游玩、调研的主要原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不就是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最好点缀吗?
还是那样的土地,还是那样的生活。只是,生活的质量变了,人体生命的周期比远古时代更加漫长。
从龙头到龙尾这一来一回,他用掉两个多小时。张强感觉得,很累人,累的来总想坐下来休息。
他突然意识到,曾经去过的青城后山,这几十公里爬山道路走下来,简直让人直接堕入到云雾之中。
当张强从下往上走上去的时候,他的心中立即意识到,“求道!求仙之难”就像爬上青城山、峨眉山这样的自然山峰一样,高不可攀。
回到宾馆里,张强打开手机,把一张一张的照片下载到电脑里。他突然发现,黄龙溪古镇连成一片,又一片的红灯笼,很有一种古代迎接新娘进门的喜庆味道——大红灯笼,高高挂!
时而幽深、时而平直的仿古街道两边,隐藏着游客们无限的遐想。这也是张强离开黄龙溪古镇之后,想了许久,才得出来的结论之一。
第二天早晨八点过,张强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他拿起电话一看,原来是李勇打过来的,“喂!张大师,起床了吗?”
“被你的电话吵醒啦!怎么啦?李总,有事吗?”
“是这样的,张大师!我们黄龙溪古镇外面刚开了一家早餐店,里面的牛肉面、包子、米线,这一些早餐做的非常好!”
“我带你去吃!”
“好啊!谢谢,李总!等我冲凉之后,立即到别墅酒店接待大厅找你!”
与李勇通话结束,他走进卫生间,洗澡、刷牙,刮完胡子,然后走出去,来到黄龙溪温泉别墅酒店的接待大厅。
“哦!张大师来啦!”李勇的副总江坤看见张强后,笑嘻嘻地说。
“是啊!昨晚,我看见你们喝酒,太厉害!”
“这还不算厉害!后来,不是又开了两瓶四川金盆地集团生产的‘一品江山’白酒吗?”
“是啊!酒局快结束的时候,又来了三位朋友。”江坤与张强谈话的时候,书法家郝青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到他们的面前。
“走!张大师,勇哥叫我带你去酒店的大门口,吃早餐!”
“啊!郝总,昨天晚上,我看你喝的走不动路!今天早晨,这么早就起床啦?”张强带着关心地口气问。